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栗 吳一純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和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如何加強統戰工作為了提高時代的效率,我們應該順應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和全球化的趨勢為了提高新媒體的價值認知水平,引導新媒體的統戰工作模式,我們應該做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新媒體開創統一戰線工作新局面,推動統一戰線工作向網絡統一戰線拓展,最大限度地實現凝聚力量和智慧的統一戰線目標,是當前統一戰線工作的關鍵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新媒體;新媒體時代;統一戰線;網絡統戰
一、新媒體時代網絡統戰工作存在的問題
根據初步調查,網絡統戰工作發展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統戰對象在線參與度和積極性不夠高
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能夠吸引統戰工作對象的關注和參與。 網絡統一戰線相比傳統統一戰線可以借助互聯網在網上開展更多的工作和活動,但參與度較傳統統一戰線有所提高有一些,但效果還不夠。參加活動有時間因素,也有活動類別、合理安排等因素時間,但活動內容的針對性和吸引力是統戰部能夠把握的因素。
對于社區組織的活動,統戰部門可以根據統戰工作對象的不同利益,特別參考行業。
有計劃有特色的組織活動。 同時,建立特色平臺,利用互聯網技術,拓展線路上下聯動,充分調動黨外群眾參與群眾組織的積極性。
(三)活動組織資金和專業網絡技術支持不足
人力物力的投入是組織活動有效開展的必要條件。很多人上線大型活動需要相對專業的網絡技術支持,如聘請第三方設計APP、小程序、開展后臺操縱等,涉及資金問題。在調查中,受訪者參與了社區組織活動當(例如,新的社會階層兄弟會、商會、派對活動等)通常被認為是現存最大的組織時困難在于籌集資金。資金在組織活動中起到很大的支持作用。資金不到位,會對組織活動產生較大的影響。也有不少受訪者認為統戰部是對的社區活動意識不足,活動領域狹窄,活動空間少,社區作用不明確,沒有管理行政機關的引導也是統一戰線對象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的重要因素。
(四)賽事組織資金和專業網絡技術支持不足
人力物力的投入是組織活動有效開展的必要條件。很多人在大型線上活動需要相對專業的網絡技術支持,比如聘請第三方設計APP、小程序、進行后臺操作等,涉及到資金問題。在調查中,受訪者參與社區組織活動時(例如,新的社會階層兄弟會、商會、派對活動等)通常被認為是最大的現有組織,難以籌集資金。金錢在組織活動中起著很大的支持作用。資金不到位,會對組織活動產生較大影響。也有不少受訪者認為統戰部是對的,原因是社區活動意識不強,活動領域狹窄,活動空間不足,社區作用不明確,行政指導不力。機關,這也是統戰對象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的重要因素。
(五)網絡輿論監督引導不到位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和公眾的反映和使用,各級政府部門越來越重視新媒體的應用和監管。 新媒體也成為政府部門發布重要信息、引導輿論的重要平臺。 政府在引導新媒體的過程中,獲得了一定的話語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但是,新媒體的發展使信息傳播更加復雜多變,新媒體環境也給政府部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大大增加了政府輿論引導的難度。 政府部門對網絡輿論的引導和管理力度還遠遠不夠。
二、網絡統戰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關注度不夠高
與經濟等重要實務部門相比,各級領導對統戰部門重視不夠,可能導致經濟問題經費不足,資金得不到很好的支持,對于活動的組織有很大的影響,對統戰工作極為不利。 宣傳不到位,讓很多人和媒體對統戰工作存在盲區和誤區,很多人不知道統一戰線在做什么,這就很難深入了解統一戰線的全部工作。
(二)統一戰線對象思想的多元化發展,增加了網絡統一戰線工作的難度
新媒體時代,多種思想的交織碰撞,使統戰對象的思想復雜化。 互聯網開放性允許大量信息無成本地復制和傳播,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各種政治思想都能在互聯網上占有一席之地,統一戰線的各種思想盛開、百家爭鳴,產生了激烈的碰撞,同時,一些非理性的、非傳統的、非正式的渠道獲取信息交織,統戰內部的相互聯系和思想矛盾錯綜復雜,給互聯網統戰工作帶了一定的問題和阻力。
三、總結
未來,我們需要建設一個完善的統戰網絡信息交互平臺。通過統戰網站、網絡社區、新興媒體等多種媒體,創造和完善互聯網統戰的多維矩陣空間,將虛擬的網絡平臺與統戰工作的真實載體相結合。作為社區、建筑物、公園和協會。完善信息發布平臺、信息推送平臺、互動交流平臺等平臺,將統戰人員與網上意見領袖、網民等網上統戰對象聯系起來。要暢通溝通渠道,加強引導,增進相互了解,實現各界人士、各界力量的合力、流通。要貫穿政策出臺、實施、調查研究、成果轉化、意見征集、采納處理、實施和反饋的全過程和環節,構建良好的網絡生態。推動QQ、微信群、統戰網站論壇、手機APP、網絡直播等互動活動多元化、常態化。通過統一戰線多個網絡社區常態化互動,及時了解統一戰線成員的心理動向和利益,積極開展政策宣傳活動,定期開展與統一戰線相關話題的討論交流、引導他們接受并認同黨的統一戰線政策,有效吸收他們的合理化建議,實現統一戰線部門和統一戰線對象之間隨時隨地的溝通。
參考文獻:
[1] 范笑天:《網絡意見代表人士統戰工作機制研究》,載《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6 年第 5 期。
[2]單學剛:《網絡輿論改變媒體傳播格局》,載《網絡傳播》,2014 年第 2 期。
[3]民盟靜安區委:《新媒體時代下開發統戰資源參與社會事務的研究》,載《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 年第 2 期。
[4]肖存良:《互聯網+統戰:互聯網統一戰線的政治學考察》,載《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6 年第 1 期。
[5]燕新:《網絡統戰:統戰工作方式由傳統到現代的轉變》,載《中國統一戰線》,2009 年第 4 期。
課題:
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態文明建設理論體系研究 ( 2019年廣東醫科大學校級課題 )
2.現代性危機時空下儒家生命哲學研究( 2017年廣東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特色創新類項目)
作者簡介:賈栗,博士,廣東醫科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講師。
吳一純(1990-),廣東醫科大學教師,研究方向:生命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