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堅蓮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將數學教學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把比較抽象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易化、直觀化。在互聯網+背景下,初中數學老師要結合新型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出學生的興趣,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效率和效果。
關鍵詞:互聯網+;二次函數;解題策略
前言:
引進互聯網+技術到初中的數學教學中,改變以往傳統的授課方式,創設更加生動、有趣的教學環境,以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呈現給學生,用動態化的視頻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轉化為具象化的問題,便于學生理解,還可以開展互聯網線上線下的雙交流方式,拓寬了教學的途徑,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的質量。
一、互聯網+背景下數學教學目的
在初中數學中應用互聯網技術,使老師的教學方式得到了改變。對于互聯網+背景下的數學教學模式來說,它是通過建立一個情境,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了一個認識和掌握之后,再逐漸的圍繞數學主題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也就是使數學知識更加生活化、更加具體化,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在傳統的數學授課中,老師根據自己所理解的數學知識進行傳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但是這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有很大的難度,因為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和復雜的,理解起來也有一定的困難,有很多學生在遇到不理解的數學知識時,并不會去主動的解決,而是依賴于老師的講解,這樣是不利于培養學生掌握知識的,長此以往下去學生也會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抵觸心理,久而久之慢慢失去對數學學習的信心。所以,初中數學教學引入互聯網+,老師采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在課堂上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課件展示更多的數學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二、在“互聯網+”背景下的二次函數解題策略
1、創新方式,提高學生解題效率
在互聯網+背景下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數學老師根據本節課所要講解的內容制作PPT,還學會了利用幾何畫板以及flash等教學的輔助性軟件,將不容易理解的數學重難點知識通過動態的方式呈現給學生,這樣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轉化為具體的數學問題,在教授的過程中學生們也可以更好的參與到其中,增強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體驗,進而幫助學生培養數學邏輯思維。
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中,首先數學老師可以利用動態圖像展現二次函數的開口、方向、圖像以及對稱軸,然后讓學生利用畫圖工具動手操作,而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起引導的作用,學生們通過自己去研究和分析問題,獲得對二次函數性質更好的理解,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最后老師詢問學生有何疑問,再根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一一解答,提高學生解題效率。
2、拓寬內容,豐富學生解題思路
在數學講授課上,數學老師通過利用互聯網搜集更多的教學資源,再利用動態化的視頻以及幾何畫板等等輔助性的軟件,將數學知識點進行分解,拓寬內容,給予學生更好的感官體驗,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例如,在初中數學中,二次函數f(x)=ax2+bx+c(a不為零,且a,b,c是實數)一直是教學的重難點。新課標指出:“二次函數作為教學的重難點,更要抓住基礎性知識的學習,數學老師應該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促進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關于二次函數的基本內容:其中對二次函數的開口方向以及對稱軸的學習,老師們可以采用線上和線下教學的方法,尋找一些有關講解二次函數的趣味視頻,比如說互聯網上有很多以動漫的形式呈現二次函數性質講解的短視頻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觀看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后再搜索一些關于二次函數圖像變化原因的視頻在課堂下采用線上的方式鼓勵學生拓展知識,豐富學生解題思路。
3、數形結合,促進學生掌握解題技巧
數形結合是數學學習中重要的解題策略,通過文字與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把抽象化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易化、直觀化。這種方法經常用到數學的學習中。那么在互聯網+背景下,我們更要應用這樣的方法,促進學生掌握更多的解題技巧。
在學習完二次函數的定義以及性質之后,我們可以了解到它的圖像是一個拋物線,而且它的圖像有很多特殊性,比如說具有對稱性以及單調性,那么在面對二次函數問題時,老師們利用互聯網,引導學生將數學問題轉化為圖形的方式,呈現在自己的面前,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解題技巧;二次函數拋物線具有對稱性,因為二次函數它的對稱軸一般與Y軸平行或者重合;二次函數具有連續性,那么就可以應用在數學問題中解決有兩個實根的問題,根據題目中所給的條件就可以產生一個區間,從而為學生的解題帶來更多的思路和技巧;二次函數具有單調性,這也是經常做使用的技巧。
4、創設情境,提升學生解題能力
對于二次函數的學習是一個非常抽象的過程,所以對初中學生來說,在解決二次函數的問題時會遇見很多困難,那么為了學生更好的去了解和掌握二次函數,老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
例如,老師們可以將數學問題以動畫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學生們在視頻中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再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找到更多的解題技巧,這樣在互聯網+背景下,讓數學知識更加生活化,也變得更加容易接受。比如說在面對二次函數求范圍的題目時,數學老師利用互聯網展現二次函數有實根的變化圖像,當拋物線的開口向上與X軸相交時,它有兩個實根;與X軸相切時,它有一個實根;與X軸相離時,它沒有實根;當拋物線的開口向下時,情況是相同的。那么將這一知識利用動態的圖像展示出來,拉近學生與二次函數之間的距離,學生通過了解這部分知識之后,在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相關的求范圍問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總結: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越來越要求數學老師應用更加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初中二次函數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那么利用互聯網技術,讓學生掌握更多關于二次函數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周瑜珍.互聯網+“為”: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9).
[2]吳粵和.互聯網+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探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29):112.
[3]王佳慧,何延治.淺談”互聯網+”教學模式下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J].才智,2018,(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