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育
摘要:教育不單單是民生之本、國之大業,也是社會進步、民主振興的重要基石,習近平主席在會議中曾多次強調“學校的教育應當以人為本,德智體美為先。德育教育能夠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初中階段,是學生心理飛速發展的時期,僅僅依靠學校、教師對學生進行的德育是不夠的,對此,家長應當積極的與校方進行聯系、加強與學校的溝通、家校合作,不斷的創新以及完善德育教育方式,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家校合作;學生;德育發展
引言
家庭與學生肩負這對孩子教育的直接責任,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否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決定著教育的成敗。家校合作模式能夠加強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聯系。學困生的轉換,不僅僅需要學校的力量,還需要得到家長的重視,進而配合學校教師的教育。學校的教育是主要陣地,家庭是學生生活習慣、行為習慣的養成、思想形成的根源地,家長的教育觀念以及教育方法對于學生的思想工作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诖耍疚尼槍?家校合作對學生德育發展的思考探究進行簡要分析并闡述,以下僅供參考。
一、中學學生德育教育的現狀
(一)學校灌輸性德育教育
根據當前的學校德育教育來說,大部分的教師會在明確品德規范的基礎上,在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這種情況下,學校所開展的德育教育是具有灌輸性和強制性的特點,違背了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以不道德的方式進行德育教育[1]。
(二)家庭德育教育缺失
大部分的家長由于工作而忽視對孩子的教育、忽視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導致孩子與家長之間有了距離,進而造成了孩子焦慮、自卑等性格。不僅如此,家庭的問題會給孩子造成非常嚴重的心理傷害,會讓學生產生壓抑、孤僻、孤僻等不健康的心理。
(三)學生的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簡單的說就是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反向心理和反向力量,中學時期的學生特別容易出現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同時也是一種不違背道德的反常心里,它會消弱德育工作的教育效果,對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有著非常大的副作用。
(四)網絡世界的影響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給人們生活質量帶來便利的同時,部分低端信息對于中學生的思想健康產生了很多不好的影響。甚至影響了中學生的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助力。虛擬的網絡環境能夠給學生一種全新的體驗,很多學生因為過分沉迷虛擬網絡環境而“走火入魔”。甚至出現道德行為的問題,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還會讓學生誤區歧途。
二、家校合作對學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學校應當加強與家長的聯系
截至目前,很多家長對中學生教育是缺乏正確的教育經驗以及教育技巧,應當采取適合學生心理發展的教育方式進行教育。初中教師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指導者”,也是腳掌教育過程中的“輔助者”,因此,初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2]。對此,教師可以通過與家長建立微信群、開展家訪、組織家長會等方式,來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系,掌握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家庭教育以及家庭背景對學生的教育有著非常大影響。學生所處的家庭氛圍、家庭環境不同,造成學生的行為習慣、個性發展也大不相同。因此,教師應當中與家長的協同合作,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共同探討適合學生心理發展趨勢的德育方案,進一步推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有效提升。例如,在班級中會出現很多留守學生,父母沒有辦事一直陪伴在他們身邊,對學生缺少教育,學生得不到父母的愛護以及關心,作為初中教師不僅要給同學們的幫助與關心,還要與學生們的家長經常保持練習,讓家長能夠了解自家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對與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溝通并采取一定的解決措施,進而保證學生的心理發展,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通過新媒體技術創建學習型家庭環境
因材施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教人和種花一樣,應當先明白花的實際情況進行施肥、澆水,教育人也是一樣,應當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的教育。同時應當讓家長與孩子一同學習,增加彼此之間的互動,從而了解學生的特點,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給學生創建一個學習型的家庭環境。舉例來說,學生由于剛剛進入到初中校園,常常因為教師的批評而感覺到教師很討厭,并且也很抵抗教師,更是對教師的言語聽不進去。因此,家長就應當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指導。學??梢詣摻彝ソ逃W絡課程,并建立微課課程,并對出現問題的學生正確指導。創建新媒體的學習型家庭可以讓教師更加了解家庭中的情況,有效的促進學生與家長共同學習,從而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特點[3]。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家校合作就是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聯合在一起,協同教育,進而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在這一過程中,初中德育教師發揮了橋梁作用,同時家校合作的高效不僅能夠幫助減輕教師的日常工作,還有助于班級的管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基于此,初中德育教師應當充分實現家校合作,進而助力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珊珊,王小龍.“互聯網+”背景下初中特殊家庭學生的家庭教育策略及家校合作德育模式[J].新課程,2021(45):13.
[2]丁志潔.關注德育成長,密切家校合作——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淺談[J].家長,2020(17):31+33.
[3]張潔.中職德育工作中家校合作育人的實踐策略——以中專建筑專業學生為例[J].高考,2018(26):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