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銀鈿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對當前的小學德育課程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價值意義做出了剖析,但同時給出了一些建設性的看法,期望可以提高小學德育課程的總體品質并保證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奠定扎實可信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德育;優秀文化傳統
前言: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力度的進一步加強,這對目前的學校德育課程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規范,教師要主動的實現教育思維的轉換和課程的優化,主動的把良好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加以滲透與推進,保證了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小學德育課程對學生未來的成才與發展都具有積極的現實價值,而教師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也要對此有個充分的重視。
一、把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精神合理的滲入學校德育課程中的價值意義
1.能夠更好的實現小學德育教學內容的補充
在過去我國傳統的學校道德教育過程中,老師們一般都會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將思想政治、職業道德等知識點都一股腦的灌輸給了孩子們,而這種教學方法一般都較為沉悶和呆板,很難有效的充分調動和培養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就無法有效的提升整個學校道德課程的教學效益。而在新的德育改革背景下,將偉大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精髓內容合理的滲透到了小學德育課堂之中,就可以更好的使小學生在心理上把握住偉大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精髓內涵,而通過更加豐富多彩的道德活動,小學生的道德意識水平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從而確保實現了對學校品德課程的更加豐富和拓展,也很好的實現了小學生個性化要求。
2.更有助于強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
傳統文化教育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明的濃縮,也是中華民族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所以,在學校實際進行德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把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加以合理的滲透,就可以更良好的幫助小學生鞏固對學習的印象,使小學生更深入的意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精華之所在,也更進一步的增強了學生對民族的歸屬感與榮譽感。以此為基礎,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的擔當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傳播重任,從而真正的鞏固和提高了文化傳統意識,并促進了自身的進一步發展。
二、如何把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合理的滲透到學校德育課程中
1.做好基礎的傳統文化教學氣氛的構建
課堂氛圍已經成為了一個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好壞的關鍵外部因素,對最終的教學效果的提高也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在教師平時進行小學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進行基礎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氛圍的建設。首先,教師可以事先對課堂、學校的整體環境等做出一些科學的優化創新,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在學校公告欄、走廊、墻面等處懸掛張貼古代的名人警句,從而積極的向學校滲透傳承古代文明美德。其次,教師們也可以在中國傳統的節日中主動的給學生們講述中國節日習俗文化等,從而積極的發揮引導者的功能,學生切實的感受并享受到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價值。
2.把傳統文化教育的內涵與學校德育課程加以充分的融合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比較豐富,教學內容涉及了眾多的范疇。但是,為了在實際進行小學品德教學過程的匯總,教師們更加需要全面深入的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因素加以更全面的發掘剖析,并以此為基點進行教學和學校品德課程過程的綜合。落實在實際課堂上來看,老師在教育的過程中首先要全面的顧及到學生的心靈,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有著很強教育價值的故事滲入學校的德育生活課堂中,使學生從心靈上對傳統品德的學習形成了濃厚興趣,而經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小學生們也更易于體會到中國傳統美德的熏陶。其次,教師們也要做好創新意識的提高和訓練工作,多研究一些創新的德育內容,就可以根據本地校園的現實情況合理掌握,這就更有利于把中國傳統文化與德育課程進行更有效的融合。
3.學校要積極、適時開展校園文化建設
經典誦讀活動
學生們應該針對學校的實際狀況,實施常規性的經典背誦活動,重點選擇《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等古典啟蒙書籍,并制定和實施相應的背誦規劃。學校可以定期舉辦朗誦大賽,學生通過朗誦大賽欣賞中國傳統道德的美與感受,并同時舉辦了評選活動,以鼓勵更多的小學生誦讀經典或啟蒙書籍。
(2)傳統節日活動
學校也可以在國家重要節日或企業傳統文化節慶時期舉辦相應的企業傳統文化節慶活動,比如學校可以在清明節到烈士陵園和革命烈士紀念館,瞻仰革命先烈紀念塔,學習革命烈士愛國、為國犧牲的英雄氣概;在端午節崇拜屈原思想精神,以學習他為國為民、胸懷大志的奉獻精神;在重陽節進行尊老敬老活動。
(3)閱讀古典名著
傳統中國文學典籍中的不少內容都具有德育價值,因此教師也應引導小學生開展對有關內容的誦讀。小學低年級學生可介紹神話故事、成語故事等書籍;而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則可介紹中國古典名著的簡易課本。
4.做好家校合作教學
在實施學校德育課程的時候,家庭的德育同樣非常關鍵。家庭教育通常也是孩子們最先接觸的一門教育教學方式,通過優秀的家庭教育可以更良好的協助小學生培養自身的品德與個性,從而進一步的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實現對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全方位的發展和提高。所以,在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學校德育課堂中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們也要與家長更多地積極溝通交流,讓父母在家庭中營造一個傳統文化教育學習的氛圍,同時身為父母的我們也要更主動的充分發揮出個人的監督功能,主動的帶動小學生們一起學習與提高,使孩子們更深切的體會到傳統文化教育獨特的魅力,從而最終更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傳統道德思想意識。
結語:
在全新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背景下,教育部對當前小學德育課程的發展提出了全新的需求與標準,因此教師們需要更加主動的把我們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加以滲透與推進,為小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打下更加扎實穩健的基礎。從落實在實際課堂教學來看,教師要在小學德育課程中進行課堂氛圍的建設,多進行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并且有教育價值的教學活動,真正的達到讓傳統文化教育滲入小學德育課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許愛英. 小學德育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及其滲透[J]. 學周刊, 2018(2):2.
[2]陳建麗. 小學德育中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分析[J]. 語文課內外, 2020.
[3]楊喜順. 如何利用傳統文化促進小學生德育教育[J]. 教育研究, 2021, 3(1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