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嬌
摘 ?要:小學階段是啟蒙的關鍵時期,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小學課堂教學得到了不斷地改進。數學課堂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是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本文主要分析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針對課堂教學問題提出對策建議,從而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教師教學水平,打造高效數學課堂,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對策建議
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備課、授課,新課標提出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數學教學要重視學生的數學情感培養,從學習興趣、思維邏輯、學習能力、探究意識等多方面培養。數學教學和數學學習能力培養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可以提升數學學習能力,數學學習能力提升后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在數學學習中得到知識和認知上的升華。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情境創設冗長,針對性不強
選擇合適的教學素材創設情景,是十分適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設將抽象的問題具象化,引入生活和故事中的素材,在情境創設教學中也存在許多優秀案例值得教師借鑒,但是部分課堂教學中依舊存在將創設內容復雜化的問題。將生活和情景結合在教學內容中,增加情景內容等都是較好的方式,但是情境創設容易出現“跑偏”“變味”的問題。例如,學習對稱軸時,教師給學生播放動畫,內容是蝴蝶飛到一片樹葉上,樹葉和它說:“在數學王國中,我們是一家人。”學生看到這句話,如果沒有任何引導,教師提問,學生依舊不明白,教師還需要繼續引導,從圖案等方面引導后學生才能明白,這種情境創設缺少針對性,內容更復雜,耗時較長。
2.教學形式濫用,缺乏實質內容
合作式教學在新課標施行后,被廣泛運用并不斷倡導。教師通過合作式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合作欲望,滿足學生本質需求。但是合作式教學被濫用,就導致無論什么形式的教學,都采用合作,以“合作教學”為目的合作教學,偏離了合作教學本質目標。筆者在觀摩各種數學課堂后發現,幾乎每次觀摩教師都會采用合作教學模式,教師只要提出問題,就會給學生討論的時間。這種濫用合作教學的現象,不但沒有實現合作教學的目的,反而削弱了其效果,合作教學猶如“蜻蜓點水”一般,既沒有起到真正地合作討論的效果,還占用了課堂寶貴的時間,學生合作更多是湊熱鬧,失去了其意義。
3.教學方式枯燥,發散性教學缺失
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從原來的“填鴨式”教學變成了“問鴨式”教學,整堂課從原來的教師一直在講課變成了教師一直在問問題,充斥著“對不對”“是不是”“還有什么”等沒有任何啟發性的問題。這種“問鴨式”教學一方面會將教學內容拆分得支離破碎,喪失提問的價值,另一方面還會將課堂變為一問一答的枯燥課堂。從表面上看,是一種很好的師生互動方式,但是實質上就是把“填鴨”變成了簡單的“問鴨”,教師依舊沿著自己的思路提問和講解,學生主動提問和啟發性問題少之又少。
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建議
1.情景設計要結合實踐,切勿夸張
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增加創新,調動學生課堂興趣,從學生生活入手,建設生動活潑的課堂。但是以往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強調情景設計中的“新、奇、趣”,過于強調情景的新穎奇特以及樂趣,導致設計上形式化、模板化十分嚴重,忽視了情境教學的“關聯性”“真實性”“教學性”,使得教學效果適得其反,達不到目標要求。因此,情境教學要根據班級狀況和學生生活進行設計,并且要讓學生參與到情景設計中,在情景參與時把教學融入每一個環節。教師要考慮情境創設是否緊扣教學內容,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究欲望,是否可以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了解數學問題。情境創設的主體要考慮到課堂上大部分學生,避免少數學生參與的情況發生,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大多是基礎性知識,這些基礎性知識看似簡單,但是要讓學生實際掌握和理解,需要結合生活,小學生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弱,結合學生生活的情境創設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確保教學的有效性。
2.重視提問藝術,增加有價值提問
康托爾說:“在數學的領域中,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只有提出有深度的問題,學生才可以結合一個問題舉一反三,逐漸加深對某一概念、問題的認知。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當巧妙設計提問問題,減少無營養、無質量的提問,簡單的提問可以穿插在課堂之前,為數學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提供課前準備,讓這些學生找到學習自信,將這些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接下來的數學教學中。而有效提問是師生溝通和情感交流的紐帶,提問的層層深入是激發學生數學探究興趣、促進學生邏輯思考提升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引導的時候就設計好前后呼應的問題,使這些問題能夠貫穿于整個課堂,并且在課后總結時,教師還可以運用最早的問題,讓學生總結答案,實現教學環節的環環相扣。
除此之外,還需要對高質量的解答進行針對性地評價,很多教師在評價學生回答時泛泛而談,只注重鼓勵,忽視了學生回答中存在的問題,這就造成學生并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合理、正確和全面。教師要認真聽取學生的回答,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充分尊重學生的發言,之后先給予肯定的回答,再問一問其他學生對此問題回答的看法,如果有異議,其他學生會舉手發言,教師可以把每一個學生回答的問題結論都總結在黑板上,再針對性地對學生回答不全面的地方進行評價,最后再對所有答案進行總結,給出學生最終的答案。有效提問和針對性評價能夠使師生之間進行更深入的交流,讓教師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對班級的整體情況有充分地了解。
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是新課改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將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結合,切勿只注重形式忽視教學本質,情景設計應當結合實際,重視課堂提問藝術,提升提問的有效性和價值,結合教學內容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案設計。我相信,將一線教師扎扎實實的教學理論和經驗與傳統教學精華及創新教學思維相結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成效一定會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姚萍.讓深度學習走進小學數學課堂---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點感悟[J].贏未來,2018(6).
336150033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