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 鄭春清




隨著時代變遷,人工智能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而人工智能加入中學課堂,構建“智慧課堂”深化了當今學校課堂教學改革.依托“優學派”人工智能平臺在節約課堂時間成本、實時數據統計反饋學生知識內化情況、展現學生思維軌跡有助教師分層規劃教學等方面,給課堂大大提效.
2020年11月由福建省教育廳和福建省教育學院組織了一場題為“人工智能教育教學提升”工程的培訓,應福建省教育學院邀請,筆者于2020年11月2日在福州一中初八班開展了一節利用“優學派”教學交互平板實現初中數學課堂的“智慧教學”.人工智能最終會代替傳統的“黑板加粉筆”教學嗎?智慧課堂帶給我們哪些便捷?現就七年級上冊《整式的加減復習課》為例,就備課過程及課后經驗反思形成下文,與同行們一起交流探討.
作為未來教育的一種趨勢,人工智能與傳統教學的融合勢必成為一種主流趨勢,而相比傳統教學而言,“優學派”教學交互平臺無疑在許多方面凸顯除了顯著的優勢.
1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增強學生主體地位
作為傳統教學,“黑板加粉筆”在學生練習環節會浪費不少時間,一節課只有45分鐘,而讓學生上黑板板書,由于學生粉筆書寫較慢,勢必耗時,且每次最多只能讓4,5個同學上黑板板書,這就會造成許多沒有上臺的同學在座位上磨蹭時間,這樣大大降低了課堂效率,而利用“優學派解答題發送”功能,筆者在課中將事先編輯好的練習題“先化筒后求值3(x-4x+1)-1/3(3x+4x+6).其中x=-2”通過互動題板發送給學生,可以讓所有同學拍照上傳筆記本上的作答情況,并且有進度統計(如圖1所示),可以看到每一個學生的作答情況.這比傳統的讓學生板書的方式節省了不少時間內,且還反饋出“提交進度”等更多信息以便老師了解學生答題熟練程度.
當進度條顯示所有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通過“隨機比對”功能,可以從學生作答中,隨機抽取幾份答案,或者由教師抽取幾份有代表性的答案,并通過“屏幕廣播”展示給全班學生看,這樣,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借助電子儀器的操作,相比傳統投影方式,只需一鍵獲取學生答題樣本即可,這又節省了不少時間.以本節課為例,在復習整式的計算環節,通過發送預設的試題給學生,系統自動抽取,可以看到學生答題情況,如圖2所示:
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在大屏幕上,都非常激動,而當筆者通過畫筆國畫批注時,一些有代表性的錯誤就會被一一指出并當堂改正.每個學生不僅自己的答案會被展示,而且學生可以發現其他同學解答過程中的問題,學生也能進行批注,同時,還可以在課堂上發起人氣投票,讓學生選出他們認為最規范的書寫格式,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在點評時,既加深了對概念的鞏固.也培養了學習興趣,喚起了他們做課堂小主人的意識.
2實時統計有助老師快速把握學生答題情況
為了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檢測教學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利用“優學派”統計功能,可以在課堂上實時發布事前編輯好的題目,系統會在設定時間內自動提交并統計學生答題情況.例如,本節課為了了解學生對七上第二章《整式的加減》中容易混淆的概念是否已完全掌握,筆者預設了5個課堂判斷題,如圖3所示.
筆者通過“互動題板”將這5個判斷題發送給學生,在學生作答并提交過程中,系統會根據預設答案反饋出正確率統計圖,如圖4所示.
從這里,教師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學生對單項式和多項式等基本概念(第1-4題)掌握非常好,而對概念提升題的掌握還有待增強.因此,第一時間獲取學生總體情況后,教師可以在講解后快速就本題進行課堂變式,以測學生是否通過教師進一步講解獲取知識經驗.
3展示思維軌跡、關注薄弱知識點實現分層教學
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更多是學生呈現的作業結果,而對于學生如何得到這一結果,花了多少時間,經歷解題過程的思維盲區和難點在哪里,教師無從獲得,僅能憑借教學經驗感知學生的易錯點和困惑點.而在課堂實施過程中,借助“優學派”平臺的答題錄像功能,可以清晰地看到學生的思維軌跡,譬如學生在做概念辨析中遲疑之處,或者涂改之處,由此可推測學生在該類問題出現概念不清晰、思維困難結界等.
根據系統統計出的學生答題完成時間、正確率、高頻錯誤等,教師可以把一個班級的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層次,分層布置個性化作業,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關注,讓不同程度的孩子都在數學上實現不同程度的發展,有的放矢讓學生練習,達到減負增效的作用.這相比以往傳統教學教師滿堂灌的做法更有依據及數據支撐,人工智能也可助力教師更好地調整教學進度和課堂節奏,精準教學,使得學生都能夠高效吸收知識.
4結語
時代已經對我們提出了高質量教育的要求,以往一些電子儀器只是輔助我們的課堂,而現在,我們更講究信息技術和課堂的高效融合,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實現高效課堂不可或缺的保障之一.相信“智慧課堂”可以大大為課堂增效,讓我們的傳統教學插上騰飛的羽翼,讓教師大膽放手,創造出課堂教學的一片新天地.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專項課題《指向思維能力提高的初中數學教材解析》(立項批準號:Fjjgzx19-05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