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玉門市第二幼兒園 于海穎
幼兒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使幼兒全面發展的一種教育形式。非洲鼓可以刺激幼兒進行節奏的動作,對幼兒智力的發展以及身體的均衡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也能提高幼兒的反應能力,尤其是活潑的節奏能協調幼兒的動作,對促進幼兒智力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想見,學前教育非洲鼓節奏樂課程開發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非洲鼓來自西非的Djembe(金貝鼓,堅貝鼓),是西非曼喬文化的代表。傳統上,Djembee是一個伴奏有低,中,高三個音調。為了讓幼兒獲得更豐富的音樂體驗,幼兒園非洲鼓課程的設計以非洲鼓教育的教育理念為基礎,教師以視頻、動畫等形式展示非洲鼓的曲調,通常是時長為5~6 分鐘的鼓的歌曲表演。幼兒通常對非洲鼓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學齡前幼兒,在音樂的敏感性、表現力方面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和發展。教師把生動有趣的非洲鼓動畫鼓的微格班變成大班音樂區,可以激發和培養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和能力。
“快感節奏”音樂游戲課程是指幼兒通過歌曲、音樂欣賞、游戲、戲劇、小鼓、非洲鼓、水鼓、中國鼓等各種文化活動,融入多樣的教育形式(兒歌、掌聲、游戲、故事、歌曲、器樂等)所開展的游戲類課程。其中,從幼兒心理與生理角度分析,通過參與有趣、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能提升幼兒對藝術的愉悅感、表達力和審美能力,培養幼兒大膽、自信、開朗、明快的性格,增強幼兒的集中力、記憶力、反應能力、協調能力、想象力、語言交流能力、團隊合作意識。
鼓圈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互動體驗方式。每個人都可以用手中的鼓和其他父母或幼兒交談,這對家長、幼兒、教師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鼓可以隨意用于音樂創作,它的魅力不僅是表演或表演本身,而是父母、教師和幼兒在集體音樂中的娛樂,不會受到樂譜的限制,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曲調表達。除了非洲鼓之外,它還加入了巴赫的低音鼓、都靈鼓等,將鼓的整體音調分配到低、中、高三個層次。此外,打擊樂器如沙錘、雙回音管、砂蛋、三角鐵等打擊樂器也可加入其中。
學習非洲鼓的基本技巧和節奏,并通過課本進行應用。結合奧爾夫的自然音樂理論和達克羅茨的身體節奏,通過即興音樂活動和身體節奏,讓幼兒用身體感知音樂的變化,使其在學習音樂理論知識的同時做到在玩中學習,寓教于樂。快樂節奏魔盒鼓游樂場環節還將增加節目生成內容,有效協助教師排練節目,培養幼兒在節奏、節奏、旋律等方面的獨立創作能力,幫助幼兒園拓展節目,開展鼓樂匯報演出,為六一、元旦等晚會增加新的節目類型。讓幼兒學習和利用這些歌曲,給他們提供更多的表演機會,激發對音樂的興趣,培養他們的音樂感。
在非洲鼓的教育實踐中,不能盲目追求教學效率。從簡單重復的節奏來看,第一次讓幼兒熟悉節奏,選一首有歌詞的歌。節奏以二、四、八音的節奏類型為中心,使統一調子不超過四種基本節奏類型,同一節奏類型重復多次,難度逐漸增大。第二,因為非洲鼓的微課很少,通常將微資源和設備投入音樂領域的第一階段,大多數幼兒會產生新鮮、好奇的表情,如果一次性將所有的微課同時投入,不僅分散了幼兒的注意力,也失去了新鮮感和挑戰性。因此,開展非洲鼓節奏樂微課的數量可以從一個逐漸增加到兩個或三個,每個月最好不要超過四次。第三,幼兒學習可以通過區域的志愿活動和團體教育相互結合。
音樂是聽覺藝術,幼兒的音樂節奏能力與他們的聽覺發展有密切的聯系。活動中,一定要引導幼兒傾聽節奏,發現節奏。如,媽媽切菜時發出的“嗒嗒”聲;走路時的“踏踏”聲,在幼兒感知聲音節奏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聽辨節奏。一首樂曲,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體會用動作表演出來,然后通過動作鞏固節奏,在課堂上,啟發幼兒用拍手、拍頭、跺腳、捻指等動作表現節奏。當幼兒領會了節奏后,教師就能引導幼兒創編節奏。首先,教師需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故事或謎語,幫助幼兒快速進入課堂環境中;其次要從唱、跳、玩三個方面讓幼兒對歌曲產生最初的體驗;最后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創編。其中以《歡樂的開幕式》為例,教師通過敲擊不同的鼓,為學生營造“動物園開運動會”的熱鬧情境,并引導學生仔細傾聽,發揮想象力,提高幼兒的參與性,并且在循序漸進中引導幼兒感知樂曲,分辨小動物的出場。伴隨著不同的鼓聲,小兔子、小熊、大象紛紛前往運動會場所,這一方式還可以幫助幼兒熟悉樂曲的旋律。緊接著教師要通過肢體語言,讓幼兒自主探索,進行創編,如讓幼兒雙手模仿動物的特征,拳頭代表小熊,手掌代表大象,兩只手指代表兔子等,然后進行節奏練習。還要讓幼兒將創編融入非洲鼓節奏中,比如,加油是XX節奏,兔子加油則是XX XX,通過非洲鼓的加入以及肢體語言的加入,可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對提高幼兒的音樂表現能力具有積極作用。
在非洲鼓的教育實踐中,對學前兒童的教學效果甚好,主要成效如下:
第一,幼兒的智力得到發展。隨著我園非洲鼓特色課程探索實踐,幼兒是學習的主體,非洲鼓節奏樂課程使幼兒受到了音樂的啟發,積極充滿激情地從對非洲鼓的陌生到熟悉,跟著節奏使得他們的手、腳、大腦得到鍛煉,想象力、注意力和記憶力都更自然地得到激發。
第二,幼兒的情緒得到改善。在學習了非洲鼓的獨特歷程后,非洲鼓實驗班有了一個可喜的變化。相比以前,幼兒變得自信了,口語表達能力也增強了,情緒也變得更穩定,總之,非洲鼓團的幼兒得到了迅速成長。
第三,幼兒的身體得到鍛煉。擊鼓需要一定的身體素質,通過非洲鼓節奏樂課程的學習,對幼兒的身體各個方面都得到的鍛煉。
第四,幼兒的合作意識加強。在非洲鼓的練習和演奏中幼兒的合作意識不斷加強,在充分享受音樂的過程中體驗合作樂趣,增進感情,促進友誼。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開展特色課程建設是整個幼兒園發展的一個合理定位和自我設計的過程,有可能達到重塑幼兒園形象的目的,為此開展非洲鼓特色課程,樹立品牌意識,建設特色幼兒園,促進幼兒全面發展。雖然非洲鼓課程的建設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任務,但意義十分重大,為了幼兒的全面發展與教育,相關課程改革一定會邁出更加堅實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