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友
摘要:人們在每天的工作、生活、學習中,必須不斷使用口語進行交際。因此,口語交際,是任何社會成員都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且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必須認真研究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研究
語言學、社會學研究表明:任何一個社會,都是通過語言將該社會的全體成員聯系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口語交際,是任何社會成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口語交際能力,屬于最基本的語言能力?!W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處在逐步發展的“上升通道”,培養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
一、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現狀
2020年11月,專家就“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對各地小學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全部接受調查的小學生中,超過75%的學生表示自己“喜歡”或“非常喜歡”口語交際課;但67%的學生表示自己在口語交際課上不會主動開口說話;有69%的學生表示在口語交際課上,自己明明想說話,但害怕說不好,害怕出洋相,所以不愿積極發言;有88%的學生表示自己平時很少看書,腦子里根本沒有多少語言積累。在全部接受的語文教師中,有64%的教師表示學生在口語交際課上的表現不積極、不活躍,有73%的教師表示自己曾經為學生創設各種話題,可是,很少有學生能夠圍繞一個話題說上三句話;超過80%的教師認為學生口語匱乏,與他人交談時談吐不大方;還有許多教師認為學生在進行口語交際時,不注意語言美。
二、通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當前,小學口語交際教學質量欠佳,造成這一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學生的頭腦中缺乏語言、文字積累,這就導致學生口語匱乏,心里有話,卻不知如何表達出來。——教育學研究表明:閱讀-口語交流是一個可以相互轉換的可逆過程,學生通過語文閱讀,可以積累大量語言、文字;當學生掌握大量語言、文字后,再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就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2]。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培養、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下面,我們將結合教學案例(本案例為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第15課《搭船的鳥》),來闡述通過閱讀教學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為學生創設口語交際話題
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語文教師首先需要為學生創設口語交際話題。在創設口語交際話題時,教師必須注意到:人們談論的各種話題,總是來自于自己過去的真實生活[3]。因此,教師應當基于學生的生活,來創設口語交際話題。
上語文課時,教師首先問學生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都見過鳥嗎?請各位同學說一說自己認識哪幾鳥?這些鳥兒,又長什么樣子?它們有什么樣的習性?它們平時喜歡吃什么東西?”
小學生對飛鳥具有濃厚的興趣,這個話題可以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們主動開口說話。有的學生會說:“我認識好多種鳥,鸚鵡、麻雀、啄木鳥、天鵝、大雁、烏鴉、鴛鴦、百靈鳥;我都說不過來了。”有的學生會說:“鳥兒都會飛!”有的學生會嚷嚷:“你說的不對,孔雀就不會飛,企鵝也不會飛,鴕鳥也不會飛!”(這時,學生就已經開始使用口語相互交流)。有的學生會說:“小鳥都喜歡吃小米、谷子、菜籽、黃豆。”有的學生會說:“我養過小鳥,我每天喂它鳥食,它很喜歡我?!?/p>
(二)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
學生對鳥兒的談論告一段落后,教師便要轉入閱讀教學環節,組織學生閱讀《搭船的鳥》(這樣就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學生掌握相當數量的語言)。教師還要使用多媒體,播放翠鳥的彩色圖像,讓學生們對翠鳥產生直觀的認識。
閱讀教學結束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圍繞《搭船的鳥》進行口語交際。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媽媽”、“我”,讓學生們結合《搭船的鳥》,練習口語對話。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使用自己的口語,復述《搭船的鳥》這個故事,并讓學生們進行“故事比賽”,看誰講的更生動、更精彩(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4]。
結束語
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需要讓學生積累、內化大量語言、文字。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語文閱讀教學與口語交際教學相互結合起來,通過閱讀教學來培養、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樣,可以有效提升閱讀教學與口語交際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牟雪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求知導刊,.2021(18):42-43.
[2]漆增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探究[J].科技資訊,.http://kns.cnki.net/kcms 2020,.18(16):143-144.
[3]尹鑫茹.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研究[J].職業技術,.2020,.19(04):100-103.
[4]沈磊.基于繪本閱讀提高低年級學生說寫能力策略探微[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21,41(01):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