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雁
摘要:書院制是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種積極探索和有效嘗試,是以學生公寓為平臺的新型學生管理體制。本文在充分認識國內書院制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浙江師范大學初陽學院書院制管理模式的實踐,對高校書院制取得的成效、面臨的困境及發展路徑作出分析與思考。
關鍵詞:書院制;管理模式;初陽書院
一、國內高校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背景
在我國歷史上,書院曾長期顯示出教育活力和教育價值。作為唐宋至明清出現的一種獨立教育機構,其多集教育、講學、藏書于一體,對推動我國古代學術思想、文化教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為現當代書院制度所繼承與發揚。隨著國內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實施書院制管理成為中國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種積極探索和有效嘗試。伴隨教學資源網絡化及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轉變,不少高等院校以學生公寓為平臺,引入書院制,將公寓原有的住宿功能與書院式育人功能相結合,探索新型學生管理體制。
二、浙江師范大學初陽學院書院制管理的實證研究
浙江師范大學初陽學院成立于2002年,是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為培養德才兼備、富有個性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而建立的一所榮譽學院。自2016年起,初陽學院實施“1+3”人才培養方案,新生入學后第一年由初陽學院統一管理,實行通識教育和大類學科基礎教育;第二年起學生學籍轉入各專業學院,組成“xx專業初陽班”,實行導師制下的個性化專業教育。
(一)初陽書院概況
初陽書院是浙江師范大學為了適應初陽學院“1+3”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而建設的融學習、研究為一體的學生教育管理創新區,是學校推進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學生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它充分體現初陽學院學科交融、多元混合的辦學特色和“文理兼融、學術敏行、博雅達觀”的學院文化,通過設置系列特色課程與文化活動,搭建學生交流研討、合作共進的平臺,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助力學生長遠發展。
(二)書院制學生管理的具體舉措
1.積極發揮黨建育人優勢,夯實學生思想引領
初陽書院設計以“紅色學堂”、“紅色先鋒”、“紅色引領”、“紅色實踐”為主題的黨團系列活動,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引領。為充分發揮書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書院每年開展“優秀黨員評比”活動,展示優秀黨員風采,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同時,將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編入臨時黨小組,通過書院黨小組結對書院團支部的形式,實現以黨建帶團建,加強對寢室、專業、班級的紅色引領。此外,初陽書院積極打造紅色實踐育人載體,開展“黨員先鋒崗”系列服務活動。2016年以來,書院多次組建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隊赴蘭溪巖頭村等社區、鄉鎮開展紅色實踐活動,學生在助力鄉村振興、為農發展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的同時,也在實踐中不斷提升黨性修養。
2.設置礪學課堂特色學分,全方位提高學生素養
為深入推進初陽書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順應書院式管理的相關要求,落實學院以“榮譽教育”為核心的“教師教育”“創新創意教育”“國際化教育”四育融通的辦學理念,推進博雅通識和專業深化、學科交叉、平臺研習等方式發揮知識復合與思維活化內在效應,培養造就一批“志向遠大、視野寬闊、基礎寬厚、勇于創新、愛國奉獻、知行合一”的拔尖創新人才,進一步凝煉打造初陽書院精品學術文化品牌,初陽書院設立特色必修學分——初陽礪學課堂,意在通過內學外修多個板塊,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方面素養,進一步達成學院厚基礎、寬口徑、重個性、善創新的人才培養目標。礪學課堂主要設置初陽講堂、礪學講座、礪學論壇、礪學科研、礪學國際五大板塊。內容涵蓋科普類講座、“初陽開講啦”系列活動、經典閱讀以及創新創業項目等。
3.書院空間建設和日常管理
初陽書院空間現設于學院行政辦公樓內,有“學術研討室”、“學生沙龍室”、“初陽講堂”等場地。書院空間使用的日常管理以學生干部為主體,在學院學工辦老師指導下實行學生自治。學生自主制定《初陽書院學生自主學習空間開放使用管理方案》,設立學生干部值班制度,將“學生黨員先鋒崗”與志愿者活動相結合,廣泛動員初陽學子參與書院管理,維持書院環境與秩序。
(三)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成效及存在問題
自2016年探索實行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以來,初陽書院不斷發揮其在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實為初陽學子的成長與發展謀求便利。據調查,初陽學院2020屆畢業生對學院的滿意度較往年有所提升。由此可見,浙江師范大學初陽書院管理模式在為學生打造第二、第三課堂,促進其專業水平、科研能力的提升以及增強學生歸屬感等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與此同時,初陽書院的管理模式也面臨著相關困境。書院的基礎設施尚不能較好地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以致其實際作用的發揮受到一定限制;當下初陽書院脫離學生公寓,在整合公寓資源、拉進與學生的距離等方面尚需進一步的探索;此外,書院的育人氛圍與育人特色亦有待進一步凸顯。
三、高校書院制管理模式發展路徑的思考
筆者在對各高校書院制的研究與對浙江師范大學初陽學院書院制學生管理實踐進行實證分析的基礎上,對高校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的發展路徑作出幾下幾點思考: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管理架構
高校在書院建設過程中,應結合自身情況加強資源融合,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和有效的學習、研討及活動場所,促進書院功能與服務的多樣化。同時,制定合理有效的制度,在保障學生安全與書院正常運行的基礎上,積極引導書院學生自治組織的建立,對基礎設施、場所借用、環境維護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分工管理。
2.敢于突破傳統思維,積極引導學生與時俱進
高校在推行書院制的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突破傳統思維,充分認識書院在當代高校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的重大潛力、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對自身發展的積極影響。同時,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為書院發展貢獻力量,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等手段,引導學生打破自我中心意識;另一方面,通過加強書院文化建設,提高學生對書院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并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使其具備參與書院管理的基本素養。
3.順應時代發展需要,創建交流互動新模式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書院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等平臺的優勢,積極探索、創建交流互動新模式。通過網絡構建書院社交、學習平臺,加強師生以及學生間的交流溝通。同時,利用該平臺開展系列講座、學術研討等活動,促進資源共享,營造自由、活躍的學術氛圍。通過定期組織導師見面會等活動,促進學生與導師的良性長效互動。高校亦可根據自身情況,聘請專職或兼職導師入駐書院,為學生提供學術引領、科研指導、生活交流、職業規劃等多方面的服務。
參考文獻:
[1]蔣芷嫻.高校公寓書院制改革對提升學生素質的應用探討[J].文淵(高中版),2021(2):1870. DOI:10.12252/j.issn.2096-6288.2021.02.1783.
[2]曲建晶,安翔.高校書院制育人模式的實踐與提升[J].教育教學論壇,2020(44):103-104.
[3]范彥.書院制模式下的大學生公寓思政工作模式構建探析[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8(27):54-55.
[4]申海軍.書院制模式下的學生公寓管理的創新方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6):59+4.DOI:10.16071/j.cnki.cn51-1650/g4.2019.06.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