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學校作業質量以及學校課后服務質量,進一步減輕校內作業負擔。雙減政策對學校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更對一線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據“雙減”政策來減輕校內作業負擔、控制時長,讓學生少做無用功,做到作業“少而精”。其中分層作業布置是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學生課后作業可以根據自身學情各取所需,根據學生年齡、個性特點和學習規律,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以此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提高作業質量。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分層作業布置原則以及方式。
【關鍵詞】雙減背景;小學英語;分層作業
【作者簡介】肖婉青,南京市高淳區淳溪中心小學。
引言
由于作業布置常常不自覺地超量、超時,整體上學生完成作業的總量更是長期大面積的嚴重超量、超時,從而造成學生作業負擔過重,以至到了難以完成的地步。因此,雙減背景下每所學校都應加強作業管理,真正實現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目標。目前學校將按照“雙減”具體要求,以作業分層布置為突破口,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基于此,以小學英語為例,分析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分層作業布置。
一、雙減背景下改革小學英語作業布置方式的必要性
作業是課堂英語教學活動的延續,可以檢測英語教學效果,有助于教師及時把握學情,還可以幫助學生有效鞏固英語知識,提高語言應用能力,培養學生英語素質。但是,在過去比較長時間內,由于過多過重過難的作業負擔,不但挫傷了不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反而使這些孩子身體素質嚴重降低,以至身體發展遭受影響。在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頒布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由于“雙減”政策一語擊中了應試教育思想中的功利、目光短淺要害,所以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反響,學校、家長、教師對我國的這個重要決定普遍表示支持。
“雙減”政策明確要求學校、教師、家長必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英語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不得布置超過國家課標難度的英語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英語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英語作業;教師不得參加校外有償補課,等等,特別是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不得安排英語考試,不布置書面作業。對于國家規定的明令禁止的紅線,每個教師都必須了然于心,時刻自警、自省、自勉、自勵,要把國家的政策精神切實落實到行動上、工作中。
另外,小學的英語教學要想不斷地適應我國的教學改革,相關的,學校教授英語的老師也需要不斷地對自身的教學方法加以革新,并針對各個學校語言發展的特征對學生實施不同的語言教育。同時。由于課后作業的布置與設計是保證學生英語成績與能力的重要保障,所以,相關的老師就需要運用分類作業的方法對作業進行設計,并根據學生不同進行作業的設計,同時老師也要重視每一位學生的個人差異性,使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自身的特點。而且,通過這種教學模式,還可以不斷地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而相應地,還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點的掌握,并訓練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從而推動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分層作業布置原則
1.趣味性原則。從小學英語教學狀況來看,因為分層作業設計主要面向的學習對象多為中小學生群體,所以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添加趣味性元素更能夠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才能夠有所彰顯,這對于其英語學習興趣的養成以及學習習慣培養都具有意義。
2.平等性原則。公平原則的核心內容就是要公平地對待學生,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老師要對等引導,注重對全體學生的全面發揮,作業設計與輔導絕對不能給學生貼標簽,而且要在掌握學生特長的基礎上,以公平意識推進課堂輔導工作,對低年級學生要做得更好,要讓學生建立自信。
3.激勵性原則。將對學生情感要求的調動為基礎,指導老師在分層作業輔導中也要加強情感鼓勵策略的運用,使學生感受成功、贏得信心。實施學生分層教育必須樹立開放的視野,不斷地根據學生學習的發展來調整學生的學段,給學生更多的進步空間,善于看到學生最微小的進步,抓住每一次機會,啟發學生,使學生獲得持續進步的力量。
三、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分層作業布置方式
1.分析學生之間的差異,布置不同層次的家庭作業。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是不一樣的,如果教師都采用同一類教學方法,或布置同一類作業,會使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感覺得不到滿足,讓學習能力差一點的學生跟不上,于是,老師在英語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就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間的學習差距,并分層做好課堂作業的布置。首先,教師可以將小班的學生分成A、B、C三組,通常A組學生成績是比較優異一些的,同時學習能力是稍好一點的;而B組學生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都屬于一般類型的小學生;而C組學生,則是學習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都稍差一點的學生。而且老師的這個分類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著學生學習情況隨時地對老師做出適當調整。
為了使課程目標可以比較快捷高效地實現,老師布置的內容必須與課程內容有所接近。因此針對c組學生,教師要能夠控制作業的總量,從而減輕作業的困難,讓學習者了解一些更基礎的東西,從而使學習者可以重新提起對英文的興趣。而針對B組學生,老師也要能夠判斷作業內容和問題的難易,同時由于小學生的學習可塑性是十分巨大的,所以老師也要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同時積極引導這一部分學習者。而對于A組學生,自不必說,教師給學生布置了幾個富有挑戰性的作文題目,以點燃學生們對英文學習的熱情。
2.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由于學生是學校教育過程中的重點,所以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發展的特點對學生進行作業分組,還可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學習動機、心理特點、興趣和習慣等,將學生分為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三個檔次。接著再對這三個階段的學生進行不同作業的布置,以此增強學生對各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教師還可根據更具體的課程內容對學生實施動態管理,并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上課表現情況等,對學生進行英語作業的布置。
例如,在布置具體英語作業的時候,教師要先對學生進行分層和分組,根據a層次或是班里學習成績和主動性較強的學生,進行相應英語作業的布置。然后老師在根據學生c階段的學習成績等,對這些學生布置一定基礎的英文作業,這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對有關英文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可以不斷地提升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同時,在面對b階段的人,教師也必須逐步地強化教授學生其英知識,以逐步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以便激發學生學習潛力,從而提高學生對相關英文知識的了解。
3.通過模擬角色,進行分層布置。教師把這個方式運用在(課題立項號:GS[2020]GHB2227”)英語課堂中,能抓住他們表現欲強烈和活躍好動的心理。在英語課堂中,教師也常常給他們演示英語教育小學時在課文中出現的人物或者單詞中的某些內容,并為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表演過程中進行英文對話,并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同時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英文表達能力。并采用簡問簡答的英文句子展開對話,這能夠加深學生對某部分英文內容的記憶。而通過設置這樣的情境,不但能夠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養成中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和協作的良好習慣,從而有效提高學校英語教學水平。
學校的英語老師在進行小英語課堂教學時,不但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英文掌握狀況,同時還要注意課外教學,例如老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通過設計分層作業布置方法來布置家庭作業,使學生可以在短期內掌握并了解更多的教學知識點,這樣,老師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口語技能,從而增強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效率與質量。
4.結合學生喜好劃分作業層次。很久以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就被充分確認了,所以,布置英語寫作任務時,也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創造知識點。首先,要做好創造性家庭作業。他們往往具有無限的想象力和創意,所以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強,但是老師要能滲透出英語課堂知識點的,使學生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與藝術,這樣學生的自信就可以得以提升。C組學生,盡管對英文課本知識學得沒那么好,可是動手力量強,于是老師可以給學生制作些英文手抄報之類的,使學生從動手作業中得到成功的快樂。
其次,也可以是可查閱式的家庭作業,小學生學習興趣強眾所周知,去尋找一些相關的學習資料能夠更加充分地滿足中小學生求知的欲望,也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完成記憶。所以,在譯林版五年級的上冊Unit 8 At Christmas,對于其中有關外國的節日活動,很多學生都還不是很熟悉,這時候很多學生就會想去尋找資料,了解一下有關這個節日活動的由來和習俗,從而更好地進行章節學習。
布置作業時,教師應能根據學生的喜好安排學生喜歡的作業類型,布置學生所喜歡類型的作業,要使學生能夠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那種作業類型,以便于學生充滿熱情地去實現學業目標和任務。
結語
由此可見,在雙減背景下,老師要想有效地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就必須針對學生的英文基礎知識對英語作業進行分級布置與設計,而小學的英文分級作業布置也不僅僅是提高學生對相關英文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關鍵,更能有助于學生在彈性作業中開拓自己的更多可能,通過自由選擇方向,在自主效能的實現中獲得自我的提升。此外,當學校學生有了一定的自由支配時間或空間之后,就可以使得這些學生的總睡眠時間得到提高,學生也能夠有個更加強健的身體,從而能夠更好投入到更加高效的學習當中去。
參考文獻:
[1]李聰敏.對小學英語作業教學改革的創新思考及分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4):163-164.
[2]張秀霞.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分層作業布置分析[J].校園英語,2019(22):217.
[3]任偉.小學高年級英語分層作業布置策略的研究分析[J].校園英語,2018(12):169.
[4]沈舒.小學英語分層作業布置策略分析[J].學園,2014(12):99-100.
300450033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