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語生活化課堂就是指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多種手段,創設一定的生活化情境,依據英語教材特點,讓學生在生活場景中從聽、說、唱、跳、實踐等方面來學習英語知識,掌握英語技能,提高自己的綜合英語能力和學習素養。運用情境教學構建初中英語生活化課堂需要教師以實踐教學、情感培養為主,讓學生在生活場景中調動自己的情感,從多種感官中體驗、感悟英語語言情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英語語言能力。初中英語詞匯和語法是基礎,口語交際能力是核心,情境教學符合生活化課程構建的原則,因此需要教師科學創設,重視發揮情境的作用,讓英語教材知識和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保證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最優。
關鍵詞:情境教學;構建;初中英語;生活化課堂
一、 引言
教學只有在輕松、愉悅的環境氛圍中,才可以激發學習者的思維和智慧,讓學習者豁然開朗地獲取新知識中的疑難點信息,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也可以讓學習者保持長久的學習熱情和信心。傳統的課堂模式,因為師生角色、教學時間、教學制度等限制,導致課堂氛圍沉悶、氣氛緊張,促使知識變得枯燥、復雜、難懂,導致學生學習出現困境,因此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模式,將生活化素材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生活場景中真實地感知知識,看到知識的實際意義和真實價值,從而加深理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和運用能力。
二、 情境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他表明生活是教育的核心,人們從出生到成長中離不開生活教育,都是在生活的點滴小事中明白做人的道理,了解生活真理、生活現象,因此在教育中,教育者要明確生活具有無限的教育力量。積極轉變觀念,改變以課本、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關注生活,從生活中挖掘教育資源,將其和課本教學內容相結合,和學生發展特點相結合,運用生活理念,發揮自身的教育職責。且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學校也屬于生活教育的一部分,學校可以優化生活教育過程,塑造社會教育內涵,促使學生在特定的場景中系統學習新知識。另外,縱觀學科素材和教育資料,其中各種知識和真理都來源于生活,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依據課本知識為學生還原真實的生活場景,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提高體驗感,滿足自己多方面的學習需求。情境教學不僅可以使課本知識變活,也可以開闊學生認知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中探究未知的現象,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的同時,也為學生提供精神力量。因此教師在初中英語生活化課堂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是不可或缺的,該教學情境不僅可以和生活化課堂緊密結合,也符合現代化教育理念,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情感價值。
三、 情境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情境化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主觀性,促使教師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轉移自己的思想,讓學生突破思想和見識限制,面向科學世界、面向社會、面向生活、面向未來,豐富學生的價值觀的同時,也重構學生的思想世界。利用生活場景構建初中英語生活化課堂,可以讓學生看到美好生活的意義和價值,讓學生在生活的點滴小事中學習生活常識、掌握生活道理、獲得生活技能,在未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情境教學法需要教師將生活知識習得、技能學習、能力培養、品德意識、個人素養、學習經驗、未來發展作為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教學活動,這些都需要教師擺脫課本中的概念、命題、文章的思想限制,走進生活中,通過實踐教育、游戲活動等,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認知情緒、情感價值,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全面發展。
四、 情境教學構建初中英語生活化課堂的策略
(一)挖掘生活素材,創設生活情境
我們知道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大多數都來源于生活現象的總結,是前人通過實踐研究最終驗證的真理,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英語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豐富的、趣味性的、真實的生活場景中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教師可以選擇課本中一些學生感興趣、易理解的生活素材,通過設計,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也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游戲互動,建立英語興趣小組、英語小家庭實踐活動等。對于游戲互動,可以選擇學生熟悉的“碰地雷”英語單詞學習法、拍皮球英語問答學習法;對于英語小家庭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溝通,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為學生提供語法、詞匯和句型練習的時間。另外,初中英語課程標準也表明,情境創設的核心要圍繞學生進行,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在情境過程中的反應和感受,以學生為中心,將課堂當作生活場地,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實踐學習的機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部分,從學生最容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識部分入手,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自主深入到英語語言交流之中,并在探究的過程中記憶一些新單詞和新句型,這種方式會促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順利。教師還要注意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擺脫課堂的束縛,在聯想之中自動搜索生活中的點滴事件,讓自己清晰地了解到英語知識背后的文化內涵和情感深意。
(二)立足課堂教學,創設啟發情境
課堂是教學的重要場所,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需要將學生真實的生活和教材內容進行結合,找到兩者之間的鏈接點,在課堂上全面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閱讀課本知識時,自覺回歸到生活中,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變得更加直接和順利。在學生自覺回憶期間,教師也需要及時進行引導,讓生活信息貫穿于課堂教學環節的始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豐富的生活情境中,積極互動、相互交流,才會讓學生在化難為簡、化靜為動的狀態下全面把握英語知識。教師要特別注意,在創設情境中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為學生提供生活實例、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感受中積極思考,學會將課本知識和生活實例進行結合,找到問題點,提高自己理解能力。且教師也要引導學生樹立生活化的學習觀念,讓學生將課堂教學看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加強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在課堂上盡情地展示自己的個性特點和對生活的見解和感悟。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看到知識來源于生活,明白實踐是驗證自己猜想的唯一來源。且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英語詞匯、語法構成時,讓學生明白英語符號的構成就是將人的思想和觀念,運用課本這個交流、傳播載體進行思想和語言的溝通與傳播,促使人的思想世界和現實世界進行聯系、融合的過程。另外,對于英語學科教學,教師也需要關注學生的直接經驗,在教學情境創設時,借助一定的直觀教學手段和工具,讓學生直接獲取資源信息,教師要注意從生活到教學,再從教學到生活的順序,讓學生從直觀的認知中,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和物。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直接進行思考和驗證,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性,最終培養學生直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優化學生思維過程,讓學生知識獲取和消化變得更加簡單和直接。
(三)通過游戲活動,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快速過渡期,他們性格好動、追求個性,游戲是最能調動初中學生興趣和熱情的方式,因此教師可以將游戲教學融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一定的游戲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學習和生活是緊密結合的。游戲教學情境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意識的覺醒,也可以讓學生保持一種高度的探究意識和童真聯想,逐漸深入教學實踐之中。對于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將學生不易感興趣,且知識量大的詞匯和語法、句型等基礎知識設計成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互動中掌握英語語法、記憶英語詞匯,從而鞏固英語知識基礎,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例如在初一英語上冊《What would you like?》一課的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你畫我猜的游戲開展游戲教學活動,先將全班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小組內的成員自行選擇動作表演的人和猜的人,在一輪結束后,表演的人進行互換,讓小組內的成員都可以參與其中。教師需要向學生強調要用英語課本中的句子進行交流和溝通,讓學生在濃厚的游戲氛圍中,積極交流,進行口語練習,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這種游戲教學法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將復雜的英語知識簡單化,讓學生保持高度專注力的同時,也在游戲互動中,改變了學生對英語學科知識學習的看法。另外,初中英語教材在編寫英語對話和英語場景時,都是通過我們常見的生活場景進行的,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化課堂教學是英語學科教育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深入解讀英語教材,找尋其中生活化的場景信息,將其和教學主題、教學目標和英語語言學習技巧進行結合,讓學生從生活場景中掌握英語學科知識精髓和學習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加強體驗感,增加學生的認知和理解,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就感,從而讓學生更加熟練地將英語說出來。
五、 結束語
情境教學法就是一種生活化的教育方法,它可以改變傳統中學生獨立學習、被動式的學習現狀,讓學生在一種豐富的情境中感知教學知識,在感知中學習基礎知識和技能,在情感共鳴中提升自己素養和品德意識。該教學模式可以將學生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不再局限于課堂、學校,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社會實例中學習英語知識,在實踐中提升自己英語語言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在積極的情境中提升自己英語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娟.初中英語課堂生活化情境的構建[J].中學生英語,2018(12):99.
[2]覃翠清.生活化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運用舉措探析[J].新東方英語(中英文版),2019(11):44.
[3]張倩.構建生活化的初中英語高效課堂[J].中學生英語,2019(28):150.
[4]趙季紅.創設生活化情境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時效性[J].讀與寫(教師),2020(2):1.
作者簡介:
王雪琴,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靈臺縣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