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琴,方振峰,張 濤,陳中強,施 璐
(江漢大學醫學院,湖北 武漢 430056)
2020 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給線下教學按下了“暫停”鍵,引發了大學教育深層次的思考,教育工作者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過程及學生的學習方式等[1]。
藥物分析課程是藥學核心課程之一。藥物分析不僅用于藥品質量的控制,在新藥研發、藥品生產與應用等方面都起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傳統的藥物分析課堂強調教材的權威性和教師的主導性,缺乏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2]。
BOPPPS 是將教學過程劃分為B(Bridge in 暖身、導言),O(Objective or Outcomes 學習目標或結果),P(Pre-test 前測);P(Participation 參與式學習);P(Post-test 后測),S(Summary 摘要/總結)6 個部分。BOPPPS 以學生的學習目標為核心,時刻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目前在各學科中應用均有取得良好的效果[3-4]。所以在疫情期間如何應用有效教學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及能力,使學生們能在網絡教學的實踐中學有所獲,提升在線課堂效率及教學效果[5]是擺在全國藥學教育者面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6]。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疫情期間的在線教學成效,本文結合個人教學實際,在疫情期間,探索將“微故事與思維導圖”結合BOPPPS教學新模式應用在實際教學中,以期能夠提升藥學學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及利用藥學知識服務社會的精神。
2020 年春季學期受疫情影響普遍延期開學。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倡議[7]。許多教師分享了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在線教學的經驗和思考[8-10]。當然也面臨許多挑戰[11],例如學生上網課時,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生出勤不出力,作業完成情況不理想;學生一直在線學習,眼睛容易疲勞,導致學習效果差;網課不能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進行調整;教師觀察不到學生的課堂反饋,無法及時調整教學節奏。
藥物分析課程內容涵蓋面廣、細節多樣,在傳統教學中,學生普遍感覺無法將知識形成體系,再加上對講授知識乏味不感興趣、學習效果欠佳,理論知識與藥學實踐相結合的能力較弱[12]。因此如何合理地運用在線課程優勢,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轉變傳統教學方法和理念,打造高品質的云課堂,利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同時結合BOPPPS 模式培養社會需要的實用型藥學人才是現階段網絡教學的重要抓手[13-14]。
在師生和生生都只能“云聽見”或“云見面”的情況下,本文利用江漢大學網絡教學平臺(學習通)結合QQ群直播的形式,按照 BOPPPS有效教學模塊[15-16]精心設計了教學方法。
2.1課前教育引導 首先通過學習通平臺發放引入B(Bridge in)和目標O(Objective)環節。引入B(Bridge in):在藥物分析課堂教學中,如果只講授教材上的知識,學生往往感覺抽象難懂,從而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引入(Bridge in) 環節,在每一個章節內容開始前可向學生通過學習通平臺發放一些與藥物或疾病相關的故事,同時將故事滲透于本章節的知識點講解當中。例如在講解“抗生素類藥物的分析”這一章節時,引入一個微故事——引入藥物發現史,例如青霉素的意外發現。這個發現史不僅讓學生更加理解“抗生素是微生物的次級代謝產物”的概念,明白由于是微生物發酵而來的化合物,因此分析時要注意微生物發酵引入的雜質及測定含量時可采用效價表示的合理性。由此引出各類抗生素的結構,然后貫穿由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分析方法的分析策略。同時也能教育學生無論在生活中還是科研中都要善于觀察,用心鉆研。通過上述故事的講述,學生更能吸引注意力,激發興趣,由此感受藥學學科的魅力。BOPPPS教學法Bridge in環節,采用引入科學小故事引出本次課的學習目標,再通過聯系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導入到本節的教學內容,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能為下一步目標的學習奠定基礎,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本節課的內容。目標O(Objective):圍繞目標(Objective)以思維導圖形式布置課前預習任務。教師在教學準備階段布置預習任務,在學習通發放視頻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合理安排預習。讓學生在課程前制作思維導圖,對教學任務進行梳理,構建起對應的邏輯體系。通過預習思維導圖構建起學生學習的邏輯體系,為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打下基礎。
在沒有應用BOPPPS教學法時,學生的預習基本是一帶而過,抓不住重點。而BOPPPS教學法中的目標(O)就要讓學生知道應該學會哪些知識和技能,要求教師提供給學生的是可測量的、可評估的目標,所以應用BOPPPS教學法后,學生帶著目標去完成預習任務,會顯得更加有的放矢,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對目標內容的思考和小結。
2.2課堂教學完善 前測P(Pre-test)主要采用學習通提問、作答的方式,通過問題鏈式教學法,隨機點名讓學生回答問題,通過環環相扣的問題題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出教師講授的重點,同時可以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因此,BOPPPS 教學法的前測(Pre-test)有助于教師的教學效果檢測以及發現學生不足的及時改進。參與式學習P(Participation)根據學生完成視頻學習及思維導圖的情況,教師提煉重點知識簡要講解,重點是通過多種方法手段如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等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引導學生思考[15-16]。其中引導學生展開小組自主討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小組討論中,我們倡導采用TPS研討法(Think,Pair,Share)[17],讓學生先自己思考,有了基本的想法后再兩兩討論,然后提煉出觀點再進行小組分享,這樣可以避免未經過自己思考就進行小組討論分享導致缺乏主動探究的過程,被同伴帶偏思維的后果。
在主要教學內容講完后,及時進行后測P(Post-test),鞏固學生剛學的知識,促進生生線上交流學習,同時通過后測,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有直觀的判斷,增強課堂教學的成就感,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思維導圖的修訂完善。
最后做本次直播課小結S(Summary ),通過提問讓學生自己總結本次課學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教師根據引入時的微故事及時進行本次課的知識梳理,然后,讓學生根據上課的聽講討論過程,填充思維導圖內容,增強知識點間的聯系,從而啟發學生自主思考的意識。通過思維導圖強化難點和重點,這樣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BOPPPS教學法的S(Summary)不是簡單的教師對本次課的小結,而是要求引導學生自我小結。所以在藥物分析課程中,要求學生畫出思維導圖強化學習本次課學習內容。同時教師結合教學目標再次對教學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總結,同時引出下一次課的內容,讓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做到知識的融會貫通。
2.3課后鞏固提高 課后要求學生以思維導圖的模式進行小結。首先,思維導圖中應體現需要解決的任務目標,制訂對應的方案。其次,教師在進行評價時,需要對導圖的內容進行評估,對完整性、邏輯性進行分析,保證課堂評價的公平、權威。最后,在QQ群以文字的形式對學生思維導圖的內容進行客觀總結,對表現優秀的小組予以表彰,鼓勵學生在導圖與匯報過程中,融入創新思維,發揮教學引導職能,做好課后總結。
實踐表明,將“微故事-思維導圖”結合BOPPPS教學法應用到《藥物分析》課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本學期線上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教無定法,在BOPPPS 模的應用中,及時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配置BOPPPS的6個模塊,同時結合其他有效教學方式,發揮不同教學方法的優勢,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是需要教師不斷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