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動教育評價綜合改革是高質量發展教育的必要環節和工作,做好高職教育教育質量監控是推動教育綜合評價改革的前提,只有在教育教育質量高質量提升的情況下,才能順利推動教育評價綜合改革工作。高職院校要實現內涵式發展,就必須加強教學質量的監控和保障工作,建立科學合理的監控和保障體系,立足學校實際,堅持持續診斷和改進的原則,才能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教育評價;高職教學;質量管理
當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水平直接影響我國高等教育整體質量,國家十分重視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工作,做好高職教育教育質量監控是推動教育綜合評價改革的前提,只有在教育教育質量高質量提升的情況下,才能順利推動教育評價綜合改革工作。近幾年,教育部出臺了一系列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相關文件,高職院校自身如何加強教學質量管理,在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環節如何做出成績,是學界以及日常教學管理層面必須高度重視的課題,同時也是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基礎。
一、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現狀
第一,教學質量管理水平不高。較之于德國等發達國家,我國職業教育起步較晚,整體教學質量管理水平不高。一方面,我國大多高職院校脫胎于普通高等??茖W?;蛴删C合性中專升格而成,傳統教育理念影響嚴重,教學活動中重知識傳授,輕實踐技能提升。另一方面,我國高職院校設置中,民辦學校數量占相當大的比例,由于民辦高職自身原因,造成學校辦學水平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高職教育的要求;第二,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隊伍存在問題。縱觀當前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工作,一個很大的共性問題就是專業化隊伍嚴重缺乏,多數高校的教學質量管理工作都由教務部門人員兼任,這一方面是由于學校本身重教學活動實施,輕教學質量管理的理念造成的,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長期以來在政策和制度設計層面沒有給予教學質量管理方面應有的重視;第三,高職教學質量管理綜合環境有待完善。高職教育承擔者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加強高職教學質量管理不僅僅是高職院校自身的責任,還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等有直接聯系,當前,作為學校主管部門以及學校駐地政府部門以及相關行業、企業在高職教學質量管理方面缺乏實質性的作為總認為人才培養就是學校自己的事情,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綜合環境急需進一步完善。
二、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思路
各高職院校必須在教育部相關文件指導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探索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構建思路。首先,高職院校就教學質量管理必須確立全校一盤棋思路,任何一所高職院校,教學工作始終是其核心工作,因此,學校首先要樹立教學質量就是學校生命線的意識,教學質量管理不是教務和教學督導部門自己的事情,學校任何部門和全體教職工都必須重視教學質量管理,教學質量與學校日常運行的各個環節都有聯系。其次,高職院校必須在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方面確立持續診斷和改進的思路,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保障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學質量管理工作必須隨著教學活動的進行持續性開展和跟進,現實工作中,堅持發現問題及時診斷改進的原則,立足決策指揮、質量生成、支持服務、資源建設、監督控制等環節,逐步形成教學質量持續性保障機制。
三、高職院校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路徑
(一)建立教學質量管理制度體系
教學質量管理要取得實質性的成效,必須在成熟和完備的制度體系下進行。首先,作為學校層面,必須結合上級有關文件指示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質量管理制度,做好頂層設計,形成制度體系。第二,必須重視教學質量目標和標準制定工作,教學質量目標是教學質量期望達到的未來狀態,指引著教學質量管理工作運行,標準則是實現目標的保障,各高職院校務必完善教學質量管理目標體系和標準體系,這是加強教學質量管理的基礎。第三,學校教務和教學督導之外的各部門,必須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就教學質量出臺相應的輔助性制度規定,在制度的框架下各司其職,協助做好教學質量保障工作。
(二)堅持內部質量保障體系診斷與改進
高職院校務必高度重視內部質量保障體系診斷與改進,在相關文件指導下,建立專門組織,配備專門人員,加強學習培訓和研究,因地制宜,在完善學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基礎上,形成持續性診斷與改進工作機制,不斷提升教學質量自主診斷與改進能力。高職院校要積極推進質量管理體制機制建設,按照教學質量運行與教學質量監控的“雙線運行”和標準化、系統化、信息化“三化”有機結合的質量管理模式,在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等不同層面(質量主體)建立完整且相對獨立的質量目標與標準、質量管理制度規范以及診斷改進與自我保證機制,逐步在全校建設濃厚的質量文化,全方位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三)加大教學質量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力度
高職院校加強教學管理,進行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工作,必須立足于現代化的信息系統,教學管理信息化系統是教學質量管理的硬件基礎。各高職院校要拿出專項資金,采取購買或者自主研發的方法,推進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建設人人參與、處處覆蓋、時時共享的質量信息采集管理平臺,利用校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人才培養狀態數據和校情數據,發布預警信息,實現教學質量監控工作的及時性、有效性和準確性,為學校決策提供參考,實現學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數字化運行,這也是建設智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周德鋒,崔媛.基于有效教學理論的職業學校教學評價體系構建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6(32).
[2]綦恩周,陳順.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建構及應用:以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5).
[3]蔡敏燕,鄒寄燕.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信息化系統的構建:基于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的視角[J].職業技術教育,2013(11).
基金來源: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2019-2020年度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課題《“雙高建設”背景下的高職教育社會化評價制度研究成果》階段性成果,編號:CQGJ19B192
作者簡介:崔利賓(1981.03—)男,民族:漢,河南滑縣人,重慶交通職業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