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蕓,梁丘穗,吳 瑾,張 燕,朱 焱,董芳燕,宋沈超
(貴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污染與疾病監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貴州 貴陽 550025)
學習動機是引起學習者學習活動或維持正在進行的學習活動,并使行為朝向一定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1-2]。學習動機能夠促進學習活動,影響學習效率和進度并指引學生進行學習,保持持續的學習狀態及興趣[3-4]。高等醫學教育不僅專業化程度高、實踐性強、教學任務繁重,而且培養周期長,如果醫學生沒有適當的學習動機來推動自主學習行為,很難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基于此,本次研究旨在探討在校臨床醫學本科生學習動機現狀,探究影響其學習動機的因素,為培養優秀醫務工作者及制定醫學教學策略提供參考依據。
選取貴州省某高校在校的臨床醫學本科生,采用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法。先按專業方向進行分層,包括臨床醫學大方向(臨床醫學專業),臨床醫學小方向(兒科、急救、口腔、影像、麻醉、全科等),臨床醫學訂單定向方向,臨床卓越醫師方向4層。然后,再按照年級分層,每個年級隨機抽取兩個班為研究對象。
采用現場問卷調查和網絡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由學生自行填寫問卷。共發放問卷2 965份,回收有效問卷2 731份,有效回收率為92.11%。
(1)自編個人基本信息問卷。包括年級、性別、年齡、專業、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內容。
(2)大學生學習動機量表。采用田瀾等[5]編制的大學生學習動機量表,包含求知興趣、能力追求、聲譽獲取和利他取向4個維度、34個條目,其中,求知興趣和能力追求屬于內部動機因子,聲譽獲取和利他取向屬于外部動機因子。量表采用5點評分法,所有條目得分之和為量表總分,得分越高,表明學習動機越強。量表內部一致性較好,Cronbach’s α為0.900 3。
采用Epidata軟件雙人雙錄入信息,邏輯查錯,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構成比(%)表示,計量資料用(±s)表示,兩組間學習動機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以性別、年級等為自變量,各維度、內外動機和動機得分為因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賦值見表1),檢驗水準。
表1 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的自變量賦值
臨床醫學本科生學習動機量表總分為(127.67±25.08)分,內部動機因子得分為(73.96±13.80)分,外部動機因子得分為(53.71±12.83)分。其中,求知興趣維度得分為(39.98±9.54)分,能力追求維度得分為(34.06±5.49)分,聲譽獲取維度得分為(23.87±7.00)分,利他取向維度得分為(29.86±6.68)分。
不同年級學生求知興趣、能力追求、聲譽獲得、利他取向維度得分及內部動機因子得分、外部動機因子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兩兩比較發現,大二和大四學生求知興趣維度得分高于大一和大三學生,大四學生能力追求維度得分最高,大三學生利他取向、聲譽獲取維度得分最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專業學生求知興趣、能力追求、聲譽獲得、利他取向維度得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兩比較發現,臨床醫學訂單定向方向學生求知興趣、利他取向、聲譽獲取維度得分高于其他專業方向學生,臨床卓越醫師方向學生能力追求維度得分低于其他專業方向學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男生求知興趣、聲譽獲取、利他取向維度得分與外部動機因子得分高于女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臨床醫學本科生學習動機的年級、專業和性別差異(±s,分)
表2 臨床醫學本科生學習動機的年級、專業和性別差異(±s,分)
年級維度F值P值F值大一39.35±8.97 33.33±5.30 24.24±6.59 29.84±6.05 72.48±12.49 54.05±11.76 126.55±22.64大二40.73±9.00 34.02±5.31 24.49±6.73 30.31±6.40 74.55±13.49 54.69±12.25 129.23±24.34大三39.10±9.09 33.79±5.12 22.97±6.65 29.09±6.36 72.89±12.89 52.05±12.18 124.91±28.76大四41.15±10.70 35.08±6.06 24.26±7.83 30.55±7.63 76.24±15.68 54.81±14.60 131.04±28.76大方向F值P值 女P值求知興趣能力追求聲譽獲取利他取向內部動機外部動機學習動機8.16 12.93 7.58 7.25 11.17 7.87 9.0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9.29±9.88 34.01±5.89 23.70±7.12 29.83±6.88 73.80±14.56 53.53±13.10 127.32±26.06小方向39.50±8.72 34.29±5.34 24.19±6.52 29.69±6.15 72.52±12.52 53.81±11.95 131.33±21.57專業方向訂單定向41.37±8.55 34.17±4.72 24.73±6.36 31.28±5.58 75.41±11.99 55.91±11.13 126.17±23.21卓越醫師39.38±9.74 33.02±5.54 23.52±7.22 29.14±7.00 73.66±14.01 52.65±13.44 126.34±25.92 5.03 3.05 3.70 11.40 32.83 7.24 4.83 0.002 0.028 0.011 0.000 0.037 0.000 0.002性別男40.62±10.26 34.01±5.92 24.47±7.20 30.52±6.88 74.53±15.03 54.95±15.03 129.50±26.97 39.54±8.99 34.10±5.17 23.46±6.84 29.41±6.50 73.57±12.88 52.85±12.43 126.41±23.62 8.45 0.16 14.00 18.43 3.19 17.76 10.00 0.004 0.688 0.000 0.000 0.074 0.000 0.002
以性別、年級、志愿是誰的意見、畢業后打算等因素為自變量,求知興趣、能力追求、利他取向、聲譽獲取4個維度和內部動機因子、外部動機因子、學習動機作為因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賦值見表1)。結果表明,年級和志愿是誰的意見是求知興趣、能力追求維度得分的影響因素,性別和畢業后打算是利他取向、聲譽獲取維度得分的影響因素,年級、性別、志愿是誰的意見、畢業后打算是影響醫學生學習動機的主要因素(見表 3)。
表3 臨床醫學本科生學習動機各維度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醫學生學習動機是學習行為的直接原因和內部動力,對醫學生的學業、未來職業及人生意義極其重要。本次調查中,各維度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是求知興趣、能力追求、利他取向、聲譽獲取,內部動機因子得分高于外部動機因子得分。可見,學生的學習動機總體是積極樂觀的,大多數學生想通過學習來滿足求知欲,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解決問題能力[6-7]。
(1)男生外部動機強于女生,建議適當通過外部因素強化學習動機。男生外部動機強于女生,表明男生比女生更看重外部因素(聲譽獲取和利他取向)對學習動機的刺激,建議教學過程中適當通過外部因素(如競賽、評優等)強化男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興趣,內化外部動機,維持其指向性探索理解活動,增強學習過程的堅持度,使其更在意自身知識技能而非外界的物質回報[8]。教師在教學中采用生動有趣、邏輯性強、系統性強、內容新穎的方法,會使學生通過學習豐富知識,在精神上得到滿足。當代醫學生更加注重知識的實用性,所以好的課程、好的教材對其學習動機發揮促進作用。
(2)不同層次臨床醫學本科生學習動機差異較大,應關注內外環境影響,根據培養目標進行針對性的引導。臨床訂單定向方向的學生的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因子得分均高于臨床醫學其他方向的學生。臨床訂單定向方向的醫學生多為農村生源,家庭經濟情況相對較差,學生獲得學校錄取通知書前,須與定崗單位所在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簽署定向培養協議,畢業后須到相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6年。他們深知基層醫療衛生條件較城市落后,醫療質量提升空間很大;他們心懷強烈的自我實現、提升個人能力的愿望,確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創造美好的未來。另外,這也可能與國家、學校高度重視基層醫務工作者培養。學生如果不能順利畢業,要面臨違約的責任,這也從另一角度強化了其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臨床卓越醫師方向的學生能力追求維度得分低于臨床醫學其他方向的學生,臨床卓越醫師方向學生是通過一本超高分招生,層層選拔,解決問題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重心是提高英語水平,希望走出國深造之路,學習的能力動機可能不在醫學技術方面。因此,授課過程中應突出醫療水平和專業技能的聯系與重要性。
(3)大四學生能力追求和求知興趣維度得分最高,大三學生利他取向、聲譽獲取維度得分最低,建議提前幫助大三學生做好職業規劃,鼓勵其參與科研活動,增強其內部學習動機。大四學生能力追求和求知興趣維度得分高于其他年級學生,可能與其經過幾年大學生活,思想趨于獨立,自身認識漸漸提高,發展目標及職業規劃逐漸明確[9],同時又面臨就業壓力和考研壓力,因此想通過學習來提高能力、提升就業競爭力。大三學生利他取向、聲譽獲取維度得分低于其他年級學生,可能與這個時期的學生已經逐步適應了大學生活,缺乏學習目標,導致學習動力不足有關。建議針對這個時期的學生開設講座,讓他們明白醫學知識在不斷更新,只有持續學習將來才能適應社會,不被社會拋棄。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利用外部動機強化醫學生內部學習動機,注重專業興趣培養,讓大三學生參與部分科研課題,幫助其確立新的學習目標,保持持續的學習動機。
(4)專業認可度、就業是臨床醫學本科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影響因素,建議加深學生對專業的認識,激發其主觀能動性,維持其學習熱情。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發現,畢業后打算是臨床醫學本科生求知興趣、能力追求、利他取向、聲譽獲取4個維度得分的影響因素,說明就業是臨床醫學本科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影響因素。激烈的就業競爭令大學生對就業與職業發展感到焦慮,也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責任感和緊迫感[10]。因此,在增強學生學習動機的同時注重對本專業就業前景和就業方向介紹,定期帶學生去相關單位見習,開展床旁教學,讓學生了解所學專業的工作內容和技能要求,增強學生學習信心,激發學習興趣且有助于學生有目的、有規劃的學習。專業認可度不同的學生學習動機存在差異,第一志愿錄取、所學專業是自己的決定、所學專業是第一志愿、今后打算從事專業相關工作的學生往往學習動機最強,可能是他們發自內心地熱愛所學專業,對專業知識感興趣,會主動學習本專業課程,最大程度調動學習主觀能動性。
醫學教育不應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內容,還應關注醫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動機影響因素,因材施教,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并維持較強的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