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互聯網+信息時代給多元文化的融合帶來了便捷,但同時也加強了相互沖擊。因此,高職學生價值觀念的養成也必然會受影響。在高職英語課程中推進的課程思政要求學生對中西方傳統文化加以比較的同時,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并將中國傳統文學精華傳播開來。通過在課程中的相應指導,將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在掌握語言基礎知識的同時,實現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職英語;教學研究;實踐
引言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行業迫切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作為技能型人才培養搖籃的高職學院承擔著重大任務。各高職學院也開始積極推動教學思政建設,但對于怎樣把思想政治教學有效滲透到高職英語課堂方面還存在著一定欠缺,致使學校未能取得理想的社會融入效應。所以高職的英語教學將通過在教育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以推動學生素質、學識與能力的協調發展,并大力培育復合型人才。高職學子們將成為人力市場的寵兒,在畢業后也能夠較為成功地尋找心儀崗位,實現人生價值與職業的人生目標,為國家社會穩定發展與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1“課程思政”含義
“課程思政”并不是單純指特定類型的教學科目,它是指一個創新型教育思想與觀點,以期能夠利用該理念消除傳統學校思政課程中存在的阻礙限制等因素,屬于社會多元化視野下的文化融合的新事物。該產物具有傳播知識教育技術和思政教育雙向功能,同樣承擔著幫助學生建立世界觀、價值理念和人生觀的任務。“課程思政”系統全面加強了教育學科的思想政治理論功能和意識形態作用,把教育學科與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進一步貼合,對建立全新的高等教育課程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面體現了學科教育特色。
2高職英語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目的
2.1滿足高職思政教育需求
高校在培訓學生過程中比較注重學生對專業知識方面的了解與掌握程度,而忽視了對學生在專業素養方面的培育,專業素質教育對學校后期發展將具有決定性影響,因此必須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方面的締造,以提升學生思想素質與理念。在這以前,對學校進行的課程思政教育大多以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學生黨團活動為基礎,在方式上沒有革新。針對學校的傳統課程思政教學形式進行了改革,通過在學科之中融入思政教學技術手段,進一步將學校的教學資源利用起來,能夠將英語學科和思政教學深度融合,最后可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思政課教學機制。
2.2高職英語教學內在需求
在近年之中,隨著我國的教育改革的不斷的深入,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特別是對于高職英語教學而言,及時的對于學生的內在需求進行分析,充分的將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內在動力激發出來,能夠進一步提高課堂整體的教學質量,加強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與解決的能力,還能夠有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文情懷,讓學生更具備創新精神,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發展,從而滿足國家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3課程思政融入英語教學的方式
3.1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發揚傳統文化
教師在向學生傳遞西方先進文明科學知識的過程中,應該始終讓學生自己的頭腦清醒,用科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明智判斷。在解讀西洋文學作品時應將重心置于中西文化差異上,通過引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進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使更多的學生喜歡上我國傳統文學,從而增強其文化底蘊與民族團結意識,將愛國主義精神深入至學生心中。
3.2突出思政教育元素
在課程思政教學的背景下,在高職英語課堂的改革過程中,需要充分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相結合。并且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不斷地對于教材進行深入發掘,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的體現出來,并且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課堂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由于高職英語的教材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有著系統性、邏輯性的特征,特別是教材整體設計中會選擇一些相對較為合理的教學內容,主要內容是英語基礎知識,又包含了一定的文化素養,實現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目標,在整個英語教材中對于思政教育元素充分發掘,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于英語專業知識的教學重視,并且深入挖掘其中的寫作思想和文化價值,采取在英語課堂上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例如,在涉及社交禮儀教學的時候,能夠讓學生了解正式場合的社交禮儀,以及各個國家不同的風土人情,采取多媒體的方式,將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視頻或圖片讓學生觀察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交禮儀,嘗試學生能夠學習更多的英語知識,在英語課堂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社交知識和職場禮儀,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為學生未來走入社會奠定一定的基礎。
3.3開展英語實踐活動
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首先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基于課程思政背景之下,采取高職英語課堂改革模式,適當地進行英語實踐活動。從實踐活動之中,使學生能夠更加了解相關英語知識,并在潛移默化間,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其綜合素質水平。例如將節日作為實踐活動的主題, 以小組為單位,在規定時間內查找資料,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制作ppt,并在課堂上把獲取的知識用英語與其他組員相互分享,鍛煉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同時,使學生們更加深刻地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精髓。
結語
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相結合是完成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良好手段。教師要加強對思政教學的理解,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方法和手段,體現課堂價值,并利用課堂教育教學資源逐步將課程思政融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之中。
參考文獻:
[1]彭宣紅,王楚怡,童麗玲,等.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3(6):52-55.
[2]李明娟,劉靜,徐芳芳,等.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J].英語廣場(下旬刊),2020,(10):92-94.
[3]劉克靜,史小平.“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5):167-168.
[4]代芳麗.關于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分析研究[J].英語廣場(下旬刊),2020,(7):109-111.
作者簡介:張昊(1985.03-),男,內蒙古人,碩士,中級。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