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樓
摘要:在如今的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學校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給學生減輕學習負擔,習題的設計已經精簡了很多。但是也不可一味放縱,畢竟適當合理的習題能促使學生進步,實現更好的發展。為了更好的體現這一理念,小學數學習題設計的相關探索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小學數學高效的習題設計,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習題設計
前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年齡特征都是充滿好奇心,對世界上的新鮮實物都有探索的欲望,還比較愛玩,還比較活潑歡樂。數學的學習相對而言比較偏嚴謹,刻板,但數學邏輯中思維又是充滿樂趣的,高效的數學習題進行多樣化的設計,不僅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愛上數學。
一、課前感知,習題設計要精準
對于學生的課前習題的考慮,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對于所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如果學生課前無法預習,那么課堂的教學效率就會受到很大影響。所以,為了學生能夠更好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課前進行一個簡單的小習題,讓學生主動去進行探索和學習,那么接下來的教學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設計新課習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趣愛好來進行結合,將課堂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運用聯系起來。當學生發現學習數學也是很有趣的,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大大提高,遇到問題時就不會輕言放棄,完成數學習題的時候也就會提高效率。
例如:以學習“數據收集整理”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學會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學生能在手機和整理數據的過程中學會繪制相關的統計圖表;學生能夠通過此次課程的學習,感受到數字的魅力,將自己的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給學生一些小問題,讓學生積極發表自己對于數據的看法,由學生自己來進行知識的探索和學習。教師在和學生互動時可以有一定的引導,進行實時的教學反饋。然后給學生一個開放性的習題:自己闡述一下對于數據收集和整理的好方法?在學生完成這個習題之后,在此基礎上再對課文例題進行比較細致的講解,講解的過程中帶領學生感受數據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怎樣收集和整理,對于常用數據的認識也會進一步加深認識。接下來,在講授的過程中增加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去感受數學中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核心部分,最后很好的掌握本課的內容。
二、把握課堂,開展豐富隨堂習題
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是十分高效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加入一些具有針對性的隨堂習題,那么學生對于重難點的掌握就會更加透徹。此外,在一般的課堂教學中,基礎知識的講授占據了課堂的主要部分,小學生的注意力又不能達到長時間集中,教學效果往往會大打折扣。如果在課堂教學中穿插一些小習題,那么學生學習的整個氛圍就會變得很好,之后完成課后習題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或者,教師在講授知識點時可以穿插一些相關的小故事或者是生活實例,將學生的思路串聯起來,跟著老師的節奏學習,那么學生學習的熱情就會大大提高,整個班級的氛圍就會是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好了,學生完成習題的效率和積極性也就得到提升。
例如:以學習“混合運算”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加減混合運算的基本順序和方法;學生能夠在進行混合運算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和邏輯運算能力;學生通過此次課程的學習能養成認真閱讀,仔細審題的良好做題習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進行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還可以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來增進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學生在學習混合運算的時候,對于運算的法則的掌握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要在一次次的習題設計過程中增加學生對知識點的了解,提高教學效率,這樣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把握就會更加到位。對于課堂習題的設計教師還是要進行多方面的考慮,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發揮出最大的效用。而且,對于很多的學生來說,自我約束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很多課后習題的完成都是敷衍式的,所以課堂上開展一些聯系性比較緊密的習題就會達到教學的目的,課堂上的小習題也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時間,以五分鐘左右為宜,短小精悍,逐步提高。
三、課后鞏固,習題設計要全面
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活潑好動,玩性比較大。課堂的學習中加可以入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戲,不僅能將課堂內容趣味化,還能不斷的提高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在完成課后習題的時候也就會很輕松,思維也會得到發散。習題的設計也是要讓學生的明白學習不一定都是枯燥的,很多數學知識的都可以通過習題來鞏固和提高,所以將課后習題的練習和數學素養的拓展結合起來,二者都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例如:以學習“圖形的運動”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明白圖形的平移,旋轉,翻轉,對稱等相關的運動;使學生在學習圖形的運動時能對相關的運動有一個更直觀,更明確的了解,掌握圖形移動的技能;學生通過此次課程的學習能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形移動的情況和課本相關知識進行融會貫通,能更多的運用到平常的學習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空間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習題設計中要讓學生通過此次習題的學習了解不同的圖形運動的方式,同一圖形的不同特征,同時提高學生在不同的圖形運動之間的轉化能力。并且學生通過教師的習題設計的完成就會根據一個基本的圖形進行拓展,對其進行平移、翻轉、組合之后形成一個新的圖案。此外,再遇到一些比較抽象的圖形運動問題時,利用課后多樣化的圖形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
總結:
在雙減政策下的習題布置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有很好的知識儲備,身心也會健康的發展,在這樣的習題完成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了知識,也能夠快樂的成長。合理的習題設計,學生能一直保持學習的熱情,體會到完成習題的趣味性,學生從心底就會對學習產生一種熱愛的心理,這樣對課堂教學來說質量也是非常高的。
參考文獻:
[1]劉斯婧.小學數學作業習題設計的策略淺談[J].新教師,2021(10):55-56.
[2]張榮娣.基于有效性的小學數學習題設計優化[J].新課程,2021(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