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雯
摘要:本文著眼于新課改的具體背景深入了解高中語文教學的現實條件,分析有效教學的具體對策及要求,以期為高中語文教學創新以及改革提供相應的參考。語文是高中教育階段中的基礎性學科,人文性工具性比較明顯,教師需要了解這一學科的本質特征,采取多種有效教學策略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確保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的能動性,逐步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技巧。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策略;有效教學
引言
長期傳統的應試教育導致高中語文教學停滯不前,出現了許多的教學偏差以及教學矛盾,一部分教育資源被浪費。為了避免學生消極應對,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開始采取多種有效性的教學策略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進一步夯實學生的基礎,深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及認知。保障學生能夠產生由內外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充分凸顯高中語文教學的育人作用及優勢。
一、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1.忽略讀寫結合
閱讀與寫作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基礎板塊和核心板塊,兩大板塊不容忽略,直接關乎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以及學科教學改革成效。語文教師需要抓住這兩大教學板塊的重點,明確學科教學方向,真正實現逐步推進及環環相扣。但是有的高中語文教師教育經驗不足,還未擺脫傳統育人模式的束縛,過于注重應試教育,最終導致閱讀與寫作相互割裂,難以實現讀寫結合的有效落實。學生無法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留下深刻印象,在寫作時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及矛盾,寫出來的文章千篇一律。
2.忽略評價創新
教學評價的反饋作用和指導價值比較明顯,對學生后一階段的學習以及教學創新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單一機械的教學評價使得學生比較被動,難以對個人的綜合能力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知,很少有教師會根據這一不足積極創新教學評價內容及形式,過于注重對簡單測試結果的分析以及機械性的評價。這一點使得學生逐步喪失了語文學習的能動性和自信心,整體的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停滯不前,與預期目標差距明顯。
3.教學方法單一機械
一種教學方法所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難以主動打造精彩課堂、品質課堂,只有整合多種教學方法才能夠體現與時俱進的育人理念,確保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但是有的教師直接跳過了這一環節,為了抓教學進度按照一種教學方法一以貫之,忽略了對課堂教學質量的逐步提升,對新課改之后高中語文教學重難點的分析和理解不夠深刻。因此出現了許多的教學矛盾和教學偏差,嚴重違背了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初衷,一部分育人資源被浪費,學生也認為語文學習枯燥乏味。
二、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1.積極落實讀寫結合
高中語文教師需要站在宏觀的角度高瞻遠矚,關注學生綜合語文素養培養的實質要求,了解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邏輯聯系,留給學生更多自主閱讀的機會及空間,讓學生在文本閱讀時的過程之中實踐自主感知,進而在后期寫作的過程之中實現下筆如有神。其中閱讀文本的精心篩選非常關鍵,教師需要了解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邏輯聯系,關注對學生人格修養以及精神意志的培養及指導,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不斷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鼓勵學生自由發散。通過閱讀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通過寫作來提升個人的綜合語文素養。
2.全面創新教學評價
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意識到教學評價的宏觀影響作用以及指導價值,關注對不同教學評價策略的分析以及研究,以教師教學評價總結為基礎以及核心,將學生適應納入整個教學評價環節,鼓勵學生自主評價并參與小組評價。在師生互評的過程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實現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提升,讓學生能夠意識到個人的不足,進而主動彌補短板,實現揚長避短。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評價模式能夠實現教學評價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擺脫傳統一刀切育人模式的束縛及障礙,促進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及水平的穩步提升。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能動性和自信心,整個課堂教學進度較快。
3.整合利用多種教學方法
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意識到自身的重要責任,關注對不同教學方法優缺點的綜合對比及分析,了解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的真實情況。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薄弱之處來調整教學思路。其中小組教學取得效果比較明顯,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有重要影響,學生能夠在小組內部分工的過程中變得更加主動和自信。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主動利用各種現代多媒體教學工具刺激學生的感官,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動口,關注對不同教學環節重難點的分析及研究,確保每一種教學方法都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為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和實踐應用指明道路及方向。學生也能夠在教師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指導下產生更多的語文學習自信心和自覺心,意識到這門課程學習的樂趣和奧秘,進而全程參與自主探索。
結語
高中語文課程的邏輯性和應用性比較明顯,有效性教學策略的應用非常關鍵。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語言發展情況,關注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盡量避免簡單直白的知識灌輸。而是圍繞學生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整合利用多種創造性的教學策略,保證學生變得更加主動、自主和自覺。
參考文獻:
[1]李朝霞.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李翠玲.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10(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