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變革,讀書已然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不可取代的一個生活環節,作為現代人閱讀成為必需的技能,在高中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既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符合學生發展規律的一種教學活動。如何在高中階段培養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值得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思考,因為閱讀是學習的基礎,是促進學生成績提升的根基之一。經過專家研究發現,將元閱讀策略與常規的閱讀策略結合起來,應用在高中閱讀訓練中,將會對學生的閱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圍繞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閱讀策略;元閱讀策略;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4-0115-02
【本文著錄格式】王云.閱讀策略和元閱讀策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訓練[J].課外語文,2021,20(04):115-116.
引言
在社會日新月異的大環境中,閱讀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讓人們更好地認識事物、理解事物、認識世界、理解世界,進而獲得相應生活技能的基礎所在。高中階段作為在校教育的重要時期,訓練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更是促進學生成長的重要舉措。研究顯示,將元閱讀策略與常規的閱讀訓練相結合,并應用在高中閱讀訓練中,將會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元閱讀概念
元閱讀是源于國外的一種閱讀方法,基于元認知理論發展起來的,它原先用于外語的學習,是外語學習的一種重要的教學策略。隨著元閱讀理論不斷成熟,因其在閱讀教學中有特有的優勢,我國的專家、學者,將這種閱讀方法引入國內,這樣的閱讀方法,著重強調學生的學習閱讀的自主性,讓學生從無意識被動閱讀逐漸轉變為有意識主動閱讀,強調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這是這種學習策略的本質特點之一,將元認知運用在語文閱讀訓練中,它呈現的是一種有意識的計劃、監控、調節、評價和反思的一種閱讀過程。
二、高中語文閱讀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很多閱讀訓練是被動的,這樣學生參與意識不強,學習效果也不理想,經常是教師要求學生閱讀某些片段、某些章節、某些課文,學生也是被動地接受任務,沒有學習主人翁意識,常常也是應付了事,閱讀成為一種過眼過嘴不過心的學習活動,這樣只是表面看起來在學習,在進行閱讀訓練,實際效果難以達到理想狀態。將元閱讀策略引入高中常規的閱讀訓練中,可以改善這個問題,提高閱讀效率,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元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閱讀訓練中的應用
元閱讀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策略。因此,在運用過程中,要充分突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閱讀過程中,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讓學生閱讀擁有掌控權,這樣更加利于他們閱讀訓練以及能力的提升。
(一)閱讀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好閱讀計劃是元閱讀的第一步也是基礎所在,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制定閱讀計劃,看什么、如何看、用時是多少,最后要達到什么目的,這些都要通過書寫計劃的過程,讓學生進行明晰。在制定計劃前,教師要想引導學生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學會理解自己的想法、學會制定目標、學會思考通過閱讀要達到的境界,這些問題都是要讓學生掌握的一些基本問題,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閱讀規劃。首先,教師要通過設問、回憶、聯想、歸納、總結等方法,讓學生對自己以及自己的閱讀能力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比如掌握自己的閱讀速度、理解能力、認知能力、困難問題等,對自身有一個客觀且綜合的評估,然后根據評估結果給自己制定一個適合的閱讀目標,比如可以給自己制定5分鐘看完1000字,且能理解1000字大意的目標要求,之后,將這樣的目標要求寫在計劃中,便于提醒自己,完成閱讀任務。在計劃中,教師要讓學生不斷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閱讀內容,調整計劃內容,在制定目標時,也要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或者是針對某一篇材料而制定目標。分類制定,完善制定的標準和策略,讓其成為學生閱讀的有效指引,提升閱讀效率。除此之外,閱讀策略也應該在計劃中寫清楚,此文采取略讀、精讀、速讀的方法,每種方法都有其特有的優勢,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各種閱讀方法的技巧,然后引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閱讀方法。總之,要通過閱讀計劃,讓學生認清自我,明確目標和閱讀方法,提升閱讀訓練的實效性,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
(二)閱讀監控
在元閱讀策略中監控是其區別于其他閱讀方法的一個重要環節,想讓元閱讀發揮其教育價值,必須在閱讀監控中下功夫,這樣才能提高高中閱讀訓練效能。元閱讀控制是指讓學生根據自己設定的閱讀目標,來控制自己的閱讀行為,比如閱讀時間、閱讀方法、閱讀采取技巧等,最終讓自己在計劃的引導下,在目標的指引下,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教師要讓學生通過控制非智力因素,調整閱讀狀態,根據閱讀中遇到問題,采取補救的措施。
首先,閱讀監控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有足夠的興趣進行閱讀,閱讀能力的提升就指日可待了。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要通過引導讓學生發現閱讀中的趣味,通過控制閱讀過程,將趣味體驗的時間延長,這樣學生自然會提升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體驗了。當然,這個過程,每個學生的興趣點是不一樣的,教師要讓學生進行多方面的閱讀嘗試,找到屬于自己的閱讀興趣,而后再通過閱讀控制,提升趣味體驗。比如開始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用不同的方式進行閱讀,比如速讀、精讀、略讀、高聲朗讀、默默誦讀等等,讓學生多嘗試,總有一種是學生自己喜歡的閱讀外在形式,之后,讓學生學會閱讀控制,比如有的學生喜歡速讀,就可以讓此學生經常使用速讀的方式進行閱讀訓練,但是速讀有其缺陷,教師這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控制閱讀過程中的某些環節,將這種閱讀缺陷進行有效彌補;或者有的學生喜歡高聲朗讀,可以讓學生在訓練的同時,改變這種閱讀方式的弊端,比如可以告訴學生,可以將外在的聲音內化,內化于心,在心中繼續維持高聲朗讀的狀態,但是不要發出聲音,通過多次有針對性的閱讀控制,學生慢慢地就會掌握一套屬于自己的高效的閱讀方法,促進能力的提升。
其次,要通過閱讀控制磨煉學生意志,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高考改革之后,高考中的閱讀量大大提升,在短時間內要處理較多的信息,如果沒有日常語文閱讀訓練的話,很難完成高考試卷的作答,更不要說要考一個理想的成績了。教師在日常閱讀教學中,鼓勵學生完成自己規定閱讀目標,還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逐步提高自己的閱讀目標,就拿閱讀時間為例子,比如開始閱讀目標是每天閱讀20分鐘,在學生堅持一段時間,且已經形成每天閱讀20分鐘的習慣后,就可以將目標進行一個調整,規定每天閱讀30分鐘,以此類推,增加閱讀時間,逐漸鍛煉學生的意志,提升學生能力。這一點很重要,特別是對即將高考的學生來說,如果沒有這樣的一種閱讀意志訓練,在考場上,可能難以完成試卷的閱讀內容,會嚴重影響學生的高考成績,影響學生一生的發展。這里的閱讀控制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計劃,完成規定時間的閱讀任務,然后逐步遞增閱讀信息量,一點一點地磨煉自己的意志,中間教師要多鼓勵,舉辦一些活動,激勵學生閱讀,讓學生可以長期堅持下來,這樣閱讀效果就會有所提升。
最后,通過閱讀控制激發學生閱讀動機。閱讀動機很重要,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訓練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這一點不可否認,但是閱讀訓練僅僅是停留在學習成績這個單一的層面上嗎?當然不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進而進行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的自主性,讓學生從閱讀中體會快樂、成功,獲取知識、信息,這是更為廣義的閱讀目的,教師要通過教育讓學生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之后,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控制,去感受閱讀真正意義,體會更為豐富的閱讀體驗,讓學生通過控制閱讀中的一些環節,樹立正確的閱讀動機,提升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感受閱讀帶來的價值,促進學生能力提升。
(三)閱讀體驗
閱讀體驗是元閱讀中最為有特點的一個環節,它是閱讀主體對元閱讀中計劃、監控、評價的綜合感覺,是元閱讀活動或行為的一種情感體驗。如果說元閱讀中的計劃、監控、評價是對閱讀的微觀調控的話,閱讀體驗則是對元閱讀的宏觀把控。前三者是具體的應用,這一個環節則是對這個元閱讀過程的一種升華。有效的元閱讀體驗可以將元閱讀策略變成一種思維,讓閱讀主體擁有元閱讀的能力。閱讀體驗是指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始終伴隨一種情感體驗,有成功、有失敗、有理解后的喜悅之情,也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等等,在這些豐富的情感體驗中讀者進行暢游,在成功中獲得愉悅,在失敗中尋找歸因,通過這樣的一種情感體驗過程,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會得到有效的增強,通過長期的閱讀訓練,讓學生元閱讀能力逐步增強,對閱讀的把控能力也隨之加強,促進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提升。
四、結束語
總之,元閱讀是可以促進學生成長,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一種閱讀教學策略,將其應用在高中語文閱讀訓練中,不僅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而且也符合高中生的認知規律,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閱讀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程素萍,王聰仙.高中語文教學中元閱讀能力培養的實驗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9(4).
作者簡介:王云,女,1974年生,甘肅武威人,本科,副高,研究方向為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