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婷婷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入改革,初中學生的健康與教育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的普遍關注。“家校合作”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以及深化學生知識體系的動力,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健康成長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深入地分析“家校合作”的教學策略,從而促使學生可以在家庭和學校雙重力量的幫助下,不斷地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塑造強健的體魄。
關鍵詞:初中;健康教育;家校合作
引言:《健康教育》是學生初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全面發展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家校合作”是學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的有效聯合,是對初中學生進行全面教育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這就要求,在初中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地分析“家校合作”的教學策略,積極地引入“家校合作”的教育形式,有效地創新課堂教學的內容,努力增加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從而促使學生可以在初中這一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獲得健康的教育方式,使教師和家長能夠共同作用,發揮“家校合作”教學的優勢,促使學生能夠在教師及家長的共同努力下獲得健康的成長。
一、將家長當作自己的教育合作伙伴
在初中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應當掌握健康教育的基礎知識,并積極地邀請家長參與到對學生的教育中來,將學生家長當作是自己的教育伙伴,促使家長可以真正地在健康教育中起到應有的教學作用,以便及時地了解家長對于學生健康與教育的態度,并掌握家長的知識水平,從而不斷地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提高家長的認知水平,進一步為學生創建有利于開展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比如,教師在開展,八年級《健康教育》中足球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以家長會的形式組織家長共同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與家長共同學習與足球相關的基本技術,將“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傳遞給家長,從而讓家長深入地理解足球教學對于初中學生的重要教學意義。然后,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傳授基本教學知識以后,要求學生能夠在家與家長共同練習,并掌握足球的基本技術,還可以讓家長陪同共同觀看相關的足球比賽等電視節目,從而不斷地激發學生對于足球運動學習的熱情,充分地培養學生參與到運動中的意識,并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全面地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水平。[1]
二、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針
眾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時期,此時家長應當充分地發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教育優勢,努力營造和諧、良好的家庭氛圍,并積極地為學生做好引導示范的作用,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建立學習的自信,更好地配合教師在學校的教育活動。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在“家校合作”中,都應當充分地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針,要以一顆包容的心對待學生,從而,促使學生可以敞開心扉地與父母、教師進行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比如,教師在開展,八年級《健康教育》中乒乓球教學內容時,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向學生宣傳“乒乓球是一項終身運動的理念”,不斷引導學生對于乒乓球運動學習的積極性。在家庭教育中,可以與學生共同開展利用“乒乓球拍托球”的游戲比賽,讓學生手持乒乓球拍慢慢移動球,圍著家長轉兩圈球保持不掉等行為,家長認真記錄學生每次堅持球不掉的時長,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地激發學生對于乒乓球學習的熱情,從而為學生在學校學習乒乓球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在乒乓球課堂中,可以首先根據學生對乒乓球的個人基礎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在不同小組中對學生講述推擋的基本技術以及推擋的用力度,要充分地觀察學生在學習乒乓球時的情感變化,善于運用激勵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能夠主動地跟隨老師的示范進行練習。[2]
三、全面地認識每一位學生
初中體育教師在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充分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教學的計劃,要通過有效地與學生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全面地認識每一位學生,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出準確地分析,從而不斷地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案,以便充分地提升初中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效果。初中體育教師要深入地理解“家校合作”的巨大作用,并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要明確促進“家校合作”不僅有利于個人專業素養的發展,同時,還能全面地保證學生獲得健康的成長,進一步促進家庭得到和諧、幸福發展。比如,教師在開展,八年級《健康教育》中籃球教學內容時,首先要與每一位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充分地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以及對籃球運動的忍耐能力,然后,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記錄下來,制定適合學生的運動強度的教學方案。對于身體素質較好以及之前接觸過籃球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地增加對學生傳授籃球技能的難度;對于身體狀況一般的學生,教師則應偏向對學生傳授籃球傳球及接球技巧方面上;而對于從未接觸過籃球的學生,教師則應當將教學重點放到對學生籃球基本技能的教授上,以此來不斷地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3]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教師在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中,應不斷地分析家校合作的教學策略,努力與家長達成教育的共識,從而全面地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幫助學生塑造強健的體魄。
參考文獻:
[1]崔海友.新時代背景下家校協同育人實踐路徑創新[J].中小學德育.2018(05):24-26.
[2]蘇春燕.家校合作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20):119.
112250078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