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發聰
摘要:中職服裝院校作為我國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培養并輸送了大量專業型和技能型人才。但是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到來。服裝技能型人才成為當前人力資源市場追捧的對象。從當前中職服裝專業人才培訓模式上看,由于學員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實踐能力和掌握新知識能力差異巨大,給中職服裝專業人才培訓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分層次技能培訓旨在運用“因材施教”教學理念實行層次化技能培訓,從而提高個體學員的綜合技能。
關鍵詞:中職服裝專業;分層次技能培訓
引言:
中職院校一般招收的初中畢業生成績不是太好,而且有些學生還可能未參加中考。他們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各類技能型人才上。由于其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對新知識和新技能的掌握能力較弱。動手實踐能力差異巨大,這給專業技能培訓帶來極大的困難。倘若采用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模式難以達到教學目的,必須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實行“因材施教”,以層次化人才培訓為主導,探索出一條適合中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道路。
1、分層次教學方法概述
分層次教學法源自于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論,它是基于班級授課制度下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實際知識掌握程度差異進行差別化教學的方法。分層次化教學關注學生個性發展,以學生個體認知規律和性格特點為基礎,從而制定因人而異的教學方法。這種新型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兼顧班級中等生和后進生的學習,關注這部分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學習問題。針對中職院校而言,該方式能兼顧學生不同文化層次和不同學習能力的特點,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突出學生個性發展最直接而有效的教學手段。
2、分層次技能培訓的方法
現階段.我國中職服裝專業院校越來越多.部分院校以培養專業服裝設計生產技能人才為主.為社會輸送了大量服裝設計和服裝生產專業的人才。這些中職服裝專業院校在人才培養方式上紛紛采取分層次化教學,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培訓方法主要體現為劃分學院、劃分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
2.1劃分學員
中職生選擇進入中職院校學習的目的不盡相同,但是絕大部分學生希望通過學習服裝設計生產技能而直接就業,也有部分學生希望在中職院校的學習考入更高層次的高職院校。此外,還有一部分學生在就業和深造兩者之間猶豫不決。由于中職生在學習目的上的差異性,加之自身文化水平和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性.中職教師在開展技能培訓時首先必須深人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對未來的規劃,將學員分為就業型、升學型和猶豫型Ⅲ。每個類型的學生根據自身基礎文化知識和實踐能力分為基礎薄弱與基礎良好兩類。教師對學生的分類是隱秘的。不在班級公開,私下通過特殊化教育手段鼓勵和引導他們。幫助他們盡快明確目標,找準定位,從而向既定目標努力。
2.2劃分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劃分必須建立在服裝專業教材大綱的基礎上,然后清楚掌握不同基礎層次學員的知識掌握程度,最后劃分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一般分為基礎知識目標、基本技能目標兩類,每個層次學員必須與對應層次目標相符,目標劃分需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新知識掌握能力,每個階段目標有底線無上限,教師必須隨時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變化情況。以便靈活調整教學目標層次,促進整體教學目標實現,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對教學目標進行層次劃分,能夠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學生產生強大的激勵鼓舞作用。如在女士裙裝設計教學中,將女士裙裝教學目標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學生掌握教材中提到的女士裙裝的變化款式(長裙、短裙、包臀裙、裙褲)的制圖和制作。第二層次的學生在掌握第一層次的技術上,分析當前時裝流行趨勢,分析女士裙裝在材料、長短、色彩等的變化。第三層次的學生在前兩類層次的基礎上熟練掌握女士裙裝的制度和裁.并引導他們提出對于女士裙裝設計的觀點。
2.3劃分教學過程
由于學員在性別、年齡和心理等方面存在個體差異性,學員的認知水平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不同.有的學生對抽象事物的感知能力較強.有很強的空間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有的學生則停留在具象思維階段,思維發散能力和創新能力有限。在服裝專業技能培訓中,實操技能強的學生能夠迅速掌握服裝設計手工技能和電動縫紉機的操作技巧,能夠初步掌握簡單服裝制圖和剪裁的技能。新知識接受能力差、實操能力水平偏低的學員在接受這些技能培訓時,往往學習起來更吃力。因此.要根據認知水平和實操能力程度的不同對教學過程進行細解.不同層次的學員設置不同教學目標,并采用相應的教學方式。將服裝設計生產教學分為基礎知識、縫制工藝流程、電機操作方法、服裝剪裁技巧等環節,教師采用“理論講解和示范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分別觀察每個學生實現既定教學目標的情況,并做出適當的教學指導,最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多元化評價。
3、分層次技能培訓的效果
分層次教學方式下.通過劃分學生層次和教學目標,分解教學過程,針對不同認知水平和實操能力的學生下達不同的學習任務,學生緩解了“學習目標難以完成”的壓力,讓學生在自由寬松的中職教學環境中學習。讓學生感覺到中職服裝專業技能培訓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擴展學生的學習空間,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分組化的培訓方式避免了層次低的學生學習負荷壓力大的困擾,讓他們在多元化自由的空間中自由成長,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促進他們綜合能力提高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此外,在分層次技能培訓過程中,為學生鍛煉自我提供多元化發展平臺,學生學習既輕松又緊張.充滿競爭性和挑戰性。此外,該方式能幫助中職教師更深入了解學生的特點,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營造輕松自由、歡樂趣味的和諧課堂教學氛圍,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針對中職院校而言。分層次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突出學生個性發展的最直接而有效的教學手段。
結語:
分層次技能培訓方式是對傳統“一刀切”教學方式的革新,是深化中職院校教學改革的標志性舉措。分層次技能教學方法主要體現為劃分學員層次、劃分教學目標層次和劃分教學過程三個方面,讓文化水平不同、知識掌握能力不同、實操技能不同的學生受到特殊化個體培訓服務。照顧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從而提高中職院校學生的整體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