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艷
摘 ?要: 在我國課堂教學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并不明顯,這主要受我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我國從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上也隨之有所改變和突破。讓學生成為真正地主人在當前教育中所提倡,這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在課堂中加強互動,已實現更好地教學和學習。本文分析了互動性在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并從小學數學課堂出發對如何提高師生互動性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互動性
一、互動性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屬于活潑好動的時期,在課堂中應該富有活力與生機,強化“授課”方與“受課”方的互動性。互動性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1.《新課標》明確提出關于課堂互動性的要求
自古以來,人們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但是從新課程標準提出以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被賦予新的任務以及角色。新課標的提出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明確要求在課堂上要從“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為中心”進行轉變。在新課標的要求中強調課堂應該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進步的一種活動,要體現出新時代課堂中的“互教互學”。這一要求的提出實際上實現了對課程功能的轉變,也是對于我國素質教育的推進。
2.有利于提高學生主體參與度,激發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很多學生由于對教師帶有一定的畏懼感,在課堂中往往不敢發言,也不敢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但通過提高課堂中師生間的互動性,能有效發揮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人翁作用。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強和提高,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也可以明顯得到提升。只有學生勇于提出不懂的問題并通過與教師的交流溝通去解決問題,才會意識到學習這一過程所帶來的滿足感。同時還能縮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讓課堂的氛圍調動起來,進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促進創新能力
在小學課堂中尤其是對于數學的學習,只憑教師的“教”但學生卻不自主的“學”,這樣的教學效果并達不到既定要求。提高課堂上的互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在課堂中的自主能動性。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包括對知識的探究與學習,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式教學,學生才能更好地通過自身的學習方式去掌握和學習知識。學生在一個互動性的課堂中既打開了學習的思維,同時還能促進創新能力的開發。
二、小學數學課堂提高師生互動性的方式
1.創造和諧良好的教學環境,奠定互動性基礎
小學數學的內容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所設計,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盡量采取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為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互動性,教師要創造出一個有利于師生互動的良好教學環境。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要認識到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之間一個平等的過程,是一種雙向性師生關系的融合。例如,在教學“時、分、秒”時,教師可以在正式進入新課之前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先讓學生自由地討論所了解的時、分、秒知識,并借助鐘表等作為教學工具讓學生感受時間的流逝,逐步讓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同樣樹立對于時間的觀念和認知。通過課前的一系列活動,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得以拉近,在進入正式課堂時課堂的互動性才能在教學中適時進行開展。
2.結合課程內容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互動性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可以結合教學的內容創設教學情境,積極調動學生與教師間的互動性。通過教學情境的創造更容易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將學生引入到課堂之中。例如在教學“圖形的運動”這一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想象一下如,夏天的風扇的扇葉是怎樣運動的?春天里公園的風車是怎樣運動的呢?,由此導入出運動的“旋轉”這一知識點。在創設情境中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方式,展示圖形的平移、旋轉等運動,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圖形的移動。甚至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屬于自己的風車,去感受風車的旋轉的方式,以及關于旋轉的中心點等問題。通過在課堂中情境的創設,更能激發學生對于知識的好奇心,也能加強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3.開展數學課程教學實踐活動,發揮合作互動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還可以開展與數學課程相關的教學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出書本知識的局限性,通過數學實踐活動將所學知識進行細化,同時還能發揮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性。例如,在教學“測量”這一單元的知識時,可以先通過教學設計讓學生理解毫米、分米、米等基礎度量的數學知識。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去量一量課桌的長度或者寬度、筆記本的長寬、同學們之間互測身高等。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將身心進行放松,并且通過測量的實際活動打牢測量的基礎。緊接著,教師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北京到四川有多遠嗎?可以用米這一度量來表示嗎?”這個時候學生們便會產生討論,教師就可以將“千米”這一新的度量單位引入出來。同時也可以布置一個小作業讓學生用“千米”去計算下自己家到學校的距離,啟發學生對于測量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結語
關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互動性,是當前教育改革形勢下所思考的一大問題所在。隨著教育理念的革新,素質教育的推行正在逐漸打破“滿堂灌輸”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的互動性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全面而綜合性的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既要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為互動性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還需要創設教學情境與展開教學實踐互動,不斷調動學生的交流與合作互動性。
參考文獻:
[1]汪鴻喜.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互動的有效性[J].家長,2020(35):66-67.
[2]程濤.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上的互動性[J].中國新通信,2020,22(07):209.
[3]王勛,馬梅花.淺析如何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互動性[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1):125.
341750033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