浦秋婷
摘 要:幼兒音樂教育在幼兒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結合這個年齡段幼兒的特點以游戲化進行音樂教學能夠讓孩子在快樂的游戲中進行學習,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知識,認識世界。結合實踐中的教學經驗,對如何有效地將音樂活動游戲化這一問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化;音樂教學
音樂在陶冶情操的同時對幼兒的情感、認知和審美等都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同時幼兒對游戲的接受程度較高,有助于孩子智力的開發和動作協調能力的培養,在游戲中培養自己的樂感,認識這個世界。因此,如何調動孩子認識音樂、 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教法,是激發孩子學習音樂主動性極其有效的方式。
一、選擇合適的音樂,凸顯游戲主題
針對幼兒的音樂內容,一般都是依據孩子的認知能力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編排的,本身有一定的科學系統性。但由于幼兒生活環境、學習能力的不同使教材在適用性上有較大的差異,所以老師應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結合實際將音樂教學活動內容與實際相結合,促進幼兒的發展,突出活動的主題。比如,歌曲《小狗抬轎》,節奏明朗,是孩子們喜歡的故事角色,增強了游戲性,使孩子在音樂中能夠更好地融入角色當中?!独蠋?,讓我親親你》有利于緩解幼兒對老師的畏懼心理,營造歡快的氣氛?!丢{子王進行曲》的內容豐富、節奏感強,很好地將故事情節與音樂相結合。音樂教材本身的趣味性和節奏性能激發學生表演、參與的積極性,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行動,表達自己的感情。除了一些經典的兒童歌曲,也有一些流行歌曲、甚至電視劇的插曲在幼兒中的影響力很大。孩子對新鮮事物的敏感程度較高,接受能力強,比如《老鼠愛大米》《青春紀念手冊》等普遍傳唱的歌曲,他們也表現出較高的熱情,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對熟悉的旋律進行適當改編,符合游戲主題的設置,保持這種“與時俱進”。
多種音樂類型的有效結合,比如《夢幻曲》《四小天鵝舞曲》等曲調優美、恬靜、特點鮮明,將其引入游戲中,將幼兒帶到故事主題中,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幼兒產生共鳴,陶冶情操,促進幼兒個性的形成,這取決于教師對音樂的理解和環節設計。
二、環節設計有趣性
教師根據幼兒這個年齡段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將游戲的快樂因素加入音樂教學中,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習音樂。比如將音樂《豬八戒吃西瓜》通過老師的引導配合音樂的節奏表現豬八戒吃瓜的各種夸張的表情和動作,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營造了歡樂的氣氛,幼兒受到感染也會大膽地表現自己,沒有約束,自然地表達自己的快樂?!秮G手絹》就很好地將游戲和音樂結合起來,類似的如《小青蛙》,用歌聲來引導小青蛙找到害蟲,小朋友還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用音樂來進行區分。組織以小情景劇的形式進行,比如《小兔乖乖》,小朋友扮演不同的角色,將童話故事中的角色特點表現出來,滑稽可笑的大灰狼、敦厚善良的大象、活潑好動的小松鼠以及聰明善良的小紅帽,發揮孩子的創造力,進行適當的引導,以他們的理解來展示,大大加深了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了幼兒表達溝通的能力。
老師在游戲中發揮引導示范的作用,幼兒對老師的依賴性較強,老師在角色扮演中應給學生一種安全感。在《獅子王進行曲》中老師以獨白的身份指導小朋友注意各自的身份,為扮演提供幫助,也要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威風凜凜的獅子,像貓一樣的小老虎,不同性格的大象,歡笑聲不斷,都融入小朋友的活動中,營造輕松平等的氛圍,讓幼兒在寬松的環境下學習、成長。
三、規則設計,寓教于樂
活動都有其規則性。 音樂活動中老師制定的規則影響小朋友對活動的接受程度,改善幼兒和老師的這種關系,增強趣味性,幼兒積極主動地參加,而不是在老師的要求下參與。因此,老師要注意擬定規則的合理性。規則的制定要考慮到游戲的需要,同時也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讓學生體會到“規則”的意義、作用,同時在學生之間產生爭議時又可以提供處理根據,同時也可避免在游戲中輸的一方有情緒。比如在《小青蛙》游戲中,“荷葉”不能隨意走動,害蟲可以隱藏在荷葉中,并通過聲音的大小來提供自己的信息,不同種類、“益害”有別,按照一定的規則來進行,從中學會相互之間的合作和相互理解。
游戲規則,制定要準確地傳達給幼兒,得到他們的同意和認可才有成功實施的可能性。有一定的獎懲制度,對游戲中不適當的行為也要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老師的引導下改正,對表現好的小朋友進行贊賞和鼓勵,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游戲化的音樂教學不僅可以充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有利于開發幼兒的智力、個性的塑造和情感的完善,是提高幼兒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本文主要從內容選擇、環節設計、規則制定三方面描述如何將音樂教學融入游戲中,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成長。如何充分發揮音樂教學游戲化的價值,值得每一位幼教工作者認真對待、思考。
參考文獻:
[1]李秀枝.音樂為幼兒早期教育插上夢想的翅膀:談幼兒音樂教育的策略[J].學周刊,2015(27):132.
[2]柏茹.淺談幼兒園音樂活動游戲化的策略[J].音樂時空,2015(17):187.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