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芳 孫玲 王天松



摘?要:文章通過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調查統計法,對阜康市第二中學的三個年級的數困生進行調查。利用問卷星收集樣本數據,分析出影響初中數學數困生形成的原因,并針對上述原因給出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學困生;數學;成因;解決方案
學困生這一概念來源于教育學,學困生一般指學習能力差、理解能力不夠,學習習慣不良的后進生、差生等。多年來,國內外學者對數學學困生的概念做出多種界定。在我國,中學數學學困生通常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但是由于學生自身學習習慣不好、教學方法不當、社會或家庭等因素,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
一、 對新疆中學數學學困生問卷調查的結果
2020年6月開始,通過對阜康市第二中學三個年級的278名數學學困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內容見附錄1),利用問卷星發放試卷,共收回250份,具體情況見下圖所示。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250
為確保本次調查結果的真實和有效性,前期我們通過訪談的形式先對各班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進行了一定的了解,了解哪些學生在數學方面存在學習困難的現象。調查問卷分為三個部分,總共32題,其中第一部分為1到12題,主要調查學生的自身因素;第二部分為13到27題,主要調查教師和家庭因素;第三部分為28到32題,主要調查社會因素。
調查結果如下:在學生的自身因素方面,問題4的數據說明從主觀上中學數學學困生對學好數學是有一定信心的。(具體樣本數據見下表)
4. 你對學好數學有多大的信心?
問題5、7、9、12的數據表明在數學學習方面,數學學困生大多數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困生遇到困難也無法及時得到解決。(具體樣本數據見下表)
5. 你是否有課前預習數學的習慣?
7. 數學課上你有積極主動舉手發言嗎?
9. 數學課后你是否有復習和小結?
12. 在遇到不會的數學問題時,你會主動問老師、家長或同學嗎?
在教師因素方面,問題13、15、16的數據說明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對學生的關心和幫助,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熱情。(具體樣本數據見下表)
13. 你覺得數學教師的教育方法如何?
15. 對于輔導功課,你的數學老師是怎么做的?
16. 你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
在家庭因素方面,問題20、23、25、27的數據說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學生的家庭環境都較好,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度較高,但是數據也說明的大多數父母的知識水平不高,未能及時給孩子進行輔導。(具體樣本數據見下表)
20. 你覺得你的家庭經濟條件如何?
23. 你父母親的學歷是
25. 對于你的數學學習,你父母關心嗎?
27. 父母在家輔導過你的學習嗎?
在社會因素方面,問題28、32的數據說明一方面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各種游戲的普及,對部分學生學習數學造成一定影響;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也使部分學生出現放棄求學的觀念。(具體樣本數據見下表)
28. 你是否會沉迷于網絡游戲和言情武俠小說等?
32. “目前,大學生不分配工作,自主擇業”對你是否有影響?
二、 中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學生方面
1. 中學數學學困生的專注力、記憶力、閱讀力等學習能力偏低,同時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明確的學習目標,這些對學好數學產生一定的障礙。
2. 中學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方法不當。數學是一門知識較為抽象的學科,這就要求學生勤于思考問題,善于概括規律,熟練掌握思想方法。但是對基礎薄弱,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大多數情況下只會機械式地學習數學,盡管在學習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學習時間,也不能熟練做到舉一反三,從而導致學習困難。
3. 中學數學學困生對老師和家長的依賴性較強,在學習遇到困難時不會獨立思考,同時知識點理解不深刻、應用不靈活,從而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
(二)教師方面
1. 初中學生較為感性,對老師給自己的評價較為敏感。由于教學壓力的加大,對于活潑好動甚至頑劣的學困生,數學教師往往失去耐心甚至會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老師的評價和情緒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和負面情緒。
2. 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恰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灌輸的方法教學,只負責把課本內容灌輸給學生,沒有預留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思考和練習,同時部分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只注重數量而忽視質量,并沒有起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反而會引起學生反感,出現厭學心理。
3. 教師對數學教材的處理不當。教材是學生進行學習和復習的材料,但由于部分教師整體素質偏低,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水平不高,對教材的理解不到位,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讓學生熟練掌握教材的內容,從而使學生覺得數學枯燥乏味。
(三)家庭與社會方面
1. 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不管孩子學習是否努力、是否進步,學習的方法是否合理,只看考試的最終成績,這樣容易讓學生感到壓力,出現厭學心理。
2. 家長的文化水平不高。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學困生的父母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和培養方式不科學,雖然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是無法合理科學的輔導孩子,導致學困。
3. 家庭環境不和諧。家庭環境和諧,父母感情融洽,學生對同學、老師會更加友善,即使遇到困難也會積極樂觀地面對。但是如果學生家庭關系緊張,學生長期處在吵架和冷戰的家庭,感覺不到愛和親情,這樣的環境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學習。
4. 當今社會誘惑太多,不良因素對學生的三觀產生影響。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網絡的普及,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武俠小說,給學生的學習心態帶來很大負面的影響。
三、 中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的解決方案
(一)對于學生自身方面的問題
首先學生應在學習過程中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對待問題,在遇到困難時不氣餒,面對失利應積極主動和老師、家長或者同學交流,獲得好的學習經驗和方法,從而達到解決問題進而獲得進步的目的;其次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每學期開始時應制訂好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目標,在課前做好課前預習,了解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同時課后要認真復習,整理好筆記,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對于教師方面的問題
首先教師應關心關愛自己的學生,給學困生一定的鼓勵和安慰,面對學困生少一些指責和批評,多一些愛心、耐心和指導,努力做學生的朋友,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學困生對數學學習就會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其次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優化教學方法,注重數形結合的應用,針對學困生的自身特點,做到因材施教,恩威并施,從而使學生在學習方面獲得進步;最后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設計者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良好的素養有利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從而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三)對于家庭和社會方面的問題
首先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以及處事方式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品行和言行舉止,良好的家庭環境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有利于學生樂觀心態的養成,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增強;其次父母應多與老師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共同探索出一條適合學困生轉化的途徑;最后學校和政府應加強對學生的監管,創造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社會環境,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觀。
總之,中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艱巨的工作,需要學生、教師、家長、學校以及政府部門群策群力。作為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耐心和幫助;作為家長,應多與孩子交流,給予孩子鼓勵和關心;作為學生應更加努力,熟練掌握所學的知識,只有這樣學困生的問題才能有做轉化。
參考文獻:
[1]胡子安,鄭新發,孫樹桂.課程標準解讀(數學卷)[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2]梁慧.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以建陽外國語學校為例[D].福建:福建師范大學,2013.
[3]黃浩.中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和轉化策略[J].中學數學研究,2015(4):48-49.
[4]劉奇.培養高中數學學困生學習興趣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5]盛軼.數學學習困難學生自我效能感培養的探索[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7.
作者簡介:
俞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市,昌吉學院數學系;
孫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阜康市,阜康市第二中學;
王天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市,昌吉學院數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