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數字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是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的結果,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有重要意義。文章首先對虛擬現實技術引入數字媒體建設的意義給予認同。其次,對數字媒體專業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培養模式、課程設置、課程內容選擇以及育人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最后,以問題為導向,提出重新審視人才培養方案、深化教學模式改革、重視與行業發展實踐對接以及加強專業師資力量培養等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虛擬現實技術;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656(2021)06-0060-05
虛擬現實技術,英文名稱為“Virtual Reality”,簡稱“VR”,它是仿真技術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也是一門交叉性學科。201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從國家層面對虛擬現實技術的重要性予以肯定,同時提出要把握好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際遇,全面提升產業創新發展能力。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發展,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探索未來教育模式的發展趨勢。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對于教育變革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1]。
一、虛擬現實技術背景下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意義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要支撐。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離不開文化教育創新與科技創新的雙驅動。虛擬現實技術在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運用是創新發展雙驅動的一種有益探索,其不僅能夠提升數字媒體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對數字媒體課程改革和行業發展起到助力作用,而且在促進教師成長方面也是大有裨益的。
(一)有助于提升數字媒體專業學生的素養
數字媒體行業發展前景良好,其既是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新選擇,也是增強當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新方向。但是,數字媒體專業的大學生也應該看到相關行業更新發展的速度,看到行業發展壯大對于人才素質要求的提升。近年來,虛擬現實技術與數字媒體行業的交互性更加多元化,這也對數字媒體專業大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2]。將虛擬現實技術融入高校數字媒體專業,為其理論課程、實踐課程提供支撐,大學生對于該專業的認知更加清晰,對于專業的未來發展前景更有信心。虛擬現實技術的融入能夠全方位展示實踐操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實操機會,便于學生掌握專業課程知識。將數字媒體專業融入虛擬現實技術能夠激發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切實提升其綜合素養。
(二)推進課程改革并助力行業發展
數字媒體專業是集技術和藝術特征為一體的跨界新型專業,其在技術層面對計算機技術提出較高的要求。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虛擬現實技術應運而生并得到廣泛運用,并逐漸融入各個領域。數字媒體專業作為多門交叉學科支撐的專業,必須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將虛擬現實技術及時運用于數字媒體專業中,不僅能夠突破教學時空的限制,而且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的培育具有積極影響,與高校教育教學改革要求相吻合,為課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同時,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對于行業發展非常重要,虛擬現實技術的引入能夠在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對整個行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三)促進教師成長并推動人才培養
數字媒體專業是新媒體時代的產物,其不僅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特征,而且對于創新性也有著較高的要求。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作為創新創業教育在數字媒體領域的延續,其所培養的人才應在具備基礎技術能力的同時,擁有足夠的創新創造能力。虛擬現實技術作為行業變革發展的新方向和新助力,也受到高等教育領域的特別關注。將其引入高校數字媒體專業,是對該專業的深層次變革,解決了部分專業課程理論教學比較枯燥、難以理解的問題。虛擬現實技術的融入對高校數字媒體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在教書育人的同時時刻不放松學習,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掌握更多與社會現實接軌的知識和技術,成長為一名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師。而教師的轉型對行業人才的培養影響深遠,因此,虛擬現實技術在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運用,能夠促進教師成長并推動人才培養。
二、當前高校數字媒體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隨著虛擬現實行業的快速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迎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但是,開設數字媒體相關專業的高校不多,而且由于相關行業處于探索發展時期,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設備的配置方面都存在不足,影響教學效果的提升。
(一)數字媒體專業人才培育存在單一化現象
首先,在人才培養認知方面,數字媒體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前提是對數字媒體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正確認知,部分高校雖然響應市場需求設置了相關專業,但是存在認知誤區的問題。例如,部分高??吹搅藬底置襟w的技術性要求,而對藝術性要求重視不夠;有的高校沒有看到創新創造對該專業的重要性[3]。其次,人才培養方向不夠準確。數字產業在科學技術的助力下日新月異,數字媒體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數字媒體人才缺口增大。數字媒體行業的發展更加精細,衍生行業較多,但是部分高校課程開設缺乏可以參考的成功案例,對于行業發展把握不準確,人才培養方向引導不準確。最后,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化。數字媒體專業作為一門應用型較強的專業,高校應為該專業的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培養模式,以培養學生基本能力和創新能力。但目前部分高校該專業人才培養存在局限性,與行業對接不足,教學、實踐、科研與創新的聯系不夠,影響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
(二)數字媒體教學設置存在同質化現象
數字媒體行業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向縱深化發展,特別是虛擬現實技術的出現和融入,使得其發展方向更加多元化。但是,部分高校該專業課程設置存在同質化問題,課程設置多注重當前發展較為成熟的幾門學科,專業設置引領性不強,且網絡課程教學大多是借鑒其他高校。
數字媒體的就業方向是廣泛的,比如制片人、編輯、動畫設計、廣告設計以及游戲軟件開發等,還有當前很流行的自媒體行業。然而,有的高校數字媒體專業教學內容選擇不夠廣,實踐教學項目以校內教師的科研項目、實驗以及淺層次的校外實習為主,特色不足,同時教學內容的選擇指向性不足。
高校數字媒體專業的教學方式應具有鮮明的時代發展特色,融入更多的信息化資源。而目前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設不足,教學方式依然以講授式為主,實踐鍛煉不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養成[4]。
(三)數字媒體專業化師資隊伍需要加強
受市場需求影響,部分高校在人才培育過程中出現追求速度和數量的問題,教學目標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的問題。例如,一部分教師忙于將基礎性技能操作內容傳遞給學生,而另一部分教師側重視理論教學,培育出的學生會出現面臨高難度工作而難以適應的情況。
數字媒體專業作為一門新出現的學科,強調對于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育。但是該專業的教師多從其他學科引入,加上不同學校自身性質的影響,專業研究方向和特點也呈現出不同特征,導致創造能力難以滿足虛擬現實技術與數字媒體專業融合發展的要求。
較其他專業的大學生來說,數字媒體專業大學生的計算機技術和藝術設計能力較強,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評價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依然沿用計算機或者動畫設計等專業的教學方式,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不夠靈活,不利于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育。
三、虛擬現實技術背景下數字媒體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途徑
隨著國家對虛擬現實技術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斷加大對其的研究力度,如虛擬現實技術在現代教學中的應用、數字媒體課程探究式教學改革與實踐等,但是將其應用于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不足。因此,基于上文對現實問題的分析,提出重新審視人才培養方案,建設極具特色的課程體系;深化教學模式,促進數字媒體創新發展;對接行業發展實況,完善數字媒體教學資源;培養專業化師資力量,保障教學實效的具體策略。
(一)審視人才培養方案,增強數字媒體專業課程建設特色
1.優化課程結構設置
設置數字媒體專業的高校應重新審視專業課程應用性要求,從而對專業課程結構進行優化,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同步進行。例如,改變過去理論在前、實踐在后的設置安排,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的沉浸感將實踐教學和鍛煉穿插到理論教學中,在加強學生理論認知的同時提升其實踐能力[5]。
2.調整專業課程和內容
學校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注重時效問題,在基本教材的基礎上及時添加更多新內容和指明新方向。為此,高校應建立相關教研小組,關注虛擬現實技術在其他行業的發展問題,并將其作為專業課程設置的參考。課程設置和內容選擇還應該考慮大學生個體的興趣愛好,滿足他們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3.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要樹立創新發展、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的教學觀念,將社會發展需要、高校育人需要同大學生個體成長緊密聯系在一起,致力于培養具備專業技術和創新創業能力的時代新人。因此,高校應重視虛擬現實技術的重要性,引導教師和學生加快學習進程,并在學習過程中運用和創新虛擬現實技術,以實現數字媒體專業育人新要求。
(二)深化教學模式改革,促進數字媒體專業實現創新發展
1.引入自主性教學模式
數字媒體專業教師應引入教、研、創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探索興趣。例如,教師可充分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將更多教學內容以案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并配套小組討論和任務學習的自學方式,提升學習趣味性,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教、學、研、創中實現多維發展。
2.引入交互式教學模式
數字媒體人才的培養應立足新媒體時代的現實需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引入交互式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在線下教學過程中要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反饋教學效果,給予學生更多引導和關注,在線上教學中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與學生共同探討數字媒體專業的課程項目或者學生感興趣的其他問題。
3.引入“雙驅”教學模式
高校可以引入“競賽+項目”雙驅課程學習模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國家級數字媒體設計大賽,也要聯合同類型高校共同舉辦計算機設計大賽、計算機軟件設計大賽,讓大學生在相互競爭和項目合作的過程中鍛煉實踐能力,開發創新思維,并對未來職業發展方向做好基本規劃。
(三)對接行業發展實際,加快數字媒體專業教學資源建設
1.搭建實踐教學渠道
高校應充分認識到實踐能力對于數字媒體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積極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大力推進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高校可以與企業合作建立示范項目合作基地,共同開發新的研究項目,大學生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平臺的幫助,可以了解相關發展方向和實現新突破。
2.優化理論教學環境
高校應加快優化理論教學環境的步伐,特別是教材資源建設和實踐課堂硬件環境建設方面。例如,高??梢越M織校內教材編寫小組在現有高校教材和各種數字媒體行業培訓教材的基礎上,開發出符合區域經濟發展、與學校課程設置目標相一致的開放式校本教材,加快視聽教室、專業畫室以及專業軟件計算機室的配備,滿足數字媒體技術和藝術專業需求。
3.建設網絡教學平臺
設置數字媒體專業的高校數量較少,而培訓學校較多。為此,高??梢月摵闲M馀嘤枡C構合理打造網絡教學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共建。網絡平臺的建設既要突出理論學習資源的重要性,也要為學生答疑解惑。合作各方要做落實權責分配,對接現實行業發展,發揮各自的優勢,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網絡學習資源[6]。
(四)培育專業教師隊伍,保障數字媒體專業課程教學實效
1.確立設計與開發并重的教學思想
高校應看到數字媒體專業與傳統計算機專業和設計專業的差異,意識到數字媒體和虛擬現實技術對大眾的影響。數字媒體專業教師要對相關行業發展和相關技術進步給予更多關注,比如動漫制作、視頻剪輯以及交互式游戲畫面設計,關注軟件應用技術的發展,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2.構建職業需求為導向的能力提升目標
高校數字媒體專業教師應樹立職業需求導向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專業教師應積極參與企業實踐活動,以深入了解現代新媒體行業發展的趨勢和企業對人才的現實需求,在參與企業鍛煉的同時帶頭進行項目開發設計,做具有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專業教師[7]。
3.培養促進學生素質拓展的教學評價能力
作為引領國內新型產業發展的教育工作者,高校數字媒體教師的教育教學評價能力應不斷提升。教學評價要體現時效性,也要體現專業特色,所以專業課教師可以利用技術優勢創新考核形式,也可以利用技術手段對學生的日常學習進行指導,保障教學引導的有效性。
四、結語
虛擬現實技術與數字媒體的融合是科學技術與文化產業發展的趨勢,其對數字媒體產業的發展有促進作用。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情況。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數字媒體人才的需求,如何將虛擬現實技術融入人才培養過程中,成為高校在信息技術時代背景下具有現實性、針對性和緊迫性的課題。虛擬現實技術處于逐步發展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培養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高精尖數字媒體人才需要社會各界的協同,也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參考文獻]
[1]段靜波.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的探索與實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16):63-64.
[2]朱詩源,王健.虛擬現實技術在數字媒體人才培養中的應用與創新[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9(2):119-122.
[3]尹瑛,張昊.數字媒體時代地方高校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探索——以宜春學院為例[J].教育傳播,2021(8):175-177.
[4]黃瑩.數字媒體人才培養路徑探析——加拿大數字媒體教育經驗啟示[J]新聞知識,2018(4):64-68.
[5]張丹丹,王涵.數字媒體技術本科專業復合型VR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4):91-93.
[6]孔令強.全媒體時代數字媒體藝術人才的培養模式[J].傳媒教育,2020(11):102-103.
[7]王雙雙.美國數字媒體專業人才培養的四大特點[J].傳媒教育,2020(6):55-57.
[作者簡介]李玲,硅湖職業技術學院文化創意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影視動畫、數字媒體應用技術。
[責任編輯 韋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