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千惠 李占強 李昊辰
【摘要】? ? 在人工智能新時代下,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人工智能以提高自身產業競爭力,因此目前已經出現許多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新興產業,人工智能技術和各種行業將在未來的工業和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領導者的重要角色。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對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給我國中小企業帶來了多種盈利模式,極大提高了聯合管理的效率和中小企業及其關聯企業進行戰略合作能力,優化中小企業和分配公司資源的能力并激發了中小企業在消費市場上的巨大需求。盡管目前中小企業中迫切需要使用人工智能,但在實際應用人工智能時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戰和困難。在本文中,我們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來加速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希冀能夠應對對人工智能背景下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
【關鍵詞】? ? 人工智能技術? ? 中小企業? ? 有利方面? ? 現狀及困境? ? 建議及對策
一、人工智能技術為小型企業提供了多種收入模型
1.1人工智能技術極大地提高了中小企業的經濟效益
人工智能的全新發展,為中小企業開拓了全新的獲益空間,獲益渠道的不斷擴大,企業本身的資金也不斷積累。于此同時,人工智能的發展給中企業吃了一個“定心丸”,讓中小企業在穩定發展的前提下生產出新的產品與服務,擴大企業的營業范圍,為企業帶來更高更直觀的經濟效益。
1.2人工智能技術促進中小企業消費者的多元化
在產品的不斷豐富過程中,公司的客戶組成也不斷豐富多元,換句話說也就是公司產品與服務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不同客戶的產生可以為公司的業務帶來不同經濟利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可以打開企業的消費市場,吸引更多的客戶,從而使中小型企業根據“消費反作用于生產”可以及時調整其盈利模式,并開發和尋找新客戶,幫助企業開拓新的收入增長點。
1.3人工智能技術促進中小企業的銷售方式的多元化
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對中小企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小企業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精準銷售,例如對青年進行在線銷售、開辦線下商店,面對不方便上網的老年人的開設實體店銷售或者上門促銷等形式。
二、我國中小企業應用人工智能的現狀及困境
2.1國內中小企業很難控制人工智能的基礎應用層
人工智能技術的基礎支撐層對于大公司而言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而對國內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而言,則很難進入這一領域。人工智能技術并非純粹的計算機系統,傳統芯片已經不能夠滿足深度學習和自學習等大規模并行計算的需求,因此需要更好、更高級的存儲來執行計算并加速計算。人工智能基礎應用層主要包括GPU/FPGA和其他用于加速性能的硬件,這些硬件系統為人工智能提供了高速通道,是保證人工智能應用程序能夠順利運行的基礎。但目前,人工智能技術無論是研究還是應用主要由國際IT巨頭主導,中小企業無論是研發的優勢還是布局功能都無法和這些傳統大型企業相提并論。
2.2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效果不盡人意
2.2.1中小企業人工智能應用不足
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都布局在鄉鎮地區,以個人獨資或合伙制為主。這就導致企業人員構成普遍素質不高,技術水平有限,難以轉型和升級,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需求也很廣泛。調查研究表明,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增強生產與運營之間的聯系都能夠在短時間內帶來很大裨益,但是由于資金投入有限和人才匱乏,在短時間內研究和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無法實現。
2.2.2中小企業人工智能應用“小”且“散”
就目前形勢而言,中小企業在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時往往是零碎化需求。即便企業發展所需要素客觀來講是相差無幾,但結合每個企業客觀實際又都有不同的需求。例如,財務會計行業則需要人工智能技術來進行計算和分析,而服務業則需要人工智能技術來摸排用戶喜好,做到精準推銷。由于需求的多樣性,人工智能的集成推廣是毋庸置疑的,但受到資金和人才的限制,中小企業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獨立研發幾乎是不可能的。
2.3我國中小企業缺乏人工智能人才
人才,是企業的發展命脈,是企業發展所需各種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要求企業架構高度完善的今天,企業對高素質、復合型人力資源的需求更是達到空前高度。尤其是掌握人工智能的人力資源,這幾乎意味著企業可以搭上人工智能發展的“順風車”以此借機建立企業核心競爭力,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擁有一席之地。但是,高素質、復合型人力資源培養不僅需要構建現代化的管理體系,更需要尖端的人力資源來進行核心技術的研發。然而,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匱乏的現金流、落后的設施很難招攬高素質人工智能技術研究人員,這嚴重制約著中小企業的發展。
從宏觀角度看,當下我國制造業中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嚴重缺失。目前我國存在對當前市場變化了解不足、總體缺乏協調、制造業人才培訓基地落后等問題,這就導致了受過教育的人力資源無法完美契合公司需求,市場供求出現不平衡。
從微觀角度看,發展空間狹小、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侵權行為時有發生、硬件設施無法保證等問題始終都制約著中小企業對人才的吸納,面對人工智能這種需要大量高素質人才的研究項目以及其他同行業大型競爭對手,我國中小企業提高發展水平依舊是充滿艱難險阻。
2.4中小企業引進人工智能技術的成本高昂
中小企業的融資面臨許多挑戰,但人工智能技術作為系統的項目,所需費用極大公司難以實現。截至目前,中小企業必須依靠特殊的支持或零資金杠桿來進行維護。中小企業通常缺乏資本運作,這便是中小企業在自動化、信息化潮流中落后的原因。另一方面,在資本方面,由于發展前景有限和缺乏抵押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惡性循環,很難找到資本流入的可能性。
高昂的運營成本,漫長的收款日期以及有限的現金持有量使中小型企業面臨更大的現金壓力。中小企業能否順利融資已成為中小企業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鍵因素之一。持續變化的市場環境更是可能會重創中小企業薄弱的現金流,但就目前中國的金融渠道、投資和金融市場而言,其整體并不成熟,沒有完整形成系統化、多層次的投資金融體系。中小企業如果想吸納資金,大多數只能依靠銀行貸款和私人貸款來實現,而資金、債券、股票和其他融資方式的用戶較少。就融資成本而言,即使僅通過銀行和私人貸款來擔保融資,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成本也很高。目前,我國銀行貸款的主要目標是政府和大公司,而中小企業在管理上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這反過來又通過與銀行合作增加了銀行的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因此,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以及中小企業的人工智能技術復雜化的高昂成本使得在我國中小企業中應用人工智能變得困難。
三、人工智能視域下加快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
3.1為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良好的法律環境
技術創新是衡量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國家綜合實力的主要動力,因此為保護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我們就需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此外,技術創新是具有風險性的,必須制定全面的政策法規以保護正在經歷技術創新的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
同時我們需要為中小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營造更好的發展空間,這一必要性要求我們針對公司技術發明、性能轉移和改進制定應對策略和加強監管保護機制。因此我們應從法律角度著手,為促進中小企業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環境。
3.2加大投資力度鼓勵中小企業人工開展智能技術研究
當今世界,在高新技術領域諸多國家已經開始采用風險投資的方式來推動高新技術進一步發展。而風險投資后續取得的成效也佐證了這一方法的可行性,因此可以采用加大對中小企業投資力度的方式,以此鼓勵其開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
但是結合我國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市場大背景以及中小企業客觀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政府應該制定能夠推動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相關政策,尤其是在促進高新技術發展方面更應加大力度;
其次,政府應當保證中小企業開展人工智能相關技術連續性,提供資金、技術支持;
之后,結合我國金融市場目前發展形勢,政府應著力完善金融市場增加風險投資準入途徑,助力中小企業能夠接納更多市場投資;
最后,中小企業應增加對人工智能技術的資金投入,在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大公司的支持下進行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并有意形成高科技聯盟實現共贏。
3.3致力于培養中小企業人工智能人才
當今世界人工智能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才是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第一動力,因此有保障的人才供應,是中小企業發展人工智能的重要因素,人工智能技術人才的培養,不僅是理論研究人員的培養,也是對實踐方面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等產業特征有深刻理解的“人工智能+ X”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為此我們應該建立滿足企業發展的綜合人才培養體系,為中小企業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培養人才,要首先從中小企業發展的角度入手,真正了解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進而對癥下藥,建立科學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為企業提供其所需的人工智能技術人才,助力企業突破發展瓶頸。同時,政府也要加強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政策支持,在人才培養工程中發揮領導協調作用,建立政府、企業、學校、社會等多向多方面的溝通機制,促進完善人才培養工程,建立培養緊缺型人工智能人才、滿足企業發展的有效途徑,為我國中小企業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提供更扎實、更有針對性的人才。
四、結束語
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更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它們是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和重要組成部分。
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為中國中小企業帶來了機遇,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都希望能夠搭上人工智技術的“順風車”,提高運營效率促進企業發展。我們應當積極應對人工智能視域下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困境,加強基礎架構的建設,保證中小企業穩定發展。
參? 考? 文? 獻
[1]要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一個基于博弈論的分析框架[J]《中國市場》2011-01-05
[2]熊盼.人工智能視域下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困境及對策[D]《武漢科技大學博士論文》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