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媛媛
摘 要: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農業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理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并且已經呈現出了網絡化和信息化的發展趨勢。近年來,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我國的農業發展過程中,并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應用效果。本文主要分析農產品的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從而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因而農產品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是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的重要經濟來源。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在農產品運輸銷售過程中的合理運用,對優化當前的農業發展大有裨益。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在農產品運輸銷售過程中的實際應用并不是十分理想,同時其農產品運輸銷售也存在著低效率、低效益、高消耗以及高成本等問題,這對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
一、我國農產品流通模式的現狀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獲得了明顯的改善,因而他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理念也發生了非常顯著的變化。我國的農業發展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在多年農產品的發展過程中,農產品的買賣市場已經基本形成,但是農產品的經營理念卻在不斷發生變化,目前已經完成了由生產推銷為主向以消費者為主的重大轉變[1]。與此同時,我國農產品的運輸網絡和銷售網絡已經逐漸成熟,其原有的銷售模式也正在不斷發生變化。就當前的農產品流通模式而言,其整體的發展情況并不是十分理想。在我國農產品的流通模式中,其農產品的流通環節較為復雜,并且農產品流通的實際效率相對較低,這不僅會增加農產品的流通成本,也會切實降低農產品的經濟價值,并且形成很多隱形的經濟損失。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必須結合我國農產品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前的社會發展趨勢,不斷優化農產品的流通模式和流通手段,從而切實提高農產品的經濟效益,
二、農產品的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優化策略
(一)成立專門的農產品物流管理協會
為了充分發揮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的最大效能,政府部門可以成立專門的農產品物流管理協會,并且該協會還應具備以下四種職能:其一,農產品物流管理協會要能夠代表國家實行對物流發展的行政管理職能,并有效解決當前農產品第三方物流模式發展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其二,農產品物流管理協會要根據當前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的發展現狀,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方向和整體規劃;其三,農產品物流管理協會要根根據國家的相關標準,制定物流發展的具體標準,進一步促進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的規范性發展;其四,農產品物流管理協會要制定物流行業的規章制度,該規章制度應該包括準入門檻以及經營原則等多個方面[2]。在此過程中,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要將自己的職權轉交至農產品物流管理協會的手中,從而有效提高農產品物流管理協會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優化農產品物流管理協會的實際效能。與此同時,農產品物流管理協會屬于物流管理的范疇,其專業性相對較強,對管理人員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因此相關部門要不斷加強優秀人才的引進制度,從而有效避免“外行管理”的不良現象,同時也要不斷完善協會內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物流管理協會的實際效能。
(二)加大法律、資金以及政策上的支持
在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的發展過程中,政府部門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對其整體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政府部門要根據當前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的發展現狀,不斷加強法律、資金以及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從而為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的良性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在此過程中,政府部門要根據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法律法規,并頒布一些鼓勵性的政策,提高人民群眾的實際參與性,同時政府部門還應該制定一些減免稅收以及土地使用的優惠政策,并對其進行必要的資金支持,從而有效推動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的進一步發展[3]。
(三)推動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的理論研究以及對人才的培養
物流具有很強的交叉性和綜合性,其涉及到的學科十分廣泛,主要包括信息學、管理學、經濟學、運輸學以及系統學等。與此同時,我國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還存在著很大的欠缺,并且其實際案例相對較少。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要不斷加強對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的理論研究,切實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首先,我國各大科研部門要深入了解各個地區物流管理的實際情況,并結合當地的農業發展現狀,形成具有我國地域特色的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的運營效率。其次,我國各大高校也要對第三方物流管理的人才培養給予足夠的重視,并進一步深化對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的理論研究,從而為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的良性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
(四)及時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與應用
電子商務與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之間存在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二者相互推動相互促進。為了有效改善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切實發揮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的最大效能,相關企業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及時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與應用,并形成一條完整的第三方物流供應鏈,為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的進一步發展提供良好的先決條件。在此過程中,相關企業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合理利用當前先進的網絡技術、智能運輸技術以及條形碼技術,并不斷加大農村以及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進一步促進我國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的良性發展。
(五)引入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
在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的發展過程中,保證農產品的新鮮度是增加其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的成本投入。就當前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的發展現狀而言,其農產品的保鮮方式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利用當前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嚴格控制農產品的新鮮程度,并始終遵循先進先出的日常管理模式,對農產品的具體日期進行全面檢驗,并對臨近保鮮上限的農產品進行預警標記。其二,相關企業也可以將貨架作為管理單位開展到貨管理工作,并對每一個貨架上的商品關系進行深入分析,把商品關系和貨架信息傳送到相應的數據庫系統之中,使得計算機系統能夠有效識別各類農產品的庫存數量以及具體日期,進一步提高日常補貨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切實優化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的經濟效益[4]。與此同時,相關企業還應不斷加強配送和加工的一體化管理,在農產品的流通過程中對商品進行生產性加工,從而進一步優化農產品的新鮮程度,滿足廣大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實際需求。在此過程中,相關企業要結合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的內在特點,不斷優化物流管理的相關設備和技術,從而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結語:
近年來,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已經成為了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對農產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同提升大有裨益。針對這種情況,政府部門要成立專門的農產品物流管理協會,加大法律、資金以及政策上的支持,推動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的理論研究以及對人才的培養,相關企業要及時優化電子商務的發展與應用,引入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不斷加強配送和加工的一體化管理,從而為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新艷.農產品的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探析[J].財富生活,2019(12):59+61.
[2]程嘉輝.農產品的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探析[J].中國市場,2019(18):165-166.
[3]銀智予.重慶市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8(14):20-21.
[4]李佳穎.農產品的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研究[J].農家參謀,2017(20):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