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課程思政視角下,高校專業課程教師角色定位應適應新時代教育教學改革生成一個新的角色,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主要教育目標,培育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專業人才。但目前,課程思政視角下高校專業課教師角色定位還存在諸多問題,例如高校專業課教師角色固化、部分教師綜合能力有待提升等。文章通過課程思政視角下高校專業課教師角色定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意見和建議,進而有效幫助教師塑造課程思政推進者這一新角色,不斷提高教師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新方法和新路徑。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校;專業課教師;角色定位
引言
在新時代背景下,國家和社會越來越重視在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活動過程中,把立德樹人作為主要教育任務,將立德樹人教育任務貫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過程,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基于此,在課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專業課教師應意識到自身在創業課程中的角色定位,積極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專業課程教學活動中,使思政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有機融合,形成協同效應。
一、課程思政視角下高校專業課教師角色現狀分析
長期以來,高校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在一段時期內,已形成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相分離的局面,大部分教師認為德育是需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而專業課程是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和專業技巧教學,且專業課被固化認為是專業知識傳遞者的角色,并未意識到教師對學生高尚品質和思想道德的培養角色定位,甚至部分專業教師自身也認為只能對學生展開專業教學,不能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高校專業課教師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
二、課程思政視角下高校專業課教師角色定位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重要場所,且學生也是高校內高素質專業人才培養的最大群體,其價值取向直接影響到學生服務方向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我國社會發展的走勢。高校教師不僅是人才培養的教育者,還是學生價值方向的引領者,能夠在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活動過程中,幫助學生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課程思政教學活動開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高尚道德品質和綜合素養,是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路徑的探索。為此,高校專業課教師需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為引領,將馬克思主義理念貫穿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全過程。高校教師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的主要力量,需高校教師具備高尚道德品質和較強教學本領,并加深對課程思政開展目的的分析,了解到課程思政開展德育人要求和價值所在。專業課教師需掌握最基本的思政教學內容,深入了解和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并在知識和思想傳授過程中,實現對學生的價值引領,真正在教書育人過程中塑造學生健全人格,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三、課程思政視角下高校專業課教師角色定位實施策略
(一)提高教師綜合能力
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高校在對學生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專業能力教學與培養,還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綜合素養培養,使學生成為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然高校是知識文化與社會思潮交匯的地方,也是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為此,高校專業課教師應積極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意識到自身不僅是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和技巧的教學角色,還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良好道德品質的育人角色,應主動承擔起培養時代新人的主力軍,在教書和育人中突出價值引領的主線,做好學生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以此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另外,在課程思政視角下,高校教師在對學生展開專業課教學活動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專業課程教學,還應重視將課程思政貫穿到專業課程全過程,以立德樹人為課程思政中心教育環節,在開展育人和教書相結合教育活動過程中,專業課教師應立足專業優勢,豐富自身實踐經驗和教學素養,并擁有嚴密的邏輯思維,以此才能獲得學生在課堂中的尊重與認可,學生才能根據教師教學思想和教學步伐進行學習和實踐,這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完善合作共享機制
在課程思政視角下,高校專業課教師不僅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政知識和思想的教育,明確自身在教書育人中的角色定位,高校還應根據專業課程開展效果,為教師完善合作共享機制。因此,根據校內專業課教師教學方向和其他高校實際需求,加強高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安排校內專業課教師到其他學校開展專業課程教學,積極將課程思政貫穿到專業課程教學全過程,對學生展開全方位教育與指導,緩解部分高校人才供需存在的矛盾,促進部分高校教育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另外,學校還可在社會中聘用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思政教師,將優秀思政教師加入到專業課教師隊伍當中,鼓勵專業課教師和思政教師將育人和教書有機融合,使育人和教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據校內實際教學情況,完善思政教師和專業課教師的教學和溝通渠道,為高校教育教學效果提升提供源源不斷的后備力量。與此同時,高校還應打破專業課教師之間的專業固化,加強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思政內容的融入,將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思政元素等資源進行共享,使各個高校之間能夠實現資源互通、人才互通。
(三)完善激勵評價機制
高校專業課教師在課程思政視角下對學生展開教育教學,其主要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還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目標,高校根據校內教師教學水平,將激勵評價機制進行完善,有利于高校專業課教師積極將課程思政貫穿到專業課教學全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教書和育人二者相結合的教學活動開展,還有助于激發專業課教師教育教學熱情和積極性,能夠使高校教師明確自身角色與定位。而高校專業課教師在專業課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的角色參與,離不開專業課教師的職業責任意識和堅實制度保障。首先,高校應重視將課程思政貫穿到專業課程教學活動之中,并加大資金投入,為專業課教師建立公平合理激勵評價機制。將課程思政貫穿到專業課程教學活動中,高校可為專業課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補助津貼,還可對課程思政貫穿到專業課教學活動中的優秀成果制定合理激勵機制,鼓勵專業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教學,不斷提高專業課教師教育活動開展積極性,使教師自身在專業課教學活動中角色定位有著深刻認知,使教師成為學生正確價值方向的引領者,成為課程思政實施過程的調控者,對于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教學活動中總結評估的把關者,重新整合定位,打造課程思政育人共同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課程思政視角下,高校專業課教師應意識到自身不僅承擔著科學研究任務,還承擔著教書育人任務。合理將教書、育人和科研三者有機融合,做到教書育人中開展課程思政,課程思政反哺教書育人,為學生今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吳啟勝.高校專業課教師在課程思政中的角色缺位探析[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6(03):40-42.
[2]張慧.課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專業課教師角色定位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1(01):59-61+108.
[3]王華華,季衛兵.基于“課程思政”的高校專業教師角色審思[J].北京教育(德育),2019(05):57-61.
課題項目:滄州市2021年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地方高校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知識圖譜可視化分析》(2021220)
作者簡介:樊永艷(1982—09),女,漢族,河北省滄州市,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微分方程及邊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