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紅
摘 要: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里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在他們成長的關鍵時期,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責任。
關鍵詞: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討;
課程思政就是要挖掘、發揮各門課程自身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機融入教學中。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優化課程設置,修訂專業教材,完善教學設計,加強教學管理,推動全校新一輪課堂教學改革。
《成本會計》是會計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為培養和促進學生適應會計工作崗位不可或缺的崗位職業技能課程,換句話說,學習《成本會計》這門課程的學生,將來從事的是會計及相近行業,會計行業的職業道德和基本要求是熱愛本職工作,忠于職守,廉沽奉公,嚴守職業道德;嚴守法紀,堅持原則,執行有關的會計法規,維護國家利益,抵制一切違法亂紀、貪污盜竊的行為,要勇于負責,不怕得罪人,不怕打擊報復。因此,在《成本會計》課程中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并有機融入教學中,非常有必要。下面我從三個方面對《成本會計》課程思政教改探討。
一、時間是最大的“成本”
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說“學經濟其實很簡單,只要記住‘成本’兩個字就可以了?!边@也充分顯示“成本”的重要性。無論對企業還是個人,對大型公司還是街頭小賣部來說,成本始終是生死攸關的大問題。在《成本會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成本”貫穿全程。結合“成本”這個關鍵詞,我們可以引申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
時間成本是最大的成本。古人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泵刻毂犻_眼,我們每個人都會收到一份財富,無法儲存也無法拋售,那人人都有的1440分鐘。許多時候我們會考慮如何更合理的分配金錢而忽略了合理的分配時間,但其實時間才是最大的財富,因為金錢還能再賺,時間過了就完。在《成本會計》課程中,我們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萬事萬物皆有成本,特別是時間,同學們在青春年華里,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學費之外,最大的成本就是時間,青年的時間是寶貴無價的,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
從投入與產出這個角度分析,同學們投入了同樣的時間,認真學習的同學收獲了專業知識,將來走入社會,無論是入職企業單位,還是自主創業,他們用所學的知換來高額的回報。這樣的同學時間成本投入和將來的回報是成正比的。相反,在學校里沒有好好學習,畢業后,因為專業知識不扎實,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自主創業也面臨專業缺乏容易虧本等風險。這樣的時間成本投入和將來的工作回報是不成正比的。
在《成本會計》教學中,我們知道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將時間成本的概念引入到同學們的思政教育中,深化同學對“成本”的認知和理解。所謂“成本”,本質上就是特定主體為達成特定目的所作出的“犧牲”。同學們花費時間和精力來到學校學習,“犧牲”是的時間,得到了是學業。如果不好好學習,那么就白白“犧牲”了。
二、薪酬是個人價值的體現
《成本會計》第二章節講到“歸集和分配職工薪酬”,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服務或解除勞動關系而給予的各種形式的報酬或補償。薪酬的高低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個人的價值。
這段時間正在熱播的紅色電視劇《覺醒年代》,辜鴻銘給人的印象很深,當年,袁世凱向以匯豐銀行為首的六國銀行搞“善后大借款”,六國銀行主動找辜鴻銘當翻譯,這老頭古怪得很,他倒也不拒絕,而是來了個“獅子大開口”,開價六千銀元,這在當時絕對是個天文數字。但是,六國銀行考慮到縱觀天下,沒有第二人選,所以也只能答應了。有趣的是,他拿了傭金,臨走時還非要埋汰一下六大銀行,頗有感慨地說:“所謂的銀行家,就是晴天千方百計把傘借給你,雨天又兇巴巴地把傘收回去的那種人?!边@句話在當時非常有名,還被收錄到了英國《大不列顛詞典》里。
是金子總會發光,人才到哪里都會受歡迎,受重用。這不是宣揚“金錢至上”,畢業的時候,同學之間看不出有多大差距,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差距會慢慢拉開,除了機遇成分,個人努力很重要,無論是入職企事業單位上班,還是自主創業,在校期間打下的良好專業基礎,畢業后是否還繼續學習很關鍵。在《成本會計》薪酬知識點的教學中,引入好好學習,做有用、有價值的人才的思政教育,對學生成長有重要意義。
三、從“分步法”到實現偉大目標
分步法是《成本會計》有重要的一個知識點,是指以產品的品種及其所經過的生產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步法主要適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驟復雜生產。把一步難以解決的問題分步解決,這是一個好方法。
今年,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從1921年黨的誕生那時起,偉大的共產黨人也是在一步步實現宏偉目標。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建立新中國。再從社會主義建設初級階段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是要一步步去努力去拼博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引入思政教育,告訴我們的學生,我們不僅要有偉大的目標,遠大的志向,也要腳踏實地,要有長遠計劃,也要有近期計劃,把一個個偉大的目標,分階段、分步驟去完成,既不感覺目標遙遠,又便于目標完成。
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說的也是這個意思,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
我們既要有偉大的目標,也要學會將它分解為一個個小目標,一步步去實現。同樣,生活和學習上遇到困難,也要學會慢慢去克服,去解決。
專業知識教學是工作需要,思政教育更是職責所在,使命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