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惠生
摘要:目前,大多數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興趣并不是非常濃厚,在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方面存在較大的缺失,這就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出現問題時不會去主動的解決和處理,只會等著教師去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著手改變這種現狀,靈活的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形成積極的引導,從而促使學生愿意主動學習歷史,真正喜歡上歷史,最終掌握歷史知識,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接下來,本文將圍繞“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這一主題,展開進一步論述,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同仁帶來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教學效果;教學策略
初中階段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三年時光,會對其今后的學習生活起到非常深刻的影響。所以,每一名初中任課教師都應當重視起這一階段的教學工作。在初中時期,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比小學更多,而且有很多課程都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歷史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很多學生在初中之前就已經接觸過一些歷史知識,從各種信息獲取途徑聽到了一些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師需要將這些碎片化的歷史知識串聯起來,從而形成有效教學的狀態。
一、巧妙應用影視資源,激發學生興趣
將影視資源應用到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非常直接的補充教材內容,從而完善學生的學習體系。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很多初中生對歷史課程缺少足夠的興趣,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夠充足,極大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其學習過程產生了諸多不利因素。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自主發展意愿被忽視,難以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發展,而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消極影響。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影視資源,不僅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容易讓教師采用進一步措施將學生的興趣轉移到歷史課堂上,更能夠讓學生的知識面不斷拓寬,一舉兩得。
例如,教師在執教《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內容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使用近年來大火的電視劇《覺醒年代》作為教學素材,幫助學生從視頻素材中看到新文化運動的進步性,并了解新文化運動的基本信息。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在正式學習之前對本課的知識有一定了解。在正式的講解當中,教師便可以結合電影中的片段講解本課的知識。這樣一來,便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從而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使用這種教學方法時,教師需要讓學生知道歷史與歷史題材的影視資源之間的區別,才能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歷史觀念。
二、創設歷史教學情境,引導深入感知
所謂的情境教學,就是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借助一些教學輔助設備或一些新穎的教學資質形式,還原教材當中的內容,旨在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參與到知識的生成過程中,親身的體驗歷史,感知歷史,最終掌握歷史知識。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將抽象的歷史問題直觀的展現出來,從而幫助學生了解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重要任務、對后世產生的影響等。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的感知教學內容。
例如,教師在執教《鴉片戰爭》的相關內容時,在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展開想象,編排一臺歷史情景劇,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出來,從而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逐漸理解鴉片戰爭發生的時代背景以及鴉片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不僅如此,在表演的過程中,課堂教學氛圍也會更加活躍,學生能夠在表演之后對本課的內容產生非常強烈的求知欲。如此一來,學生通過自身的表演,身臨其境的走入了當時那個特殊的時期,深刻的體驗到了當時在浮沉于歷史的人物的心境,進而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組織小組合作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小組合作教學是一種近年來流行起來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打開自己的學習思維,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有明顯作用。在開展小組合作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尋找合適的時間點,明確并不是整堂課都需要進行小組合作。如果教師濫用小組合作教學,就會滋生學生偷懶、走神等情況。另外,在開展小組合作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科學的劃分學習小組,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小組合作活動中獲取一定的進步。
例如,教師在執教《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內容時。在課堂上,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后作業完成情況以及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分組,確保學生小組成員的配置合理性。接下來,教師便可以為學生提出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并以問題作為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線索。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擁有一個明確的合作方向,進行更加高效的學習。
總而言之,初中歷史教學工作需要教師深入的探究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并將不同的教學方法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應用到教學實踐工作當中,同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動態,才可以真正的走進學生內心,幫助學生在歷史知識的海洋中暢游。
參考文獻:
[1]張娟.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創設教學情境[J].文理導航,2020(10):53,56.
[2]馬春旭.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75):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