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德來提·瓦哈甫 秦 雪
(作者單位:新疆農業大學林學與園藝學院,秦雪系通訊作者。)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高校畢業生是整個社會中充滿活力、富有創造性的群體,是國家寶貴的人力資源。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是促進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重要戰略,也是大學生謀求生存能力發展的重大課題。大學生剛步入社會,對復雜的社會環境沒有清醒的認識,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有利于加強大學生的就業意識。因此,要通過就業指導及時發現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根源上規避大學生的就業風險。本文試從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幾個重要因素進行分析,探究相應的指導措施。
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比較旺盛,我國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仍然十分稀缺。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以及大學生適應這一變化所需的知識結構、職業素質、職場經驗、就業觀念、信息占有、大學分布和專業數量分布不匹配造成的。
從大學生就業情況來看,社會對大學生教育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對高層次復合型、外向型和開拓型等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呈下降趨勢,大學畢業生的能力和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當前用人單位對高校大學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等綜合素質都提出了較高要求。此外,大學生就業期望值過高,有些大學畢業生總感覺“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單位”,但同時又有許多基層一線的用人單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畢業生,特別是我國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難以對應屆大學畢業生產生強大的吸引力,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同時也客觀上反映了畢業生求高薪、求舒適、求名氣的心態較為普遍。面對大學生社會就業的嚴峻形勢,有必要對大學生進行相應的就業指導,端正學生的就業觀念。
大學生應擺脫傳統的就業觀念,實現多元化就業。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經常承受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傳統觀念和傳統心理壓力,他們仍然選擇留在大城市,把“鐵飯碗”作為第一選擇。許多大學生為了追求高薪職位,傾向于選擇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很少有大學生愿意選擇基層就業。其實,很多基層的崗位現在仍然處于空缺狀態,但由于大學生的“拜金思想”,導致這些職位沒有人去應聘。所以,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避免盲目追求,只有轉變就業觀念,才能緩解大學生嚴峻的就業形勢。
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也是我們進行職業技術選擇的依據。如果一個人對所從事的職業不感興趣,就會失去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只有把能力和興趣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所以要引導學生把興趣和職業結合起來,讓大學生進入職場時有更好的體驗。
指導大學生在進行職業選擇時,不僅要考慮自己喜歡什么、適合什么,還要看是否有能勝任這項工作的潛力和素質。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目標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選擇合適的職業。但無論采用哪種途徑,都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今天的職場中,企業在招聘新人時往往把性格的測試放在首位,只有性格與職業匹配,職場競爭力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出來。如果發生“性格與職業”選擇錯位,就會降低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成本,容易導致就業失敗。因此,大學生在進行職業選擇時,首先要通過正確方法測定自己的性格。
在多數情況下,大學生的專業并不是自己的職業,導致一些畢業生產生心理差異,認為自己沒有找到“好工作”,其實工作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換言之,不存在“好工作”與“差工作”,最重要的是工作是否適合自己。
待遇和機遇通常是同時出現的,但是機遇和待遇并不對等,有好的機遇,不一定會有好的待遇。通過大學生的努力,待遇是可以提高的,所以畢業生找工作不要只關注眼前的待遇,而要看長遠的發展。教師在進行就業指導時,要適當提醒學生注意發現身邊的機遇,畢竟再好的“千里馬”也需要“伯樂”。
學歷是對一個人文化發展層次和所掌握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的認定,而能力則是對一個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評價。學歷不等于能力,人才認定不只是依靠一紙文憑。因此,在找工作過程中要把握好學歷與能力的關系,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積極向企業推銷自己。
校園招聘會是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第一渠道,也是大學生在校園內近距離接觸大型企業的良好機會,要引導學生利用好校園招聘會,學會在招聘會上獲得更多有用的信息,不斷拓寬自己的就業渠道,增加就業機會。
現在互聯網技術越來越發達,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廣,我們應該訓練學生熟練使用互聯網,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獲取有效信息,同時要學會過濾不良信息和無用信息。
人脈資源是獲取就業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個人能力的綜合體現,要教育引導學生學會使用人脈拓展就業面。學校專業課教師、班主任、輔導員、學長學姐、親朋好友等都是獲取就業信息的有力保障,利用人際關系獲取就業信息,往往能排除不良信息的干擾,增加就業率。
大學生求職的第一道門檻是獲得面試機會,但就業競爭空前激烈,人才大量涌現,很難以“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心態快速成功地推銷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除自身需要具備較好的競爭實力外,一份優秀的個人簡歷是能夠讓大學畢業生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助推器。因此,寫好、做好簡歷是大學生求職的重要環節。目前,許多大學生對簡歷的撰寫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大部分學生習慣于借助網絡上流行的“通用簡歷模板”制作簡歷,如此“復制”出來的簡歷在投出后最終也只能是石沉大海,杳無音信。所以,指導大學生撰寫出一份優秀簡歷,對于解決大學生就業,提高學校就業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另外,職場環境與校園環境有本質上的區別,要指導學生主動適應新環境,快速適應職場環境的變化,并指導學生克服不良心理與不良情緒,保持良好心態應對職場難題。
“就業難,難就業”一直是畢業生關注的焦點問題,職場環境復雜,就業競爭壓力大,幫助畢業生順利找到工作成為高校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教育引導大學生提高就業率的過程中,不但要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教導學生端正就業態度,同時也要注意提升學生的就業匹配度,指導學生冷靜面對職場中的各項難題,以積極陽光的心態處理職場中的各種問題和突發事件。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不僅是促進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重要戰略,也是培養大學生個人能力發展的重大課題,高校教師要不斷創新方法,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