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霞
摘要:創新是社會實現進步的基礎,是保證歷史能夠不斷前進的動力。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繼續教育已經成為終身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繼續教育是提升社會創新能力、整體素質的途徑。要辦好繼續教育,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時代和新常態需求,就必須以更大的氣魄和力度把建設高水平繼續教育體系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切實轉變繼續教育發展方式,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完善投入保障機制,健全立法執法工作機制,努力實現更好更快的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繼續教育;對策分析;高校
引言:
近年來,社會存在偏見或教師待遇不高等問題,導致高校繼續教育學院教育資源嚴重匱乏,自身的教師團隊工作素質與教育熱情也得不到提高,管理模式落后,繼續教育學院整體學習與教學氛圍低迷,嚴重影響了教學計劃的推進。因此新形勢下,高校繼續教育需要構建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保證能夠真正提高教學效率、管理水平,并且不斷地進行創新,完善管理工作,以此加快我國繼續教育工作的發展進程。
1.新形勢下高校繼續教育管理模式現狀分析
1.1管理模式單一,缺少高校教育特色
實施繼續教育主要是保證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人才,繼續教育最重視的就是人才培養方案的實用性,所以人才培養方案需要具有良好的特有模式,這樣才能真正將繼續教育與普通教育區分開來。但是實際上,很多繼續教育的承辦機構仍然不能實現合理創新,沒有發現繼續教育、普通教育之間的差別,所以不管是在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培養目標方面都按照普通教育開展,沒有針對繼續教育的專門管理模式,導致繼續教育無法實現教育目標,缺少獨有的教育特色。同時由于繼續教育要求是不斷變化的,對于其實施的各種規劃是需要基于社會變化、市場需求而不斷變化的,但是現時很多高校對于社會變化和社會需求缺少敏感度,導致繼續教育無法及時有效的改變教育理念和方式,降低了繼續教育的作用。
1.2教學內容不充分,難以符合社會實際需求
隨著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要求在培養人才的時候要保證人才能夠與時俱進。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知識的不斷更新,現時高校中使用的教育理念、方式已經脫離了社會的要求,因此,如果不及時對繼續教育的內容、方式進行創新,就無法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才。同時,高校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沒有根據社會要求建立具有實用性特點的人才教育方案設置相關課程,沒有嚴格的對繼續教育工作進行監督、管理、優化,導致繼續教育實際上與現實社會發展情況不符合,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2.新形勢下高校繼續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策略
2.1設定教學目標,循序漸進開展教學
人類的每一種行為都是由目標引領,只有設定了目標才能有努力的動力與方向,目標也能為行動提供清晰的思路。所以高校在響應新課改戰略、創新繼續教育學院管理模式時,應設定一個總目標,以總目標為指導構建清晰的教育思路與明確的教學目的,設置合理的教學計劃,推進人才培養體系的建成。這個總目標不應過于生硬,例如每年學生的成績、學生論文作業等,因為繼續教育學院的宗旨就是提供全民教育,更重視學生的實際學習成果,而非應試水平,過于生硬功利的目標容易偏離教育體系設立的原本目的,使課堂教學缺乏教育性,不僅增加高校教師壓力也不利于教育體系的完善,所以總目標的設立應著眼于全體學生,重視學院學生群體之間的學習熱情,為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或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提供教學保障,整合各項校內外資源,營造良好、科學的求學氛圍,讓學生敢于對所處的行業前景抒發見解。在設立總目標的同時,高校還應根據構建學生培養體系過程的不同階段,設定多個小目標,例如轉授基礎知識、普及國際形勢、舉行相關講座等,以這些小目標劃分教育體系創建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與能力水平施教,逐步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推進繼續教育學院管理模式的完善。
2.2優化配置教育資源
因高校師資力量和教學資源的限制,資源整合的效益成為決定高校繼續教育服務等級和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高校繼續教育既要培養受教育者的理論知識,又要為社會輸送高質量人才。因此,高校繼續教育應以包容并濟為原則,適應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提升共享硬件資源,發掘人才,培養學者,增強雄師資力量,擴大資金資源。更新繼續教育辦學模式,進一步推進繼續教育資源的整合優化,實現預期效果。根據教育資源的特點和形式,結合客觀規律,將資源進行有機組合,促使教育資源中的有形資源,如資金、教材等,及無形資源,如校風校德等達成最佳融合效果。不同要素融合,因地制宜,根據繼續教育的發展要求,推進深化,達成繼續教育的系統化、全面化、規模化。
2.3建立繼續教育信息資源平臺
在高校繼續教育模式更新探索進程中,由傳統的教育方式演化成計算機網絡錄屏及直播教育模式和沉浸式實景環境模擬教育。后者需要全方位應用高新科技電子技術,建立符合本校實況,布局應用范圍廣、功能完善、現代化的網絡教育平臺,利用教育資源網絡平臺全面輻射,達到演示示范效果。倘若沒有穩定的輸出平臺和充沛的教育資源,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一方面,高校需要去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信息平臺,促進教育信息的不斷更新,對于舊的教學案例需要結合現在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更換,另外教育課件和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的設計也要經常更新,結合實際發展進行補充,這樣才能夠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的應用性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在針對繼續教育信息資源平臺進行改革和完善的同時,也需要利用現在的科學技術,發揮網絡教育資源共享的優勢,從而去實現高校教學信息的共享,這樣也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建立一個雙向反饋的機制,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可以及時補充學生所需的知識,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益。
結語
教育部門與社會各界都應該重視繼續教育學院的發展,通過加大經濟投入、改變社會偏見的方式來促進繼續教育學院教育設施的建設。同時,高校本身也要自我拼搏,努力整頓校園風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僅要大力吸引外界優秀教師來完善教師團隊,還要懂得制定更系統科學的管理模式來提高學院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的職業生涯提供更穩定的保障。
參考文獻:
[1]丁莉婷.新時代繼續教育發展的困境與破解路徑研究[J].成人教育,2020,40(03):1-5.
[2]張艷超. 生態視角下我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可持續發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9.
[3]吳遵民.新時代背景下繼續教育發展的新路徑與新思考[J].終身教育研究,2019,30(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