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籽臻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完善,我國教育的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不斷顯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缺失,使得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開始探索以學生為主的新型課堂教育模式。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有傳達人類情感和思想的作用,學生的有效參與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此外,高中生此時思維和認知已經得到高度發展,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可以完全融入課堂,然后構建一個高效的教學新模式。本文簡要分析了建設以學生為主體的有效高二英語課堂所能產生的實用價值,并系統論述了推進課堂高效課堂建設應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高二英語;學生為主;高效課堂
前言:
新課程標準的快速改革,促使教育界逐漸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始著手建設有效課堂。所謂以學生為主體,是指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教學實踐和反思過程中,要始終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強調學生在課堂過程中的重要性。因而在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揮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更多合格的新時代人才。
一、現階段高中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不重視學生主體地位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許多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經常被采用,但它打破了一些教學規則,難以營造有效的課堂環境,基本上不能獲得學生的課堂認可[1]。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雖然已經明確必須保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但這種觀念的轉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從目前來看,很多教師往往會迫使學生學習,粉碎學生的個性,不利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更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統一教學并不是讓學生像工廠制造一樣全然相同,每個學生都是單獨的個體,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
(二)教師教學方法老舊落后
“灌輸”和“填鴨”是比較常見的傳統教學方式,“題海”戰術是主要的復習手段。在新時代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顯然有巨大弊端。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來解決問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不少英語教師注重理論教學,機械化地展開教學,認為只要幫助學生掌握聽、說、讀、寫即可。這種狹隘的教學方法削弱了教學的創新功能,學生不應該是產品,在學習過程中應該要擁有獨立的思想和意識。所以一方面,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另一方面,教師要敢于改變現狀,作出嘗試[2]。
二、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優點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新模式,不僅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而且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也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3]。說到以學生為主的高中英語課,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幾點:第一,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指教師必須創造一個適應學生心理和認知能力的課堂,使學生可以在這樣一個繁忙而充滿活力的課堂中學習知識。學生感受到的樂趣將有助于激發和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他們日后的長期學習奠定基礎;第二,當學生在課堂上處于主導地位時,他們就有足夠的空間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有利于塑造他們對語言的表達和理解,邏輯思維等的提升能力也有助于實現高二英語教學目標。最后,英語作為一門承載和傳遞人類情感的人文學科,是學生深入體驗社會人文精神和國外風土人情的基礎學科。在高二英語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能夠促使他們獨立探索感興趣的人文知識,這有助于增加他的情感體驗,提高生活質量。
三、建設以學生為主體的高二英語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教師要打破傳統觀念,認同以生為主的教學觀
作為教學活動組織者的教師,其對教育觀念的理解直接影響課堂的有效開展和教學活動的最終效果。因此,要有效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有效高中英語課堂,首先需要學校和教師等群體真正打破傳統教育觀念的界限,樹立并接受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只有這樣,教師才有內在的動力去創造一個有效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并且創造一個表達和分享的空間,讓學生深感學習知識的快樂。因此,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教師開展專業培訓或講座競賽等活動,通過此類項目不斷更新教師的觀念和教學技能[4]。
(二)通過和諧的教學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專心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后,還需要通過教學設計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要善于運用互動和思維探索環節,寓教于樂,為學生創造豐富多彩、輕松愉快的課堂。另外,像英語這樣的語言科目,創造情境和語言交互訓練是非常普遍和必要的。通過這種把知識內容以生動的場景呈現給學生的方式,讓學生具體了解知識形成的邏輯和過程,親身體驗英語文章對話的內容和情節,并置身其中感受語言魅力,增加其情感體驗,增加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教授新課標必修三《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視頻、音樂、節日氛圍小物件,重構課文中的國外節日場景,組織學生扮演角色,展開對話,將外國節日的人文氣息和節日氛圍演示出來,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更加感興趣。同時,在感受英語文章所傳達的節日情感后,學生還可以展開創造性地想象,促進思維的拓展。
(三)利用小組合作教學形式
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日益成為各學科教師愿意嘗試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和邏輯認知等思維能力的差異,其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也不同,而其中無法理解相關知識的學生會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通過加強合作學習就可以有效解決這種問題。教師可在教授相關語言知識內容后,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具體來說,就是采用強弱搭配的分組規則,讓學習和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學習稍差的學生學習探索,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知識鞏固,還能讓學生開拓思維,鍛煉自學能力。另外還可以學生分組默寫單詞或背誦英語課文,正確率和完成率最高的小組將得到相應的獎勵,這樣既能鼓勵學生認真聽課,與同學交流課堂,還能提高高中英語的課堂學習效率[5]。
(四)找尋適宜的課堂導入方法
新奇有趣的導入是一堂成功英語課的必備條件。好的課堂導入可以讓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從而引導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求知欲,自然過渡到新的教學內容。同時,導入要注重教學的規律性和新穎性,不僅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要遵循教學的規律。不同類型的課、不同的教學內容應設計不同且合適的介紹導入方法,將新知識有機地融入到課堂導入活動中。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最佳的教學推進方式,利用巧妙的角度和新的切入點取得好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新課標必修三《Healthy eating》時,課堂導入時就可以提出問題:“為什么現在大家都很容易變胖?”“什么食物會導致人變胖?”“你認為健康的飲食應該是什么樣的呢?”“你知道這些健康食物用英語怎么說嗎”這樣輕松簡單的聊天式導入,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討論積極性,大家既能在討論過程中明確英語新課文主旨,又能學習很多英語單詞,消除文章學習的障礙,同時增加對課文的興趣。同時導入英語課程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導入圖片、歌曲、視頻等的多媒體應用;導入評論、問題、話題等的談論式導入。總之,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方法,都是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課堂成功做好充分準備。
(五)創設教學情境,促進教學生活化
高中生的年齡決定了他們的一些學習習慣,而高二時期作為高中的關鍵階段,更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優化。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創造合理的生活情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大大提高。通過營造課堂生活化教學情境,增加學生的課堂興趣,幫助學生合理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同時必須注意適度原則,教師不能超負荷上課時間,也不能讓教學情境脫離或者超越學生的生活范圍。一般來說,教學情境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表現出來,像圖片、影片、話劇、問答以及故事等。
例如以創設新課標必修三《Canada-The True North》教學情境為例,教師可以先用幻燈片向學生展示幾張加拿大美麗景色的照片,之后進行一段描述加拿大風土人情的短片播放。在進行完加拿大風光展示后,學生們對于加拿大的興趣就被燃起,這時候教師就要切入到課文的學習中來。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看看課文中文字描述塑造了一幅怎樣的景色,給予學生什么樣的感受。接著進行課文內容以及結構的解析,幫助學生從理性角度上去理解如何寫景以及掌握寫景的方式方法,真正掌握一定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
(六)以學生為主進行教學評價和反饋
教學評價不僅是對學生的學習有益,還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展開反思。教師要真正把學生作為教育評價的主體,要注意考察學生能力的方方面面,發布形成性評價而不是終結性評價[6]。同時教師在評估的時候,要注意從學生的反饋中反思教學過程和方法,作出合理的改進。另外,為了彰顯學生為主,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采用多種評估方法,不只是局限于師生評估,還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開展民主評價。
例如學習新課標必修三《Body language》時,教師可以在批改預習作業的情況下公開學生的成績,然后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同時,要注意分數公布的時效性,并準確地向學生展示分數,發布個性化評價,以鼓舞學生學習的士氣,激勵學習。英語課堂上有了競爭與合作,課堂自然而然就會活過來。學習課文后,為了幫助學生提高,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隨堂檢測,鞏固他們在這節課中學到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總之,在整個成績反饋和教學評價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公正合理地進行。
(七)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聯系實際生活
英語學科是一門可以運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人文學科,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英語知識應用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因此,教師在教授英語時,應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英語知識向生活實際應用靠攏,全面提高高中生英語知識儲備、文化底蘊和實踐技能。實現和創造有效課堂,引導學生專注于課堂。
例如,在學習《Theme park》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生活中遇見過哪些主題公園。通過對主題公園的特征和情況的敘述,對于國內外主題公園,讓學生更加了解國外的主題公園文化。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共情的公園場景,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去體驗,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真實體驗,學生可以理解知識、解決問題、消化知識、內化為自我知識儲備。
四、結語
總之,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是當前新課改背景下的必然趨勢,為學生的個人成長產生長遠的實踐價值。高中英語教師應該為了建立學生為主導的有效課堂不斷努力探索,并且在高中英語課堂上,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他們塑造廣闊的語言和邏輯思維能力平臺,通過高效的英語課堂,最終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英語學科素養,保證他們的健康全面發展[7]。
參考文獻:
[1]周光賢.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亞太教育,2015(13):54.
[2]方先培.以學生為主體,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J].中學課程輔導,2015(7):33.
[3]謝璇.以學生為主體的高中英語教材評價體系研究[D].西南大學,2014-04-10.
[4]孔麗麗.立足生本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17,17(2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