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數學課程是高職院校教學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職院校五年制數學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例如教學內容不豐富、教學方法較傳統、評價體系未完善、學生學習興趣低等問題。文章通過高職五年制數學課程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意見與建議,以此促進高職數學課程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高職;五年制;數學課程;教學改革
引言
高職院校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當前,雖然高職數學課程教學開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但高職要想高效完成教學目標和規劃,應將高職五年制數學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為學生豐富數學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此促進高職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升。基于此,努力實現高職數學課堂教學目標,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探討高職數學課程教學改革和創新的現實意義。
一、高職五年制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開展數學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周密的思維習慣和解決問題的專業能力,而這也是大多數高職院校開展數學課程教學的意義所在。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根據時代發展需求,將高職數學課程進行改革和創新,不僅要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和技巧傳授,還要重視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和專業能力,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另外,高職數學課程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想更加適應新時代背景下對高職數學課程提出的改革要求,則需將五年制數學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展開針對性數學教學,使學生在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數學教學模式下,能夠有效運用數學知識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對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高職五年制數學課程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不豐富
目前,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應部分教師教學理念過于陳舊,仍注重對學生進行基礎數學教材內容的講解與傳授,而且,大部分高職院校教學課時方面,一般在一周之內開設五節數學課程,且在有限教學時間內,只重視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和技巧傳說,忽視學生在課堂中對數學知識的實踐和應用,導致大部分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效果不高,這也為高職數學課堂教學順利開展帶來一定難度。
(二)教學方法較傳統
傳統教學模式,不僅阻礙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激發,還無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使得高職院校數學教學開展存在一定難度。目前,部分高職院校教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大部分教師認為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和技巧教學,學生在今后學習和實踐的應用已經足夠,并未重視拓寬基礎數學教材內容以外的知識和技巧,對學生進行教學和實踐,導致學生在緊張、壓抑的傳統教學模式下進行數學知識和技巧學習,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未得到有效發揮,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信心不足,甚至還會產生抵觸情緒,這對提高高職數學課堂教學效果起到一定阻礙作用。
(三)評價體系未完善
高職院校和教師必須認識到,高等數學課程考核和評價方式,不同于初中和高中數學考試,其主要目的并不是檢測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而是評價學生學習進度和學習質量,并對學生展開針對性教學,為學生今后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顯然,部分高職開展的數學考核與評價方式相對單一,并不能真正發揮出考核與評價作用。而應用傳統考核和評價方式,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信心,且高職數學不及格率也會逐年增大。
(四)學生學習興趣低
高職院校數學課程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大部分高職數學教師仍采用傳統授課模式,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和技能教學,雖然基礎較強的學生具有一定優勢,能夠充分掌握教師在課堂中講解的數學知識和技巧,但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存在一定劣勢,部分學生無法跟緊教師課堂教學進度,不利于部分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技巧吸收和消化,導致部分學生學習興趣降低,甚至產生抵觸情緒,學生無法在課堂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久而久之,學生學習效率質量不斷降低。
三、基于高職五年制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策略
(一)豐富數學教學內容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中五年制數學課程教學開展過程中,高職院校和教師應意識到,將數學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提高學生在課堂中學習主體地位,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展開針對性教學活動,聯系生活實際,將生活化數學教學內容與基礎數學教學內容有機結合,為學生簡化數學概念和知識,注重運用學生實際生活中數學現象進行數學知識和技巧講解。將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對學生展開多樣化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提高高職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因此,教師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豐富多樣化教學內容,將數學基本理念和基礎知識分層教學,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以舉例方式對學生進行數學概念和數學知識講解,突出對結論的應用。培養學生運用自身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進行數學知識的深入學習和了解,并在課堂中,強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
(二)革新數學教學方法
高職數學與初中和高中數學知識不同,高職數學知識具有一定難度,而高職院校教師要想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則應將數學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重視對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訓練。例如,教師可采用小組形式展開數學實踐訓練,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使每個小組學習水平均衡,根據每個小組學習水平和認知能力,布置針對性數學實踐課題,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相關實踐數學課題的分析和解決,使學生已學的數學知識不僅停留在腦海和課本中,還能實際運用到生活中。引導學生嘗試運用數學方法和數學知識進行實際問題解決,并得到有意義結果,這對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與質量有著積極促進作用,也能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和學習。
(三)完善數學評價體系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仍存在以試卷考核形式對學生進行階段性學習結果檢測。我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多樣化考核方式逐漸開始試行。基于此,高職院校教師在開展數學課程教學活動過程中,應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進度,將數學評價和考核體系進行完善和創新,展開針對性評價和考核機制,降低學生對數學考核和評價機制開展時的抵觸情緒,幫助學生重拾學習數學自信心,這對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和認識數學有著很大幫助。例如,教師可對學生開展“一頁開卷”考核模式。所謂“一頁開卷“模式是允許學生在考核和評價過程中,攜帶一張白紙,在考核和評價過程中,學生認為重要的知識點或解題技巧在空白紙上記錄,考試結束時上交給監管教師,而學生所記錄的考核內容也將被打分教師作為一項加分項目進行參考,大部分學生認為此種辦法能夠減輕考試中的心理壓力,同時,也能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技巧深刻了解和記憶。此外,教師在應用多元化考核方式過程中,還應將數學評價體系進行完善,在課堂中定期組織多元化教學評價開展,即他評、互評和自評等方式,進行數學階段性學習成果檢測。而多元化教學評價開展,能夠使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得到充分體現。
(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對學生開展五年制數學課程教學活動過程中,應重視學生個性特點和學習興趣,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針對學生基礎能力,展開針對性教學。在對學生展開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教學之前,應引導每個學生充分了解高職數學價值,并對比初中數學,認識到高職數學知識和技巧對自身今后發展起到的重要意義。教師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對學生進行數學基礎知識和技巧教學與講解,使學生的學習數學思想層面由淺顯轉化為深刻。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僅能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發散新思維,對學生今后學習數學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能為學生今后學習數學和就業奠定良好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五年制數學課程教學改革和創新的主要目的,不僅是推動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效率與質量提升,還是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重要目標。因此,高職院校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制定科學合理教學目標,革新數學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進行學習與實踐,只有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為學生今后學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立娜.基于職業能力的高職院校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03):89-90.
[2]陳浩,張曉芳,郭欣欣.高職計算機數學課程教學改革[J].河南農業,2019(06):29-30.
[3]劉東海,徐江鴻,陸麗宇.論高職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和實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7):279-280.
[4]林育山.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0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