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玉
摘要:新時代思政課肩負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作極為重要。但當前推進落實一體化建設中,仍存在課程目標定位模糊,縱向課程遞進存在斷裂;同級課程缺乏育人合力,橫向課程協同性較弱;師資力量配備不足,育人隊伍尚需優化等問題,因此在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中應分層設定課程目標,做好學段銜接;優化課程協同,增強育人合力;配平配齊師資力量,優化育人隊伍,從而不斷推進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有效落實。
關鍵詞:大中小學思政課;立德樹人;一體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加快落實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有利于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增強立德樹人實效,助力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因此應致力于思政課提質增效,尋找制約思政課發展的現實困境的實踐途徑,統籌推動思政課一體化發展。
一、思政課程一體化建設的現實困境
當前大中小學思政課在這些方面還存在一系列問題,進而制約著思政課的提質增效。
(一)課程目標定位模糊,縱向課程遞進存在斷裂
課程目標是指導教材制定、實施和評價的準則,是教育主體開設某課程對于受教育者的一種期望,肩負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但是當前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目標提出時日尚短,且缺乏試點經驗,對于目標定位的具體可操作性與實效性難以確定。且處在不同學段的學生,在智力發育、接受能力、知識儲備等各方面都存在差異,給課程目標定位帶來不小的難度,導致總體目標與階段目標設定模糊。總體目標的價值評估尚需深入系統化開展,而在總體目標定位模糊的情況下,更加不易去設定各學段目標,進而達到指引具體階段目標的實施。另外指導各學段的階段目標不同,教學任務不同,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因此各個學段、各門課程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斷裂”,存在不同學段課程之間內容重復、協作封閉、脫節錯位、忽視銜接等問題。
(二)同級課程缺乏育人合力,橫向課程協同性較弱
在橫向維度上,教學目標要保持前后一致,思政課與其他課程應協同共進,提升育人實效。思政課程雖已承擔大部分德育任務,但是對于學生的教育缺乏持久化、系統化地管控,很容易造成脫離課堂就脫離育人效果。課程設置中除思政課程之外更多設置各種知識性課程,承擔知識性課程的這部分教師可能會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是思政課的事情,與我負責的課程關系不大。因此在教學中會更加注重去傳授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理解能力,而忽視其他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因此同級的不同課程之間很難產生教育合力,將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塑造價值觀割裂開來,其他課程與思政課程之間協同性較弱,不利于增強育人合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青年。
(三)師資力量配備不足,育人隊伍尚需優化
辦好思政課,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對思政課一體化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思政課教師隊伍之中還存在發展不充分、不協同等問題。一是育人隊伍尚需優化,整體素質尚需提升。教師選擇配備和培養工作還存在不小短板。二是思政課教師素質良莠不齊,不同區域的教師隊伍素質存在較大差異,教學效果也參差不齊。部分地區教育資源貧乏,教師被迫身兼多門學科教學,專業知識也掌握不足,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三是缺乏協同育人理念,各學段的思政課教師在大中小學段各自孤立教學,對于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一知半解,一體化建設意識薄弱。
二、思政課程一體化建設的實踐路徑
要想推進思政課更好地發揮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的作用,必須更加重視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進其有效深入落實,設定好課程目標,形成協同育人合力,優化教師隊伍,進而使得一體化建設提質增效。
(一)分層設定課程目標,做好學段銜接
《意見》指出,要整體規劃思政課課程目標,在大學階段重在增強使命擔當,高中階段重在提升政治素養,初中階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礎,小學階段重在啟蒙道德情感。[2]因此既要堅持規劃整體課程目標,又要分層設定課程目標,在大中小學分別設定階段性目標,努力做到環環相扣,循序漸進,持續推進思政課一體化。無論是在哪個學段,必須做好學段之間的“過渡期”的工作。因此,在總體和階段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合理設計進行分工、彼此之間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達到螺旋式上升,注重各學段之間的銜接貫通與配合。思政課教師既要立足于本學段,又要從教學過程的遞進性、層次性出發,用系統思維去不斷提升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的影響力及實效性。
(二)優化課程協同,增強育人合力
堅持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必須優化課程協同開展,相互配合以增強育人合力。一是作為德育的主渠道,思政課肩負有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的重任。因此必須不斷優化完善思政課教學,加強課程協同,同時應不斷推進落實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所有課程都應充分發揮育人功能。其他課程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要“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不僅做到知識傳授、更要做到價值培育塑造。盡力使得課程的知識性和思想性融為一體,力求同級課程之間形成教育合力,相互配合、協同共進。
(三)配平配齊師資力量,優化育人隊伍
一是提升教師素質,要嚴格把控教師隊伍門檻,定期開展技能培訓與學習,不定期檢查教師隊伍的師風師德以及教學能力、專業素養,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二是增強一體化培訓規劃,大中小學一體化需要各個學段教師協同配合,教學內容不能越位、缺位。因此教師要深入持續接受一體化培訓,建設多元化立體化的教師隊伍。三是配平配齊育人隊伍,不同地區、區域之間尚存在較大差距,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要構建大中小學協同聯動機制,搭建一體化學習交流平臺,銜接上下德育課程,配合日常德育工作,推動一體化教學順利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張爍.人民日報.2019.
[2]中辦國辦印發《意見》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N].人民日報,2019-0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