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晶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226)
據調查,目前高職院校針對汽車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的研究較少,一些課程在實施課程思政時難以將課程內容與思政點緊密結合,難以引入思政案例。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討如何在汽車專業課程中較自然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高職是培養高等專業技能人才的職業院校,在為國家建設培養優秀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方面起到重大作用。為誰培養人是高職培養人才面臨的根本問題之一[1]。高職汽車專業課程就是要為汽車企業或汽車相關企業培養德才兼備的專業崗位人才,汽車專業課程的思政就是要在汽車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注重加強對學生的三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2]。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給學生以純知識的傳授或純技能提升為唯一目標的專業課程的教學實施是沒有“靈魂“[3]。
《汽車配件管理》是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學生掌握汽車配件管理與營銷的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具備對汽車配件識別、檢索、管理的工作能力,能勝任汽車配件管理員及維修前臺接待員、汽車維修技師等一線崗位工作。課程依據“汽車營銷與技術服務專業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表”中的汽車配件管理工作項目設置的,要能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和規范意識;提升其人際交往、溝通、團隊協作能力,并讓學生全面掌握汽車配件相關工作崗位所需的相關知識和技能[4]。
高職的汽車配件管理課程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在教學時主要進行如下內容,可能會因開設的課時不一樣而會在某些內容方面有所不一樣。根據以下主要教學內容,可結合工作崗位要求,相應的教學素質目標等來設定課程思政融入點及融入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課程主要內容與思政切入點分析
為了更好地掌握了解汽車配件課程中思政元素對學生就業發展情況的影響,針對以前開設了《汽車配件管理》課程的往年某兩屆汽營專業畢業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通過網絡調查、電話詢問調查等方式對廣西區的一些汽車企業員工進行了相關調查分析,發現有近90%的同學仍從事汽車及汽車相關行業,如表2所示;而且有1/3的學生擔任了汽車企業核心管理崗位職位,其中有近70%的學生表示課程中的思政案例對他們的人生發展中有重要的啟發和導向作用[5]。

表2 抽樣汽營專業人才專業就業情況統計
此課程自開設以來都會在教學實施時引入一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做事等方面的一些正能量的案例。特別是這幾年把這些方面以課程思政的新思想單獨提煉出來,更加突顯出教書育人過程的重大價值。通過對往屆汽車專業的畢業生調查可知,課程思政在學生就業發展和人生道路上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此課程的思政元素和案例的探索,除了以上的幾個相應固定點融入之外,教師還應該多關注時事新聞,把時政新聞的重要事件巧妙地與教學素質目標融合起來,例如可將今年的“疫情防控”多角度地與企業7S管理結合,也可從突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性方面融入,激發愛國熱情;當然還可從科技力量、團隊精神、勵志等方面融入,把握正能量導向,將課程思政點和思政案例與思想政治理論同向同行,真正實現“潤物細無聲”的課程育人的作用,在課程教學中突現出“以德立人,以技立業”的高職人才培養的綜合教育服務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