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玲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各項教學工作的開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來創建教學方法,一是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在學習上必須有主動性。其次要保持教學的熱情,讓課堂充滿新鮮感,讓學生減少厭學心理,這樣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本文就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來探討一下學習興趣激發的相關方法,以提升教學質量,實現師生之間的高效協作,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教學方法
引言:
對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展開,一是要以趣味性的情境來導入課堂活動,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保持學習期待;二是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彈性教學,松弛有度,給予學生自主學習與發展的空間,讓學生真正地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三是要能夠給予學生更多正向的教學評級,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勇敢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保持學習自信心。這三點方法對于小學階段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很好的幫助,從而才能長期保持良好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習效率,學好語文。
一、激趣導入,引發學習好奇心
語文學科具有較強的人文性特點,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拓展綜合素養的培養。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導入部分,教師要充分的結合語文的教學內容,構建趣味情景,搭建生活背景,引發學生學習好奇心,保持期待,在此基礎,學生就有積極的學習興趣。
例如:首先,對于課堂活動導入情境的設計,一定趣味性較強,另辟蹊徑,敢于創新。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積極地與學生互動,我們可以設置一定的問題情境或游戲活動等內容,但是一定要有教師的積極引導,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課堂當中呈現更加輕松、更加正向的學習態度。以《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的學習為例,學生在家庭生活當中或許聽過爸爸媽媽講這個故事,但是我們可以以提問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活動導入。“如果你是小蝌蚪,你會以怎樣的方式來尋找媽媽?”“通過預習,我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那么為什么小蝌蚪和青蛙的外表如此的不同?”引發學生的積極探討。另外,還可以創建游戲活動,如讓學生通過連線的方式來幫助小動物找媽媽。多樣的趣味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將教學重點凝聚在課文學習當中,進而展開高效教學。
二、自主探究,實現合作與交流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旨在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打破被動的僵局。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學習的空間,構建更有彈性的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可以設置一些自主探究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課上、課下都能夠實現與其他同學的積極交流,將語文學習的效率進步提升,興趣進一步擴大。
例如:在二年級上冊識字課文《場景歌》的學習中,需要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背誦。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來嘗試不同的記憶方法,并在同學之間進行自主探討,盡量不去死記硬背。從課文內容來看,本文結構較為規范,字數上有一定的規律性。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歌曲創編的形式來學習、記憶,并能夠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活躍課堂氛圍。另外,我們可以結合一些課文話劇表演、朗誦比賽等形式來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讓學生嘗試合作學習,拓展學習的角度,拓寬學習途徑,培養學生語文學習上的積極性。
三、激勵教學,重視個性發展
學生學習興趣的建立需要有良好的學習反饋,幫助學生改善不足,指引方向,所以教師的教學評價也十分重要。教師的鼓勵、教師的表揚、教師的激勵都能夠引導學生有更加良好的學習自信心,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解決學習中的疑惑,以飽滿的學習熱情展開持續的學習。
例如:低年級是我們識字、認字的初步學習階段,教師必須要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才能夠建立端正的學習態度。所以我們可以結合一些有趣的識字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給予鼓勵性的教學評價。如在識字中有很多趣味的識字方法,其中猜字謎就較為常用。在學生猜測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善于運用點贊、鼓勵的語言,以一個肯定的眼神或者鼓勵性的評價來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心, 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另外,學生剛開始練習寫字時,可能會出現歪七扭八的現象,教師也要多加鼓勵,讓學生可以保持練習的積極性,克服困難,從而可以寫出一手好字。所以激勵性的教學評價,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初步的學習階段就建立端正的學習態度,也可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更為信賴教師,從而更有學習上的主動性與熱情。
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生在語文學科上的興趣激發是教學工作開展的出發點,學生有飽滿的學習積極性,可以提升課堂效率,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更好地開展教育改革,讓學生學好知識。所以教師要能夠積極創新,以學生為中心,多加探索興趣培養的相關方法,推動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更好成長。
參考文獻:
[1]黃碧娟.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6(06):.
254350118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