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摘 要:隨著社會時代的高速發展,我國對各行各類青年人才的標準也越來越高,而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們對我國教育行業的要求標準越來越高。而大學學習階段是我國學生群體正式接受高等教育,儲備步入社會后的可能用到有關技能的重要階段,該學習階段的教育尤為重要,所以人們對大學階段學生所接受到的教育相當重視。且隨著我國科技的高速發展,新時代的教育模式也有了新的變化,即不再以培養學生的應試技能為目標,不僅僅局限于傳統教育模式下只在課堂上依靠老師為教育主體,以分析課本內容展開日常課程的教學。由于我國互聯網事業發展極為迅速且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取得了較為優良的成果,現階段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也因此有了新的發展模式,即結合互聯網資源(如視頻、音頻、影像等網絡資源)展開信息時代新媒體教學,這是將我國的教育模式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的一大顯著操作。本文就是對信息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新進行研究。
關鍵詞:信息時代;高校教育;改革創新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對青年人才的標準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一情況也導致現今教育事業的發展也越來越讓人重視。而大學學習階段是我國學生群體積累工作技能的重要學習階段,所以新時代的高校教育也需要有新的發展和新的進步。因我國的互聯網事業發展迅速,現今社會條件下網絡學習資源儲量十分充足,為更好地培養我國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必備技能,應跟隨時代發展,結合信息時代網絡資源開展日常教學,而這一操作也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有著極高的要求,所以,我國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應得到有效改革和創新。
一、 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和創新的意義
1. 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大學學習階段與學生中小學學習階段,學生的中小學學習階段多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應試技能,該學習階段條件下學生的學習成績占學生評價的主體部分,且因該階段學生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并沒有過多的時間開展課余活動等素質節能培養,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該階段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較為缺失,這一情況也導致大學學習階段學生的素質培養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除此之外,學生剛剛脫離竹中應試技能培養的中小學學習階段,一時間難免會對大學學習生活有所松懈,且因大學學習生活從時間角度上來說更為寬裕和自由,很大程度上會有部分自制力不強的學生控制不住自己,不懂得如何合理確定學習目標,分配學習時間,和如何高效完成學習任務。而若此時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并未對學生的學習任務有明確的要求標準,學生的學習效果可能并不會達到理想效果。所以,在此情況下,應對高校教育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2. 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對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繼續改革,可深切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以往所經歷的中小學學習階段,多是由所進行授課的各科老師監督確立學習目標,完成學習任務。而大學學習階段不同,大學學習生活中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多是由學生自身進行分配完成,此階段學生的學習時間更具自由性和不確定性,所以在此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不能得到根本意義上的統一,且學習效率不統一,部分學生的學習任務也可能因此不達標。所以,在此情況下,應對高校教育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明確學生需要達到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 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可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素質教育
對高校教育模式進行管理改革,可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素質教育,與中小學學習階段學生學習時間緊,學習任務重不同,學生的大學生活階段時間充足,學習任務相對來說也相對較為輕松,所以在此階段下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素質教育,該類教育模式的推進就要求學校日常舉辦的活動內容要豐富,要有足夠的平臺和硬件設施來培養學生的素質教育(如各類文藝比賽和體育比賽等)。所以對高校教育模式進行管理改革,是使高校注重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在完成學生日常學習任務的同時,也要豐富學生的課余活動。多跟隨時代潮流的發展,舉辦更多類型豐富可展現新時代大學生風采的活動,切實培養學生的素質教育。
二、 推進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和創新工作落實的措施
1. 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過往學生經歷的中小學學習階段多注重培養學生的應試教育素養,即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此學習階段條件下學生的學習任務明確,學習經歷和要求標準都具有一定意義上的高度統一性。且中小學學習階段的教學課堂多是依賴老師為教學主體,以老師分析課本內容為教學主要過程,且此階段下的教學模式多是灌輸式教育,由各學科老師實時監督,課堂教學效率也會因課程進度的統一而不會產生較大程度上的本質差別。而大學學習階段不同,此學習階段下的學生雖也有班級制度,但其課堂教學模式并不具有完全統一性。即大學教學除了必修專業課以外,多應用學分制進行專業選課,這就導致學生可能進行的課堂教學有很大程度上的差異性。除此之外,大學學習生活與中小學學習階段不同,不是所有人都具有相同的學習目標,學生的學習時間自由度和學習任務自由度導致了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進程,這一情況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不一,而為了更好的展開大學教學,應貫徹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對高校教育體系管理模式進行有效改革創新,切實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為學生提供強有力的學習平臺,教育管理模式明確,可讓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 建立多角度評價體系
大學學習階段和學生過往所處的中小學學習生活不同,傳統教育模式下的中小學教學多是注重展開學生的應試教育,即強力培養學生的應試技能。此學習階段條件下學生的學習成果檢驗多是依賴學生的學習成績判斷,即通過考試試卷來檢驗學生是否達到了應試技能。而大學學習階段與傳統教育模式下的中小學教學不同,大學學習生活更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既注重培養學生的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培養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不同,更具多元化的學習特性且需要進行不同模式的學習方法。所以為更好地進行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應建立多角度評價體系,該種體系的建立是對學生素質教育培養的一種實質性的支持。該體系的建立是對學生的大學學習生活做出了新的要求,是讓學生除了完成書本內容的專業技能培養之外,也額外注重學生自身的性格品質,人際交往和身體健康要求的培養。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是讓學生從中小學學習階段中以成績至上的考驗標準中剝離出來,注重學生自身的素質技能培養。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層次發展,學生的大學學習生活也可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豐富,學生的大學階段教育也會更具意義。
三、 結語
總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是培養學生素質教育的必須途徑。所以為更好地推動我國學生的素質教育發展,應大力對我國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創新。
參考文獻:
[1]韋華清,韋岑,黃流強,農光耀. 信息時代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研究[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23):268-269.
[2]張玲玲. 高校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研究[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0,(19):160-161.
[3]何云. 網絡技術對高校管理的影響及對策探析[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19):210-211.
[4]李紅艷,李田甜. 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應用型本科高校信息素養教育模式[J]. 教育觀察,2020,9(33):88-90+94.
[5]劉慧. 移動時代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 花炮科技與市場,
(山東旅游職業學院? 山東濟南? 2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