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園 侯國鳳

摘要:社會工作的基本屬性是實踐,實踐教學是社會工作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高職社會工作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本文以某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為例,依據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現狀及專業本身的特殊性質,對該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建設思路進行探索,試圖構建包括條件質量、過程質量及結果質量3個維度13個二級指標的質量評價體系,以切實提高實踐教學質量,使人才培養更能適應職業教育改革及社會需求。
關鍵詞:高職 實踐教學 質量評價 社會工作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
Abstract: Practice is the basic attribute of social work.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work teaching,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social work training. Taking the Social Work major of 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major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major and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major itself,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struct a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ree dimensions, namely, condition quality, process quality and result quality, and 13 secondary index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mak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re suitable for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ocial Work major
1 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現狀
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是社會工作專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部分。某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較完善,具體體現在:基于對社會工作實務學習規律的分析,建立了系列化的實踐教學體系,逐步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1];與機構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專業社團服務;與行業機構簽訂協議,緊密合作辦學;在師資方面,推行實務青年社工成長向導計劃,有效發揮學校教師與行業指導教師的優勢;在實習內涵建設方面,始終貫穿服務學習理念,建立一系列實習制度。
與此同時,隨著社會工作專業不斷發展,行業對社工專業人才隊伍職業化發展需求增強,專業實踐教學質量已被多方關注,傳統的社會工作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模式與方法亟須改革[2]。通過調查可知,該校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在質量評價方面存在明顯短板,具體表現如下。
1.1 以定性評價為主
該校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較多采用定性評價的方式進行,較少開展定量評價方式,使得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呈現較大隨意性、非標準性和非客觀性,較難監測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水平,也使得該校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提升緩慢。
1.2 缺少行業深度參與
該校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較注重行業機構參與,這些參與主要體現在:與行業機構簽訂訂單班培養協議,聘請行業專家擔任實踐課程兼職教師等;在實習結束后,行業機構一般也會根據學校要求出具實習證明、實習鑒定等證明材料。但行業機構的評價對最終的實踐教學質量評價不存在直接關聯,也就是說,行業機構在整個社會工作專業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嚴重缺少話語權。
1.3 評價指標粗糙
該校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根據學生對專業知識與技巧的掌握程度對實踐教學的內容進行了分級設定,較好地回應了學生的需求。不過在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方面,沒有根據實踐課程層次的不同進行分類,即缺乏分類評價,所有的實踐類課程都采用較單一的方式來開展評價。同時,評價指標選擇較寬泛,針對性差。
1.4 教學質量反饋系統單薄
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為了改進專業實踐教學中的不足,切實提高專業實踐教學質量。因此,建立教學質量評價反饋渠道就成為社會工作專業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點[3]。在實際操作中,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對統計結果較少分析,且在相關主體(學生、教師、學校與行業機構)間缺乏有效循環,特別缺少與行業機構間的反饋,這非常不利于相關主體及時改正缺點與不足。
1.5 實踐教學資源系統性不強
在現有的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有針對實踐教學的指導手冊、教學標準、實習質量測評表、實習鑒定表等,這些實踐教學資源都比較零散,暫未形成系統的實踐教學資源,較難對實踐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2 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建設思路
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保證和貫徹實踐教學內容的體系,是高職社會工作專業教育體系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4]。主要目的是對專業實踐教學進行全面考察,強化實踐教學環節,規范專業實踐教學,以推進專業人才培養契合行業需求。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學的及實用性強的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具體建設思路如下。
2.1 圍繞實踐教學目標
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需要緊密圍繞實踐教學目標,從而保證評價結果的有效性。同時,質量評價的每個步驟和類型都需要與目標緊密結合,并且這些目標要以學生行為、教師專業表現及學校組織實施為主進行設定。
2.2 定量與定性相結合
一個好的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應同時涵蓋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方法。一方面,定量評價方法是保證質量評價數據及結果真實性、客觀性、科學性的途徑;另一方面,基于社會工作專業的特性,其專業實踐是以人為本的實踐,專業服務技能發揮有效性的時限較長且存在較難測量的情況,此時就需要定性評價方法來檢測學生服務技能的運用情況。具體的方法可以包括學生問卷調查及訪談、行業機構綜合評價及訪談、教師自評及總結、院部復查等。
2.3 建立分類評價指標體系
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指標建設應以實踐教學體系為藍本,建立包括專業基礎實訓、專業深度社會實踐、專業綜合實訓、畢業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課程在內的分類評價指標體系。指標體系的制定者應是學校教務處、質量監控處、校企合作辦等組織,同時也需要反映學生、專業教師及行業機構心聲。評價的重點應為實踐教學條件準備情況,學生在專業素養、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和專項技能方面的提升情況,教師對實習的指導管理及實踐能力、校行合作結果產生、學校對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管理等。
2.4 評價主體多元化
在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評價主體應包括學生、教師、學校和行業機構,從而實現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全方位評價。在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要充分重視教師和學生在教學質量評價中的作用。社會工作實踐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適合社工行業機構的人才,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如何,最終是由行業機構來檢驗和評判[5]。因而,行業機構應是非常重要的質量評價主體。同時,學校需要在組織實施方面發揮評價作用。
2.5 必須有考核監測
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的考核監測需由學校質量監控處或社會工作大數據中心提供支持,以現代信息管理平臺為支撐,以實時監測專業實踐教學情況,并及時將監測結果發送給相關評價主體,以使相關主體實時調整實踐教學過程中偏離預定目標的狀況[6]。
3 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
基于以上建設思路,結合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的特點,嘗試構建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將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分為條件質量、過程質量、結果質量3個維度,共計13質量控制點,試圖對實踐教學質量進行全方面評價(見表1)。
第一個維度,條件質量。內容包括基礎設施條件、專業團隊水平、實踐教學標準、教學資源等4個指標。主要從這4個指標的完備性和專業性方面開展評價,即校內外實習實訓設施的完備性、專業團隊實踐能力強、實踐教學標準要素齊全、教學資源系統性強等。本部分質量評價主要圍繞實踐教學條件進行,重點關注實踐教學標準的完整性,以使社會工作實踐教學質量得到有效保障。
第二個維度,過程質量。內容包括實施準備、教學組織、教學過程、教學素質、教學指導、教學檢查等6個指標。此部分指標注重評價教師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及素養的能力,同時做到了較好的過程監控管理。
第三個維度,結果質量。內容包括學生學習成果、校企合作成果、教師教學成果等指標。主要從學生教學成果的多重體現,校企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教師教學滿意度及質量的測評。此部分指標高度回應了新形勢下產教融合及校企合作等要求。
4 結語
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建設對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提升至關重要,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也是一項需要隨著社會、行業需求發展而進行及時調整的工作。本文所構建的以條件質量、過程質量和結果質量的3個維度13個質量控制點的評價指標體系只是一個初步探索與實踐,還存在諸多待完善的空間,需要通過不斷的試用來逐步完善本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唐雷,葉曉斌,黎輝.創業驅動模式下高職體育專業學生能力培育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資訊,2020,18(10):93-94.
[2]韋銀幕,黃紅玉,農建誠.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評價系統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05):47-49.
[3]胡新崗,劉俊棟,陳則東,等.高職在線開放課程教學質量影響因素調研分析與對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7):82-87.
[4]袁霽雯.高職英語課堂教學質量診改機制與體系建設研究[J].科技資訊,2021,19(13):137-139.
[5]劉滿萍.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科技資訊,2021,19(19):144-146.
[6] 楊彬,徐文韜.基于學校和專業群的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36):5-7.
301250033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