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姣姣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0)
互聯網時代人們的學習、生活及工作發生了很大變化,而移動智能終端教學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讓教和學更輕松,開啟了全新的移動化教學體驗。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缺乏與學生的互動,學生主要靠消化教師講授的知識來應對考試,缺乏主動探索知識的興趣和臨床思維[1]。而這種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結合了傳統教學模式和網絡教學兩者的優勢,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優化教學設計,使“線上”(網絡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提高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2]。
超星學習通(簡稱學習通)是超星集團開發的一款手機App,是面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專業學習平臺[3]。在教學過程中,超星學習通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受時間限制,學生可以在電腦或移動終端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作為開放式課堂,超星學習通實現了課程資源和教師資源共享,使教師可以使用該平臺進行教材講解和知識傳授,同時可以在超星學習通中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進度及學習效果進行科學有效的監控,以此提高教學質量。所以,作為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合作教學相結合的載體,超星學習通適用于所有教學過程。
婦產科護理是護理專業的一門核心主干課程,也是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由于其專業性較強,學生普遍認為學習理解的難度較大。因此,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本研究嘗試將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應用于婦產科護理學理論教學,探究對學生教學滿意度及其學習能力的影響。
按照整體抽樣的方法,于2018年9—12月隨機選取四川護理職業學院2017級大專護理學專業1、2班75名學生為實驗組,男生6人,女生69人;年齡17~21歲。選取3、5班75名學生為對照組,均為女生;年齡17~22歲。均為三年制。兩組性別、年齡、入學成績、基礎課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由同一組教師授課。
1.2.1 教學方法 按照我校教學計劃,婦產科護理學理論教學共106學時,每周6學時,共18周,全部在多媒體教室授課。對照組按照常規理論教學方法,即以教師理論講授及板書為主,配以練習冊,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實驗組創建超星學習通教學課堂,讓學生全部加入,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1)課前,以卵巢癌為例,教師構建線上關于卵巢癌的學習資源,根據教學大綱將該疾病的每個學習點制作成相關教學資源,并通過電腦傳至網絡教學平臺。提前2周發布預習通知,學生使用手機端學習App接受任務,進行課前預習,教師通過App掌握學生預習的基本情況,并根據預習情況給予考勤分和平時成績。(2)課堂上,利用學習通進行簽到,教師根據學生預習情況,針對性講授卵巢癌內容,針對學生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利用App發起課堂討論,對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并通過彈幕形式進行展示,同時也可以隨機點名提問學生了解其對本節課內容的掌握情況,也可以隨機發起課堂測試。(3)課后,教師布置測試題,讓學生通過App完成在線測試,再根據在線測試成績進行平時成績的管理,同時,學生可以隨時通過觀看教學視頻、教學資源等學習相關知識。(4)協同教學,輔導員加入超星學習通課堂,隨時和任課教師共同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協同教師進行教學質量管理。
1.2.2 評價方法(1)App在線理論考核。學期課程結束后以授課教師統一命題、統一監考、統一閱卷的形式進行在線考核,期末考試采取教考分離方式考核,根據教學大綱及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考點,統一在網絡教學平臺抽題,采取標準化考試,學生填涂答題卡并通過閱卷機閱卷評分,以百分制計分。(2)滿意度調查。學期結束后用App發放給實驗組學生調查問卷,根據問卷結果對混合式教學滿意度進行匯總。
1.2.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實驗組考核成績為(84.32±0.70)分,對照組為(73.72±0.69)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婦產科護理學理論考核成績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在學習興趣、理論知識掌握、綜合分析問題能力、自學能力、探索能力等方面都優于對照組(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其他教師進行訪談,認為混合式教學下,學生有信心完成任務,學習積極性高,有利于教學順利開展。
表2 兩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比較[n(%)]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線上網絡學習與線下面授學習相結合,轉變了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思考、互動、討論,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推進者和引導者,學生通過教師設計的課堂任務鞏固內容,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4]。課前線上預習使學生對知識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帶著問題進行課堂學習,使不同層次學生有針對性地聽課。課后學生在超星學習通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針對性強化,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本研究顯示,實驗組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同時教師在訪談時認為混合式教學能夠提供多種互動方式,如課堂掃描簽到等功能,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手段,使學生感受到一種全新的課堂氛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通過上述手段,按照學生的不同特點與接受能力進行知識點講解,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同時采用開放式教學方式,讓學生自由、平等地討論交流。在超星學習通專題討論區,學生與教師可以通過發帖、跟帖的形式進行討論,使教與學更加豐富多彩。
基于提升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學教學實踐性的目的,使用超星學習通開展混合式教學,對教師而言,提供了完整的課程管理體系,能夠針對學生自身特點創建課程,并實時查看學生學習進度與考試情況;對學生來說,能夠自主進行在線學習,提高了婦產科護理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