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昌
摘 要:近年來,我國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這對群眾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發展趨勢,并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探究行之有效的優化措施,從而全面促進群眾文化工作的高效開展,進一步提高我國國民的文化素養。
關鍵詞:新形勢;群眾文化;工作思考
全面落實群眾文化工作,能夠有效改善當前的社會氛圍,切實促進社會的和平穩定發展,同時還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在當前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改善,因此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要對群眾文化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全面落實一系列群眾文化工作,從而有效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的內在需求,并充分發揮群眾文化工作在社會穩定以及文化傳承中的實際效能。
1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發展趨勢
群眾文化在我國文化事業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發展趨勢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首先,群眾文化工作更加注重民間文化的傳承。人民群眾與民間文化傳承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人民群眾不僅是民間文化的創造者,同時也是民間文化的傳承者。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在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具體實踐中,要對民間文化進行廣泛收集和有效分析,并以此為基礎組織豐富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為人民群眾提供具有正能量的文化內容,有效調動人民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1]。其次,群眾文化工作應注重道德水平的提升。在一般情況下,群眾文化需要依托一定的文化載體,從而有效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切實需求。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要通過多元化的文化活動和文化形式,使得人民群眾能夠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得到熏陶,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我教育,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道德水平。
2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優化措施
1 合理運用信息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步入了信息化時代。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在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具體實踐中,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內在優勢,有效拓展群眾文化工作的途徑,從而進一步優化群眾文化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首先,相關部門可以依托互聯網和云平臺,積極開展線上群眾文化活動,使得群眾文化工作能夠有效突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有效擴大群眾文化工作的輻射范圍,同時相關部門還可以在網絡平臺上發布一些近期的文化活動,使得人民群眾能夠及時獲取到相關信息。其次,相關部門可以創建專門用于群眾文化工作的微信公眾號以及官方微博,及時推送一些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信息,使得這些信息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廣泛傳播,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獲取信息的便捷性[2]。再次,相關部門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構建有效的溝通交流平臺,從而及時了解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全面掌握群眾文化工作的進度和動態,并根據反饋信息對群眾文化工作的內容和形式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從而進一步提高群眾文化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最后,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對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工作的認同感,使得人民群眾能夠從內心深處接受文化工作,并積極參與到文化工作中,為人民群眾文化素養的不斷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2 切實加大對群眾文化工作的資金投入
在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具體實踐中,各個環節都需要資金的支持,因此資金短缺一度成為阻礙群眾文化工作高效開展的重要因素。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應結合群眾文化工作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切實加大在資金上的投入力度,從而為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良好的資金保障。首先,相關部門可以將群眾文化工作中面臨的資金困境,向當地政府進行及時上報,從而得到當地政府的財政支持。其次,相關部門可以建立完善的資金籌措機制,鼓勵當地的企業為群眾文化工作添磚加瓦,呼吁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捐款捐物活動[3]。最后,相關部門要建立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對資金的使用情況和最終取得的成果進行有效追蹤,切實減少資金濫用、資金挪用以及資金亂用等不良現象,從而進一步提高資金的實際利用率。
3 文化活動要符合人民群眾的內在需求
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以及不同層次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在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具體實踐中,要對當地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從而進一步提高文化活動對人民群眾的吸引力。比如對于以前的老年人而言,他們在空閑時間更加喜歡聽戲曲、聽故事以及下棋,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廣場舞開始風靡全國,并迅速獲得老年人的喜歡和青睞。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可以為老年人設置專門的廣場舞場地,從而進一步促進廣場舞活動的高效開展。與此同時,相關部門應該切實認識到群眾文化工作不僅僅是精神層面的活動,同時還包括舞蹈活動以及體育活動等多種類型,從而切實提高文化活動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有效滿足不同地區和不同層次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4]。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應切實提高群眾文化工作的普及程度,有效拓展群眾文化工作的受眾面和影響面,從而充分發揮群眾文化工作的實際效能,達到陶冶人民群眾情操、提高人民群眾道德水平以及培養人民群眾優秀品格的根本目的。比如相關部門可以利用當地的農閑時間以及集市時間,積極開展送戲、送書以及送電影等文化下鄉工作,有效挖掘農村地區的民間藝人,不斷豐富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世界。再比如相關部門可以定期舉辦書法、繪畫、歌詠、戲曲、剪紙、攝影、手工等多種形式的比賽,使得人民群眾能夠在文化活動中充分展現自己的特長,并在文化活動中獲得良好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結語:
群眾文化工作在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相關部門要對群眾文化工作的發展趨勢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并合理運用當前先進的信息技術,切實加大對群眾文化工作的資金投入,有效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進一步促進群眾文化工作的高效開展,進一步優化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李英.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策略[J].參花(上),2021(12):149-150.
[2]張伯璟.探究新形勢下如何開展群眾文化工作[J].文化月刊,2021(07):126-127.
[3]楊洋.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策略[J].文化產業,2021(11):99-100.
[4]張亦捷.試論新形勢下如何開展群眾文化工作[J].戲劇之家,2020(13):231.7E3808AA-237E-4B0B-B15C-8CF232656C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