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濤
(營口市現代服務學校 遼寧 營口 115000)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分析了中職院校中學生缺少團隊意識的原因,結合當下的教學情況提出了有效培養中職學生團隊意識的措施,旨在為中職院校教師教學工作提出借鑒與參考。
中職生是否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教師的教學項目設計、教學內容選擇。例如,中職階段高年級的學生會感受到來自文化課的學習壓力,教師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心理需求,降低學生在文化課學習過程中的壓力,引導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與此同時,還應當引導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快樂,獲得參與感與滿足感。鑒于此,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得過程中需要加強體育學習項目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意識產生積極作用。
由于近年來我國生活水平不斷他提升,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青少年出現肥胖癥的幾率也在不斷提升,為了增強我國青少年的身體機能,轉變青少年群體中亞健康的狀態,實施完善、良好的體育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
例如,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太極拳教學。太極拳的結構和動作變化豐富,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各個部位都能夠得到拉伸和鍛煉,上肢與下肢需要協調配合,在學習進程推進的過程中,學生的下肢力量、平衡感都能夠得到極好的鍛煉。例如,太極拳中的朝天蹬、仆步、雀地龍等動作對增加身體柔韌性具有良好效果,太極推手練習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敏感度和反應能力,也是速度和力量的良好展現。通過以上內容學習,學生的身體素質必然會出現“質”的飛越。
生理與心理健康是分不開的,體育鍛煉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積極作用也是雙向的。青少年在特定階段極易出現逆反心理、青春期躁動等現象,不愿在生活和學習中接受他人的管束和教育,而太極拳平和舒緩的動作,能夠緩解青少年心中的不安、緊張等心理狀態,緩解其學習和生活壓力。
與此同時,體育鍛煉還能夠改善人們心理上出現的焦慮、抑郁等狀態,尤其是針對脾氣暴躁、易怒對的青少年,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能夠逐漸磨煉其心智,進而幫助其遇事沉著冷靜、堅定理性。在學習和掌握體育運動技巧過程中能夠磨煉學生的耐心,增強學習信心,激發對體育運動學習的興趣。
體育學習能夠幫助學生養成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良好品質。經過長時間的太極拳學習,還能夠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勤奮好學的良好習慣。現階段,眾多中小學生長時間沉迷手機、電腦等游戲,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的基礎上,也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武術中蘊含的自律、自強、自立等良好的思想,能夠幫助學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不過分依賴父母、不輕言放棄等良好的品質,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對青少年未來的成長具有關鍵性作用。
就現階段的職業院校來說,專業實訓與創新實踐存在不同部門各自開展的情況,這樣推進并沒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還讓兩者形成了脫節狀態。通常情況下,專業教育由教學部門開展實訓教學,比如,讓學生參與課堂實訓或者是到企業當中得以實踐等。而創新教育則是由就業部、學管部來進行開展教學,對部分意向學生提供平臺的支持,從而來解決企業實際難題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地職業技能,但是目前這樣的實踐與實訓也并沒有形成良好的運營體系,部分院校還無法提供實踐平臺及實訓場所。
多數職業院校缺少具備專業學科與創新素質地師資力量,這樣便不利于開展專創融合理念。職業院校中,能夠從事專創融合教學的師資隊伍多數來源于理論教學的教師、指導教師以及輔導員等,這些教師并不具備人才培養的實踐性,無法保障專創融合教學的順利推進,不能較好的掌握專創融合教學的規則,從而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也不能做到正確地指引。比如,部分教師并非本專業教師,即便有系統的專業培訓,但還是缺少專業實踐性。那么,在校外體系的教師資源中,以企業高管、創業成功人士等不同領域的精英人才,就顯得尤為可貴,可是校外體系教師由于時間的匱乏,也并不能給予系統性的指導。
即便是在同一個班級中,學生的性格特點也會存在差異,一些學生性格大方開朗,不會在小事情上斤斤計較,而一部分學生性格敏感善變,在工作和學習中極易受到他人的影響。教師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需要進行不同點撥和指導,職業院校進行學生規范管理時多采用硬性管理形式,將處分、記過作為管理主要手段,這種方法雖然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但無法實現教育目的,過激行為反而會加重學生逆反心理,背離了教育初心。因此,職業院校要從學生本身出發,思考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健全學生品格,改掉不良陋習,那么僅靠剛性教育是行不通的,而是要通過科學合理教育形式,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行為對個人、對學校及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使學生可以主動進行反思并改過,這樣教育效果會更加明顯,這也是柔性管理價值所在。在學生專業課學習方面,教師也應當使用柔性管理的形式。
班級、校園能否健康成長,關鍵問題在于這個集體是否具有團結精神,一旦集體中缺少必要的團結協作精神,團隊的凝聚力便岌岌可危,這樣一來便會直接影響團隊完成既定任務的有效性和效率,團隊也就成為了一片散沙。團隊成員之間缺少合作意識,缺少互相幫助的精神,必然會造成團隊內部人心渙散,彼此之間缺少必要的團隊精神,對集體的戰斗力、凝聚力塑造都會產生消極影響。當集體中具有良好的團隊意識,那么將賦予隊伍強有力的集體榮譽感,各個隊員之間能夠互相支持、互相幫助,這個隊伍也就能夠發揮出極強的戰斗力。
現代企業對員工的要求逐漸提升,需要員工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勤勉的工作態度、完善的工作素養基礎上,對其他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其中團隊精神就是眾多企業關注和考察的重點問題。尤其是在一些外企、大中型企業中項目管理建設工作十分復雜,需要多個部門協同配合完成,一旦隊伍中缺少必要的團結合作精神,學生也難以適應后續的社會工作環境。而中職院校的學生在畢業之后絕大多數都要進入企業工作,其是否具備團隊合作精神是企業發展和進步的關鍵問題,以更為宏觀的視角來看,他們的工作精神和工作熱情直接關系著我國企業建設與成長。由此可見,我國在各個院校的教育工作中都應當對學生進行團隊合作精神培養,旨在為社會提供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精神文明重要體現,對學生言行舉止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與此同時,它也為體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以及行為標準都離不開健康優良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具有影響力的,優秀校園文化有助于和諧校園構建,在潛移默化中去規范學生行為舉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校園文化開展離不開職業院校師生共同努力,只有腳踏實地去貫徹,才能使團結協作育人功能充分展現出來,也只有這樣,才能切實去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校園文化創辦形式有很多,如文藝晚會、圖書展覽會、校園辯論賽等都可以充分展示學生風采,此外一些社區活動等不僅具有公益性質還能培養學生感恩之心,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思想傳承發展。因此,優秀的校園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使團結合作體育教育的功能價值得以體現,使職業院校管理效果得到保證。
對中職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培養工作需要結合教師的教學內容、學生的興趣愛好等進行教學設計,在培養進程中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幫助,借助體育比賽活動或者是團隊游戲等等,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體育游戲與體育競技活動不僅具有直觀性和靈活性,能夠轉變體育課堂死板、枯燥的教學形式,還能夠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學生在這種環境下開展學習能夠逐漸養成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學習習慣,能夠為了統一的目標拼搏努力,在競爭中明確團結協作的必要性。這樣一來,通過中職體育學習能夠達到增強自身身體素質,增進師生之間友情,提升為人處世能力,促進身心發展的良好作用。
職業院校的師生關系應該表現出民主和平等,校園應該彰顯出“學術自由,百家爭鳴”的氛圍。但是在職業院校的實際教學工作中,學生缺少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的權威性過重,師生之間的對話基本上是以不平等地位開展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話語權是權威不容侵犯的,學生則是被動接受教師的安排,課堂中只能存在教師的單一化聲音。學生被動接受的時間不斷延長、強度不斷加大,學生對知識的探索精神逐漸演變成了學習進程中得過且過的不良心態。作為教學主體地位的學生與教育引導者的教師,都需要不斷更新傳統的教學與學習理念,教師需要轉變“權威地位”的固有印象,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學生需要理解教師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理念,對教師的工作不要求全責備,教師稍有不正確做法就出現逆反、抵觸等不良心理。雙方需要互相幫助、互相理解,明確建設和諧師生關系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構建高等教育環境下的師生關系。作為職業教育教師,需要專業知識、人文思想、政治理念、思想觀念等眾多因素的幫助和引導,才能夠有效完成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教師在自身工作之余需要不斷利用知識、新聞等內容武裝和充實自己,在教學中實施協同教學、多學科教學等現代化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視角理解當下學習的內容。教師需要積極主動提升專業能力、增強職業素養,做一名師德品質高尚的高等院校教育者。
根據上文研究的內容能夠看出,現階段中職學生接受的教育形式、其面對的成長環境、自身的性格特點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并且教師對體育教育認識不足也會造成體育教學出現困境和問題。因此,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引導教育工作,在課堂中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團隊精神,認識到團隊協作在體育學習、自身成長中的關鍵作用,在體育教學中借助比賽、游戲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助力其全方位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