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美濃
【摘要】無論小學、初中或者高中,每個階段的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發展都有差異,而這也間接導致他們在學習上的差異。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就是針對學生各方面能力水平差異現狀的有效手段,分層教學并不是近年出現的新式教學手段,古時孔子就提出“教育上采用因材施教”,而分層教學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差異性,實施因材施教。本文就對初中數學教學上結合平板電腦應用分層教學加以說明。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平板電腦 ;應用
在初中數學方面,初中生接受數學知識的能力不同,這是客觀存在的情況,如果初中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上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手段,就背離了素質教育的要求,數學教學水平也會停滯不前。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上應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最終的目的是讓全體學生達到優化,這是一種可以針對每一位學生的教學手段。分層教學的實施首先就要求教師承認并且尊重學生各方面的差異性,讓每一位學生在教學上得到提高,讓尖子生冒尖,讓后進生拔高,激發全體學習興趣。而結合平板電腦應用分層教學則是讓分層教學在實際教學時更加流暢便捷,突出分層教學的優點是輔助分層教學的現代化學習工具。
一、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數學教學方面上提出,數學教學必須面向每一位學生,從而實現所有學生都能在數學上取得進步,并且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進步。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屬于粗略式教學,只是簡單的“你講我聽”模式,并不考慮“你講的,我能聽到多少”。這樣的教學屬于教師的主觀教學,教什么完全由教師決定而不考慮學生,影響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以致于長久以來數學水平難以提高;而數學上的分層教學則是精細的多元教學,教學內容由學生的數學水平決定,真正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各方面差異。相比傳統的數學教學,分層教學則屬于學生間存在差異的客觀教學,突出了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長此以往,每一位學生的提高就會實現班級的整體提高。因此,為了提高我國的教育水平,實施分層教學刻不容緩。
二、實施分層教學前的思想準備與教學準備
首先,教師必須明確任何教學手段都是以學生為主體實施的,那么,分層教學的主體也是學生是毋庸置疑的。為了避免在實際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出現的一些思想顧慮問題,教師在真正實施分層教學前,不僅要自己做好準備,也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分層教學是按照學生成績、學生的學習能力、特點而不是按照學生人格、品質的分層進行,這點在教學前必須告知學生。其次,為了不給學生留下心理顧慮,教師一定要合理的告知原因,以防在今后實施分層教學中出現學生感到不公平的現象而影響了學習。初中數學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前還要做好相應的教學上的準備,要明確分層目標,分層目標必須全部圍繞學生分層擴展,在學生分層的基礎上對備課、作業進行分層。
三、實施分層教學
(一)學生分層
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是實施分層教學的第一步,同時也是重要的一步,因為接下來的分層內容則是對學生分層的擴展。初中數學教師將學生分層次最簡單的就是根據數學成績分層。首先,因為初中生的生理與心理還都處于發展階段,差異相對高中的就小一些,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沒有必要一定將學生的性格或態度作為重點考慮對象;其次,初中數學成績是唯一能夠直觀的表現出學生的差異性數據,也是數學教師最熟悉的,數學教師可以使用平板電腦將學生的每一次考試成績記錄進去,利用平板電腦數據分析,以3:5:2比例劃分學生為A、B、C三類學生,A為數學成績優,B為良,C為差。當然在實際分層時,教師可以根據某些突出的學習特點,將這些學生特殊劃分。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的分層教學中對學生分層時,大部分學生仍要按照數學水平進行分層,而少部分特點突出的學生就要多方面考慮,實現效果最優的分層教學。
(二)備課分層
對于任意學科的教學,備課都是必要的,能否備好課在一定程度是就能夠決定下節課的教學質量的高低。當前,我國教育水平整體上升,教師課前備課已經基本成為了一種教學習慣,對于初中數學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時,就要分層備課,顧名思義就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備不同程度的課程。分層備課考驗初中數學教師對學生數學水平的了解程度,所備課程能否被那個層次的學生接受體現了備課水平的高低。根據A、B、C三層次的學生水平是由高到低的,那么,初中教師所備的課程也要是成階梯的由難到易。在實際的分層備課中,不是說要讓教師備三份課,而是在C類學生能夠接受新課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擴展備課,并針對層次不同的學生提出難度不同的練習。教師可以利用平板電腦在網絡上尋找擴展備課練習,所選的擴展備課練習要達到這樣的要求:A完全掌握;B基本掌握;C可以學習,并在完全掌握新課基礎上再提出A 或B相同的要求。將所出的新課練習題,教師可以使用平板電腦將不同的練習傳送到對應層次的學生手里,方便熟悉新課練習題。例如,在進行八年級數學因式分解教學備課時,在備課平方差講解教學時,可以擴展備課立方差的教學內容;在備課練習題上,分別出復雜和簡單的練習,利用平板電腦分別發到不同的學生手里,如此就解決了出現個別學生難以參與課堂練習的現象。
(三)作業分層
學生在學習成績上有差距,就反應了學生在作業上是否需要加強或者調整。許多初中數學教師并不重視作業的布置,只知道讓學生大量做題,希望用“量”堆起“效”,效率太低。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的作業難度和量度都要不同,切忌一刀切。針對ABC類采取三種方式:A類,出一些經典基礎例題,增加難題練習,不加量,要求學生保質;B類,基礎題適當,適當增加難題練習,要求學生保證基礎題的質量;C類,增加基礎題練習以及經典例題,并增加補差題,要求學生保質保量。教師利用平板電腦將不同的作業、要求按層次發出,實現最優最快布置針對性布置作業。不同層次的學生也可以利用平板電腦進行補差加強練習,如A類學生利用平板電腦,在龐大的網絡資源支撐下尋找常考的難題多加練習;B類學生利用平板電腦尋找新課的經典例題;C類學生利用平板電腦尋找新課的基礎題,加強自己對新課的熟悉程度。如此分層布置作業和利用平板電腦,既不會因為減少優生的難題練習,也不會減少差生基礎題的練習,實現了針對每一位學生制定的教學計劃,讓每一位學生在原基礎上取得快而穩的進步。
四、結束語
教師必須要正視、承認并尊重學生各方面的差異性,初中數學教師在分層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分層并不是教學的最終目標,而是為了達到因材施教的最優效果。其次,在分層教學實施后,學生各方面的差異會出現變化,因此,初中教師要及時地對分層的具體事項進行調整,以適應學生的改變。總之,就是要謹記教學活動必須圍繞學生展開。在分層教學中,要結合現代工具,平板電腦的正確利用將會對分層教學起到很大的作用,學生可以利用平板電腦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對學習內容以及加強練習進行有效的調整,并且使用平板電腦可以進行情景教學,而教師利用平板電腦在龐大的網絡資源下尋找最優的分層備課練習,并且可以使用網絡讓學生快速了解教學目標以及分層的作業練習。平板電腦能夠延伸教學內容、學習內容,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程度的練習,因此,數學教師在分層教學上仍要利用平板電腦優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孫立.平板電腦應用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考試周刊,2014(19).
[2]高甜.淺議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探究[J].現代教育,2015(10).
[3]王麗.平板電腦應用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J].讀寫算,2013(18).
[4]戴文.平板電腦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教育,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