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娟
【摘要】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步入了一個新的系統性知識學習的階段。這和小學階段的教育有較大的不同,因此學生的學習壓力以及心態,包括學習習慣都會有一定的轉變。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他們面臨著中考,心理壓力會比較大,但同時由于學生的年紀比較小,面對的這些壓力可能無法靠自己的力量疏解。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屬于德育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這也凸顯了德育的必要性。其實,這項教育內容在當前已經受到了廣泛關注,而這項教育的實施者主要是班主任。本文就此展開探討,分析如何抓好初三學生德育工作。
【關鍵詞】初三;德育
德育的內涵非常豐富,包括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要提升德育的效果,必須要有完善的體系,并且逐漸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中。因此,雖然班主任在這一過程中是重要的領導人物,是這一項教育內容的主要實施者,但并不意味著德育只是班主任一個人的責任,其它學科的教師也應該共同努力。
一、明確初三學生特點,讓德育工作更有針對性
德育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有較強的針對性。面對初三學生所開展的特約工作,一定要牢牢把握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這樣才能讓德育工作的開展更有針對性,效果更好。
初三學生的學習壓力是比較大的,但同時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在面對一些問題時不愿意說出來。因此,這一階段德育工作的重點應該偏向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當學生在某一次考試中失利之后,他們可能會產生退縮心理,認為自己在學習中無法獲得成功,從而產生放棄學習的念頭。因此,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是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
初三學生要面臨人生的重要考試——中考,所以他們在學習方面會投入更多的時間,此時如果過多地開展德育工作,很可能讓學生覺得耗費了自己學習的時間。其實,教師可以將德育工作滲透到學生的學習中。例如,在學生學習時鼓勵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共同探討問題,共同學習。這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同時可以完成德育中的集體主義教育。
二、組織活動,讓學生重視德育內容
任何教育活動如果采用一成不變的方式就很難取得效果,尤其是說教式的教育活動更容易引發學生的反感以及厭煩心理。因此,在進行德育工作時,教師應該轉變方式多組織活動,從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對德育內容有更全面的認識,并且能積極配合班主任所開展的各項工作。
活動的類型有很多種,例如,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有德育意義的影片。要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可以通過播放《放牛班的春天》這一類影片。要對學生實施感恩教育的內容,可以提供《當幸福來敲門》之類的影片。一些影視資源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會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教育,從而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因為學生在觀影的過程中是靠自己的思考來總結其中的內涵的。此外,教師可以組織各種探索類的活動。這類活動可以和具體的學科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覺得不會耽擱他們的學習時間,例如,“五四精神”探索活動。這一活動內容和歷史方面的學習息息相關,讓學生對“五四精神”進行全面探索。“五四精神”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內容,教師可借機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并且在具體的探索活動中,對學生的鍛煉是全方位的,學生需要自己搜集資料,自己去分析思考,提升自學能力。此外,班會也是一種教育活動類型。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班會,在每一周的班會中確定一個德育主題,然后由學生根據主題來組織活動。這樣能讓班會的內容更豐富,而且學生自己參與班會的組織,他們的積極性會更強。例如,以愛國主義為核心,讓學生探討什么樣的行為是愛國?愛國的內涵是什么?在新時代下愛國行為又是什么樣的?這樣的班會活動比起以往簡單回顧上一周的班級管理情況以及安排下一周的工作這種單調的、程式化的班會,效果會更好。
三、聯合其他學科教師,協同育人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德育在當前已經受到了廣泛的重視,而且立德樹人也已經成為教育中最根本的一項任務。因此,可以明確的是,德育工作并不是班主任一個人的任務,而是全體學科教師的任務。因此,在進行德育工作時,班主任應該積極聯合其它學科教師開展融合教學,實現協同育人。體系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該滲透在每一門學科中,全體學科教師都應該積極挖掘本學科中的德育元素。對于語文這一學科來說,有著天然的土壤,教材中無論是文質兼美的文章,還是各種典型人物形象,都可以作為德育的開展點。而對于數學學科來說,則可以加入一些數學家的相關事跡,了解他們的生平,了解他們在數學中作出的貢獻,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讓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在英語學科教學中則可以加入一些文化知識的講解,從而讓學生能關注我國的傳統文化,這也是德育中的重要內容。在《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中,則可以重點滲透法治方面的內容,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借助這樣的舉措就能在初三教育中編織一張巨大的、全面的德育網絡,讓協同育人落到實處,提升德育工作的成效。而班主任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做到的是,積極聯合其它學科的教師,制定德育工作的短期以及長期目標,從而讓這項工作能更順利地進行。
除了聯合其它學科的教師,家長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加上家長的力量,可以讓協同育人的效果更好。對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需要積極聯合家長,把握學生的特點、具體情況,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德育工作在當前的重要性已經被人們熟知,在各個階段的教育中都非常重視這一項內容。對于初三學生來說,抓好德育工作有著較強的迫切性以及必要性。教師在具體開展此項工作時,應該把握初三學生的特點,從而讓德育工作更有針對性。教師還要在具體開展時加入各種形式的活動,例如,影片播放或者主題班會等,從而讓德育工作的開展形式更豐富,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更強。此外,教師還應該重視協同育人,積極聯合其他學科教師以及家長的力量,完成這一項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馬川駿.淺談九年級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J].新課程(中), 2019(5):270.
[2]郭喚兒.春風化雨,立德樹人——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德育工作[J].中外交流, 2019(3):336.
[3]盛銀星.基于生活實踐對初中生德育的有效傳授[J].明日,2018(45).
[4]劉赤平.論如何利用家校合作方式開展初中生德育工作[J].科普童話, 2020(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