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娜
【摘要】作為最適合兒童閱讀的圖書,繪本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眾多名家推薦的最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目中,繪本已經作為一個單獨的類別出現,并且占據重要的位置。繪本不僅是兒童很好的課外讀物,優質的繪本也是很好的教學資源。
【關鍵詞】繪本;小學語文;課題教學
繪本中精美的圖畫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由圖畫入手可以讓學生更快地喜歡上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繪本中優美的語言,讓學生在積累語言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繪本中有趣的人物和事件,學生愿意發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繪本與語文知識點有銜接,借助繪本可以拓展語文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在繪本的閱讀與學習中感受語文學習的快樂,建立大語文觀。
一、以提升語文素養為靶向,構建內容更豐富的課堂
在統編版語文教材的引領下,選擇優秀的契合統編版語文教材主旨的繪本,將這些繪本引入課堂,幫助統編版語文教材更好地實施。繪本的加入能讓學生更快適應統編版語文教材,也幫助統編版語文教材的教學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為教材改革和教材設計提供新思路,讓兒童感受不一樣的語文教材,打通兒童與教材之間的隔閡。
語文教學中加入繪本使教學目標呈現“知識—生活”“當下—未來”“集中點—拓展面”等多方面的連接。以統編版語文教材為核心,適時引入優質的繪本,在課內外組成更為系統連貫、多樣豐富的課程體系,凸顯學生能力發展的綜合性。
優質繪本與統編版語文教材融合的第一種樣態,即繪本在教學的某一環節出現:繪本或是作為課前導入,或是為了激發興趣,或是作為示范,或是啟發思考,或是揭示寓意……在需要的時候用到繪本,讓教學設計更多樣。
優質繪本與統編版語文教材融合的第二種樣態,即繪本作為教學之后的拓展延伸:為了加深理解,可以引入與課文同類型的繪本,作為課后的拓展延伸。繪本可以作為閱讀推薦,讓學生課余時間閱讀;也可以對同類型繪本進行講解以鞏固所學知識。
優質繪本與統編版語文教材融合的第三種樣態,即繪本在教學全程出現:對于一些語文知識的訓練點,由于教材有篇幅的限制,很難將語文知識點講透徹。所以,以一本繪本為核心進行教學設計并展開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語文知識點。形象生動的圖文也更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
二、以完成語文知識點的訓練為目標,建立更高效的課堂
(一)想象力的培養
小學生語文素養中明確指出:學生通過語言的運用,能夠獲得思維能力的發展。其中想象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因此在培養學生想象力時,繪本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就具有極大的優勢。
例如繪本《米莉的帽子變變變》的教學:
1.想象故事情節。在這本繪本中,前半部分運用了較多的文字來充實情節,在課堂上,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融入繪本,學生們一邊隨著主人公米莉的腳步一邊想象接下來發生的故事。米莉走進了帽子商店,路過了蛋糕店,來到了公園,學生們就想象她在這些地方都有可能戴著一頂什么樣的帽子,帽子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學生在閱讀繪本時,通過一邊看圖,一邊想象,這樣就使得原本靜止的畫面在學生們的頭腦中不斷地加工,形成動態的、有故事情節的畫面,從而創造出一個全新的體驗。
2.巧設空白。繪本是由圖畫和文字相互作用而講述故事的,由于很多繪本的作者和畫者不是一個人,所以就會產生圖畫講述了一個故事,文字講述了一個故事,圖畫和文字一起講述了另一個故事。這樣神奇的現象就為繪本的閱讀和理解留有一定的空白。而要將空白填滿就需要讀者插上想象的翅膀。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設計了三次空白,讓學生們進行想象。第一次空白是由教師給出兩個例子,“練習跑步的男孩”和“動物學女博士”,讓學生想象他們頭上可能戴著什么樣的帽子,目的是為了告訴學生,如何給人物想象行為,想象身份,甚至是想象背景。第二次空白是在歸納出句式后,學生們在繪本中遇到了一位“媽媽”,在給這位“媽媽”想象帽子時學生們就可以運用剛才歸納出的句式來表達,這樣讓學生在天馬行空地想象時,語言表達也能更加有條理。第三次空白是讓學生想象身邊的同學可能戴什么樣的帽子,到這里,學生們可以“走出繪本”,回到生活。視角的轉變,加上自己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們的想象力進一步豐富起來。
3.深化、培養想象力。教師引導學生從米莉的視角回歸到自我的視角,由“幫米莉想”“幫路人想”“幫同伴想”變為“為自己想”,到這里,學生們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在學習卡片上為自己設計一頂帽子,其實就是讓學生在腦海中將自己想象的內容以一種獨有的方式呈現出來。學生們在腦海中對自己的帽子進行裝飾的同時,其實是將一種線性的思維方式立體化,在左右腦的共同作用下,將其轉化為圖案、場景、情節、情感等融合的、立體的形象化思維。設計完圖案之后,再對圖案背后的故事進行分析、組織、整理,最后或借助句式將內容連成一片,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當課堂教學進行到這里的時候,連平時不怎么說話的學生都能夠眉飛色舞地去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帽子”。
(二)提高表達能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課堂上學生們越來越不愿意表達,為了打破這一壁壘,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時引入繪本,讓學生更樂于表達。
例如繪本《你是我最好的朋友》的教學。這個繪本的語言非常美,人物之間的情感也是通過語言之間的交流展現的。在教學中教師通過以下方法讓學生積累并學會運用繪本中優美的語言進行表達。在沒給出任何學習提示時,先讓學生基于自己原有的生活經驗描述一種顏色。課堂上學生都是通過看到的某一種事物描述相應的顏色,即說什么事物是什么顏色的,學生所描述的內容屬于一個層級,這就是學生原有的水平。所以在接下來想要積累文中的語言,學會像娜娜那樣描述顏色,就需要給學生搭梯子。
第一個梯子是先給出學生提示性的詞語讓學生嘗試著用詞語說顏色。在評價學生的發言時教師用“你用上了一個詞說紅色真好”“你能用上兩個詞說紅色真棒”,這樣評價是想給學生一個分層的要求,不斷鼓勵學生豐富自己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