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飛 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實驗學校
拓展訓練的價值不僅可以從學生個體綜合體質水平與身心健康程度方面得以凸顯,也能在班級、小組團隊合作及競賽狀態方面得以直觀體現。初中階段的體育拓展訓練多以現有教材大綱中所羅列出來的某項既定內容為載體,在校內固定運動場所進行橫向或縱向“外延”,在此基礎上組織開展的拓展訓練與體育課堂開展內容與形式之間均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與外在聯系,其也因此成為初中體育課堂的高效輔助手段。
自新課程理念提出至今,基層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當中的角色逐漸完成了由“主導者”向“指導者”的初步轉變,而教學活動過程也正由教師全盤操控向教師把持教學轉變。在當前這一教學背景下,教師對拓展訓練方案的設計不能過于刻板與固化,在進行教學活動內容與流程設計時,應注重“創新”而不獨斷“創新”,教師可在進行教學方案設計時明確大的教學模塊,為體育課堂的開展營造部分不確定性,同時將對部分固定模塊內的創新機會留給學生,引導其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填充在教師策劃之內的設計“空白”,此舉在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同時,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群體在體育課堂中的參與度。此外,學生群體在教學方案填充方面的參與,往往可生成更具創意的教學方案與動態拓展訓練模式。
近十幾年來,伴隨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其在學校教育范疇當中的應用也逐漸成為常態,將多媒體手段與教師自身的教學經驗相結合,定會為教學活動注入新鮮的血液。通過與本校及周邊地區多所學?;鶎芋w育教師的交流不難發現,大部分層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價值予以了高度肯定,但如何更為高效的應用則是困擾一線教師的棘手課題。
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方面絕大部分教師會選擇借鑒他人的成功“方案”而非“經驗”,而鮮少考慮自身所面對學生群體與所謂成功“方案”之間是否能夠完全匹配,而與學生群體實際現狀契合度不高的教學方案,顯然也是無法達到既定教學預期的?;诖?,筆者認為,教師在進行教學拓展訓練方案設計時,應將當前所面對學生群體的實際現狀、學校軟硬件配備情況、教師自身教學經驗以及他人成功經驗等多個方面進行有機的結合之后,因勢利導設計出既具有鮮明個人特色,又與學生群體及學?,F狀高度匹配的拓展訓練實踐方案。
拓展訓練方案的設計是教師根據當前學生群體所用教材當中所涉內容的橫向或縱向延伸,而拓展訓練方案的實踐應用則是對立足教材內容基礎上教學活動的高效補充。教師若在進行拓展訓練方案內容、開展形式等方面的設計時過于程序化,不僅會抹殺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自主思考能力,還極有可能會因為相關方案的應用過程當中某些突發事件的發生而使方案無法落于實踐。
教學活動的組織開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并非像電腦程式一樣固定不變的,在教學方案的實踐過程當中,有可能發生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而教師要做的則是需要將在拓展訓練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的意外狀況進行合理預測,并根據可能會出現的狀況,預設多元應對策略及多元課堂教學走向。例如,在做拓展訓練方案設計時,教師應確定該方案的拓展方面及訓練重難點,并在可能出現突發狀況的環節進行提前預測,并根據可能會出現的情況設計多元應對措施,從而確保拓展訓練方案能夠得以順利落于實踐。
在開展本研究過程當中的拓展訓練方案設計之前,筆者對最新版《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內容的深入研讀后,將拓展訓練教學目標初步設定為學生群體對拓展訓練活動的運動參與、技能、體質及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多個方面。
在本次研究過程當中,筆者選擇將本校八年級(1)班與八年級(2)班的全體學生視之為拓展訓練的主要參與對象,并將拓展訓練活動的開展頻率定為每班每周一次。
拓展訓練活動應與學生當前在體育課堂中所學內容具有一定的關聯性,而訓練目標則應是對教材當中所界定目標的鞏固、補充與拓展。且開展所需場地(學校操場及室內運動場館)及器材(體育課堂當中的常用器材如長繩、空心球、體操墊、乒乓球臺等)也應根據本校實際情況而定。
在本次研究過程當中,筆者根據本校硬件設施及當前所面對學生群體的實際現狀進行了拓展訓練方案設計,其中囊括了5個課時的拓展訓練,下面隨機選擇兩個課時舉例,進行詳細的教學方案呈現。
(1)拓展訓練名稱:蛛網營救。
(2)拓展訓練目標:①通過蛛網營救拓展訓練的參與,使兩個班級學生群體的團隊合作意識及能力得到更具針對性的培養;同時注重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對預設沖突處理能力的培養。②在拓展訓練方案設計當中,有意識的為學生創造更多與同伴間進行交流的機會,旨在通過拓展訓練活動的參與,提高學生群體的人際交往能力。③通過蛛網營救這一拓展訓練的參與,學生群體的肢體協調能力可以得到具有針對性的訓練與提升。④通過對拓展訓練過程當中所遇問題的處理,提高學生群體的問題解決能力。
(3)拓展訓練重點:該拓展訓練之于學生群體而言頗具危險性,做好安全防范與隱患排除是該拓展訓練的重點。
(4)拓展訓練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在參與拓展訓練的同時,活躍思維,并就訓練過程中教師預設的關卡與問題進行主動的思考。蛛網營救拓展訓練方案具體設計見表1。
表1 蛛網營救拓展訓練方案
相對于傳統體育課堂而言,拓展訓練形式雖與常規課堂內容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其開展形式則與常規體育課堂之間大有不同。在常規體育課堂上,游戲形式多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而在拓展訓練當中,則多以體育游戲或情境形式為主。對比之下,學生對拓展訓練的參與積極性與內心接受程度更高,將拓展訓練作為激發學生群體體育學習興趣的手段十分必要。
相對常規課堂教學而言,拓展訓練更加注重對學生群體綜合素質與能力方面的培養。在常規體育課堂當中,教師需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完成既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教學,而鮮少有過多時間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專項培養?;诖耍P者認為,將拓展訓練在教學活動當中進行常態化應用,則能很好的平衡以上關系。
當前大部分基層學校與一線教師并未認識到拓展訓練之于青少年學生與常規體育教學活動的價值。抑或是在開展拓展訓練時,并未根據學校及學生實際現狀進行更具針對性的設計,而是照搬他人的成功案例,此種方式是缺乏科學性與針對性的。若要科學系統的組織開展拓展訓練,則必須根據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方案的嚴謹設計,如此方能實現預期實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