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來蘭
摘 ?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識字教學是語文課程中最核心、最基礎的一部分,而且一直都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事實表明,小學生掌握的識字量與詞匯量越多,認識的事物的能力就會越強,思維能力的發展就會越來越快,表達的方式就會變得越來越豐富,識字是學生們進行寫作、口語交際以及閱讀的主要的基礎,識字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他們之后在語文的學習中以及其他課程的學習中。因此,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探究意義重大。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教學方法
在目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學的方法存在著很多種類,教學的效果也顯得非常特殊性,根據目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一些情況,并對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實施了簡單的分析和研究,并從中找到更好地教學方法。很多的教師已經可以很好的去分析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來指引教學的實踐方法,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但是并不可以否認在實際教學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識字方法探究
1.加強農村識字資源開發利用
(1)充分挖掘校園識字資源
校園識字資源包含校內識字資源和課堂識字資源。課堂識字資源的利用主要是教學掛圖、結合教材、運用教學實物實施識字教學,這是為了能夠保證識字教學的基本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能夠依照將游戲引入課堂中,比如猜字謎、漢字轉盤、找朋友等等多種方式方法,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游戲的樂趣,并且更有興趣地去學習識字;還可以在生字的旁邊畫上一幅簡筆畫,通過生動形象地簡筆畫把抽象的符號具體的形象化,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的目的。
(2)積極開發利用現有識字資源
學生識字的數量和質量與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應當適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去疏導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溝通交流,比如家訪,更有利的獲得家庭的支持、理解和幫助。在家庭生活中每一個地方都可以認識字,也就是說明識字已經和生活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享受在生活中識字的樂趣。學生的家庭中存在著很多的識字的資源,就比如說明書、食品袋、紙箱子等地方,可以組織學生們去收集這些實物,按照自己的喜好制作成“識字剪報”進行交流。
2.整合教學方法
(1)識寫分流,增識不寫。
識寫分流,指的是將生字分成兩類:一類是只認不要求會寫;另一類不僅要求認識還要會寫。這樣可以減輕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負擔。增識不寫,指的是增加學生的識字量,但是不會要求這類生字會寫。所增加的識字量,教師自己把握。
(2)聽說起步,閱讀識字。
為拓展小學生識字與運用漢字的能力,農村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復述經典、新聞播報、讀報、講故事以及到敬老院給老人們讀書等文化的活動,來擴大并增加學生識字興趣與課外知識的閱讀量,從而達到閱讀識字的目的,同時,也鍛煉了小學生的能力和培養了他們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美德。
(3)激發興趣,自主識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最好的動力。低年級學生認識事物是以直觀為主要的,然而,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鼓勵他們去自主的識字。循環反復,化生為熟。低年級的小學生的集中注意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在每節課所學的字不適宜過多。教師在教完生字之后,應當加強學生們的寫字訓練。根據學習去忘記規律,在識字教學中要循環的安排并且再去確認過程。
3.改進識字教學評價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檢驗與改善學生的語文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方式,改進教學的設計方式,完善教學過程,并且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采用多元性的評價,去強調教學主體間的雙向溝通和交流、選擇和協商的評價的過程,從而促進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性,并且提高教學的效率。針對農村小學生的實際狀況,為提高低年級小學識字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采用形象評價以及參與性評價兩種方法改進課堂中的教學評價。參與評價方法是在識字教學中把學生互評以及學生自評加入評價的范圍中。
4.增強教學設施
低年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需要符合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簡單到復雜,從感性到理性,從遠到近,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過程。然而視聽結合所接受的信息與記憶牢記程度都要超過單一的感官接受,所以低年級識字教學應當盡可能地去采用圖畫、標本、實物、卡片動作、演示、模型等多種輔助的手段進行教學。然而因為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所以使我國城鄉之間教育供求已經失去平衡。小學的教學設施嚴重的不足,比如教學實物和教學掛圖很多農村小學都不齊全,教學的音像資料更是少之又少,這些教學設施都需要得到補充。電教室、微機室、展覽室、驗室、少隊室、圖書閱覽室等農村小學“奢侈”的教學設施應得到適當的增加并輔助農村小學低年級語文的識字教學。并且小學語文教師應更多的接觸多媒體設施,增加教師的實踐能力。
5.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提高教師專業素養,進行校本培訓。校本培訓指的是為了能夠滿足教師并且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需求,是由學校發起組織的,以學校為主要的培訓基地,學與用相結合的一種教師在職培訓。學校本培訓主要包括以下的方面:
(1)教育理念培訓。基礎教育新課改動的推進,正在逐漸的成為學校以及教師生活中的大事。每一所學校、每一個教師都將會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新的困惑以及新的矛盾,如果想要真正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僅僅依靠原有的老經驗和老辦法,恐怕是很難出現效果了,然而這就需要從中找到新的解決途徑和方法。
(2)教學基本功培訓。教學基本功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一項最基本的職業技能。在校本培訓中,可以通過基本功考核、教師座談會、基本功比賽等活動形式讓教師認識到基本功的重要性。在全部的演講比賽中提高教師的普通話,在常用字考核中提高教師的板書,在語言活動中提高教師的表達能力等。教師專業素養得到提高后,教授學生識字的方法和能力也就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吳晶.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J].求知導刊.2015(05):74-83.
[2]張永鋒.針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8):49-64.
394750033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