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澤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服務業作為第三產業也實現了長足的進步,要想使服務業能夠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就需要通過市場機制和現代科技創新,把兩者有效融合成為其內在的驅動力,使服務業實現轉型升級,向著專業化和價值鏈的高端延伸。結合這樣的情況,本文重點分析當前服務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依靠市場機制和現代科技創新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市場機制;現代科技創新;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一、當前我國服務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生產性服務業對于制造業發展并沒有足夠的支撐。
經過相對應的統計和調研可以看出,在2019年我國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相關方面的增加值總和占GDP總量的6.63%,比房地產業占比的7.03%還要更低一些,與金融業的7.78%進行對比,其比重也比較低下;2019年,我國的全社會社會物流總費用達到了14.1萬億元,占GDP的比率為14.23%。物流成本的急劇上升,使得制造業的盈利空間被大幅度的縮減,同時金融服務和制造業的內在需求并沒有足夠的精準度和匹配度,兩者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協調,由此可以看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并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可見,此類生產性服務業并沒有完全支撐制造業的持續發展,還存在著很大的改進空間。
2生活性服務業的實際消費體驗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和提升。
當前,我國的互聯網等新興服務業取得了迅猛的發展,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并沒有充分明確的質量標準和規范體系,在網絡購物方面有巨大的投訴量,這種投訴量在總的服務投訴中占據極大的比例,預付費的類文化娛樂體育服務和老年康養、家政等相關生活類服務,其用戶的滿意度相對來說比較低下,并沒有充分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預期,消費體驗不夠良好,通過不完全的統計,可以看出,電子商務等相關生活服務業領域,是消費者投訴率最高的重災區,消費者的基本權益在此方面受到很大的損害。
3高附加值和知識密集型服務類型在世界范圍內缺乏應有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在2019年,我國的服務貿易逆差有很大的縮小,知識產權使用費、保險和養老金服務、文化娛樂服務等等相關高附價值和知識密集性服務行業有比較大的貿易逆差。該類服務業的發展質量并不是特別理想,主要是因為市場機制并沒有充分體現其重要作用和深遠價值,同時也缺乏科技創新能力?,F階段,我國的服務業領域市場化改革進入到攻堅階段,在既有利益方面,很難打破固定的格局,某些改革政策所涉及的聯動性特別強,涉及范圍廣,在實踐的落實過程中面臨極大的難度,而這樣的情況對于服務業的發展壯大會造成很大影響。
首先,在對內開放方面并沒有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服務業市場環境,民間資本進入到電信、航空、金融等壟斷性行業仍存在巨大挑戰。其次,某些領域的市場化改革進程十分緩慢,例如,教育、醫療、科研機構等相關單位的改革進展比較滯后,很多國企改革不夠徹底,并沒有充分實現開放化外部化。第三,市場機制的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不夠完善,存在很多漏洞,而這樣的情況對于公共服務行業的市場化發展會造成很大影響。除此之外,此類服務業的創新密度不足,往往只是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應和技術創新能力偏弱,缺乏創新型企業。在2018年中國大陸創新企業百強中,高附加值和知識密集型服務企業只有15家,例如,互聯網企業、媒體、計算機軟件、電信服務以及信息安全等服務業企業,和制造業對比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二、更多依靠市場機制和現代科技創新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策略
要想推進服務業實現高質量的發展,需要充分依靠市場機制和現代科技創新的有效推動,著重做好改革、監管、創新和人才培養和應用,從這4個方面同步推進協同發展,以此促進服務業能夠實現轉型升級,有高水平的發展。
1針對服務業改革開放進行持續深入的推進。
要想實現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遵循市場的發展規律,以市場原則來決定資源的配置,從而確保資源能夠依據價格競爭和供求關系實現更高質量的配置,在更加開放有序而可以規避產業安全風險的前提之下,精簡和完善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針對市場準入標準進行放寬,進一步有效推進金融電信等相關領域的開放進程。與此同時,結合各個行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進一步有效制定出與之相對應的符合行業標準的市場準入細則和標準,從根本上有效落實“非禁即入”的基本原則,堅決取消對民間資本單獨設置的附加條件和歧視性條款。同時,要和國際通行的開放規則有效銜接,對自身的知識產權加大保護力度,為服務業的良性發展打造出更加和諧完善的營商環境。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創新發展試點所獲得的經驗,針對服務業的開放和改革力度進一步持續加大,有效培養出一批高質量的專業性,更強的商務、咨詢、現代物流和研發設計生產型服務企業。
2有針對性的打造出更加包容而且謹慎的監管體系。
在當前的服務業新業態不斷興起的時代背景下,要充分認識到當前的發展趨勢,同時進一步指導和鼓勵服務業能夠不斷的先行先試、容許免責試錯,更及時有效的監測當前監管體系中存在的不足,對于不具備成熟標準的服務領域進行有效指導,并構建專家組對新型服務業進行持續性的跟蹤和分析,對于當前的監管方式方法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使其更具有適應性和可行性。除此之外,在實踐的過程中要進一步有效探索和實踐服務業跨部門的協同監管機制,以此促進服務業能夠實現跨界融合,在融合監管的過程中實現資源共享,著重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協同監管,完善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機制,引導服務業行業能夠實現自律管理,使市場主體主體能夠有效實現資質。除此之外,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引用大數據技術等等構建更加開放更高效的服務質量社會監管平臺,針對消費者投訴比較多的行業,加大監管的力度提升服務質量和安全檢測水平。
3針對發展政策進行不斷的創新和完善。
相關方面要加大對于服務業發展和創新的投入力度,對于國家的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方式進行不斷的優化和改進,確保相關產業項目的資金,能夠進一步向著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創新投資進行傾斜,對于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創新在服務業領域的應用進行持續推進,深入融合,以此確保傳統的服務業能夠實現轉型升級,使得服務業的信息化投資標準化建設,能夠在國家的技術改造專項支持范圍內上升到更高的位置。創造更多機會,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支持與相關條件相符合的服務業企業能夠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相對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同時對于創新的商業模式進行大力支持,進一步有效推廣合同能源管等新型的商業模式,著力打造“中國服務”品牌,在世界范圍內都能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打造出影響力和競爭力。
4培養高素質的服務人才。
在實踐的過程中要充分確立更加多元化、多渠道的服務業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著重做好服務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工作,使人力資源的潛力和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除此之外,也要更有效的推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從世界范圍內引進高端的服務業人才,針對職業資格認證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和規范,從根本上提升服務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化水平,通過人才的有力支撐,為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必要保障。
三、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能夠充分看出,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服務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在發展的過程中缺乏高質量高水平的發展,內在驅動力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充分依靠市場機制和現代科技創新有強大的推動力,以此促進服務業能夠實現高質量高水平的發展,為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必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明偉,張文偉,更多依靠市場機制和現代科技創新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J].中國經貿導刊. 2020.19.
[2]劉一鳴,更多依靠市場機制和現代科技創新促服務業發展[J].熱點資訊.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