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蓮
摘 要:預算管理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工具,居于企業組織管理過程中的核心地位。傳統預算管理工作關注的核心在預算編制、控制、調整、考核等程序性工作,忽視了與戰略管理、績效管理領域的管理會計工具方法融合,導致企業預算管理無法很好對戰略目標進行承接分解與標桿引導。煙草行業各單位在具體實踐中,涌現出一批預算管理先進經驗,將前端與戰略融合,末端與績效考核融合,形成閉環管理,引導各責任主體聚焦戰略,達成績效,全面推進預算管理工作。
關鍵詞:預算管理;戰略管理;績效管理;融合
傳統預算管理工作關注的核心在預算編制、控制、調整、考核等程序性工作,忽視了與戰略管理、績效管理領域的管理會計工具方法融合,導致企業預算管理無法很好對戰略目標進行承接分解與標桿引導。煙草企業在具體管理實踐中,預算管理成為連接戰略管理與績效管理的橋梁,前端與戰略融合,末端與績效考核融合,形成閉環管理,引導各責任主體聚焦戰略,達成績效,全面推進預算管理工作。
1 預算管理與戰略管理的融合
預算管理與戰略管理的融合,可稱為戰略預算,強調以企業戰略目標為導向,進行預算內容體系的規劃設計,預算編制的起點是企業戰略,預算管理圍繞企業的戰略目標和業務計劃有序開展。戰略預算的本質是企業為了實現自身的戰略目標,對內部資源進行配置的活動。戰略預算改變了傳統預算的定位,將預算管理融入到企業戰略實施的過程中,建立起預算和戰略之間的緊密聯系,保障企業戰略的落地落實。
戰略預算對比傳統預算存在比較明顯的區別。第一,戰略預算管理是全過程管理。傳統預算管理中并沒有設置相應的戰略導向,無法很好迎合企業戰略發展需求,導致其在實踐中逐步喪失了自身優勢[1]。戰略預算管理,通過預算管理將戰略目標、長期發展計劃、員工個人績效以及預算實際執行之間建立起相應的聯系,以此來實現預算工作的互動性、全程性和全方位管理;第二,戰略預算管理能夠推動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結合。傳統預算管理存在的一個明顯缺點,是無法實現短期行動與長期戰略目標的結合,缺乏有效資源配置,影響企業形成和維持自身競爭優勢。戰略預算管理可以在員工獎勵、外部標桿以及績效指標方面建立起可靠聯系,強調企業的價值創造,有助于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順利實現。第三,戰略預算管理可以推動內部評價和市場化評價的結合。傳統預算管理工作關注重點在企業內部,忽視與外部環境之間的聯系,導致企業無法很好地適應外部市場環境的發展變化,也無法對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調整。戰略預算管理能夠拓展企業預算管理的視野,使得企業在發展中能夠時刻關注競爭對手以及行業發展動向,通過內部評價和市場化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提升評價工作的有效性,確保企業可以認清自我,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發展戰略[2]。
在煙草企業具體實踐中,湖南中煙建立“戰略、計劃、預算、評價”四位一體、聯動管控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踐行“一線發動、中線響應、全線出擊”工作模式,強化戰略計劃預算聯動,進一步聚焦資源投入產出效率、資產運營效率;安徽中煙探索戰略預算聯動管理機制,以需求側管理為出發點、以優化資源配置為主線,以提高執行力為重點、以優化流程為載體,探索涵蓋“戰略-計劃-預算-執行-考核”閉環管理的系統性聯動機制,真正承接公司戰略。
以上實踐經驗啟示我們,在戰略預算實踐中需要處理好三個關鍵性問題:一是應該保持預算嚴肅性。年度預算一經批準,基本不再調整。倘若企業戰略決策發生重大調整或者突發重大事件等,必須調整預算目標,也要履行管理程序后才能調整,保證預算嚴肅性;二是預算管理工具多樣化。為最大程度的發揮戰略預算管理的作用,在實踐中應該選擇多種管理工具綜合運用。例如當企業經營環境變化相對較小,已形成穩定的業務模式時,可以采用增量預算;如果外部環境的變化較大,為保障企業戰略落實落地,可以采用零基預算和概率預算相結合的方法,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三是應該做到預算管理松緊適度。預算“緊管理”是短期行為,在于保證預算目標的實現;預算“松管理”是長期行為,在于強調預算計劃與溝通。在戰略預算管理中,企業應該從自身的特點出發,尋找兩者的平衡。
2 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的融合
預算考核是績效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預算完成情況為考核核心。績效考核將預算管理中的各種數據信息作為參照,結合部門職責,分解確定各部門的績效考核指標,以此來確保預算目標的順利實現。績效考核借助相關政策、組織、標準、流程等,針對企業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反映,就預算執行的結果進行評價,為企業預算管理的修改、完善以及獎懲指標設定提供有效依據。
在煙草企業具體實踐中,山西省公司將預算執行與績效考核融合,不僅對日常預算上報工作情況進行考核,也對各單位經濟指標、經營業績完成情況與預算批復數進行對比考核。貴州省公司將預算主要指標納入日常考核,定期通報預算執行進度,及時披露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偏差,及時改進,使預算考評制度更加具有前瞻性、系統性、科學性和適用性,更好地促進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經營績效。
以上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將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融合,要從幾個方面著手:一是要做好預算編制。準確的預算編制能夠為企業員工確定奮斗的方向。企業在制定預算目標時,必須確保其與自身發展目標的一致性,并對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進行規劃;二是要完善績效考核體系。企業應該設置科學的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體系,引入科學、客觀的考核標準,確保考核標準定義清晰,并將績效結果公示出來。三是應將預算考核結果納入績效考核體系,推動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深度融合。應將年度預算目標分解到部門和崗位,對預算完成情況及績效考核反饋結果進行分析,據此評價部門和個人的工作業績,并與激勵制度銜接,促進其達成設定的預算目標。
總而言之,煙草企業預算管理成為連接戰略管理與績效管理的橋梁,處于企業管理體系的核心地位,是集成企業業務流、信息流、資金流、人力資源流的系統性整合工具。新形勢下,煙草企業想要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要求,需要借鑒煙草兄弟企業預算管理的先進經驗,配合有效的實踐措施,將預算管理的作用和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馬麗敏.政府投資和預算評審發展研究——以太原市投資和預算評審實踐為例[J].會計之友,2021,(23):72-77.
[2]賈蓓.淺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21,(34):61-62.
3366501186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