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健康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優化教學內容,采用創新方式激趣,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內容,讓學生高效、深刻、全面地理解生物知識,讓他們在主動探索中獲得提高和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利用創新教學環節和豐富教學內容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讓他們在明確學習目的的指引下進行深入學習,實現生物教學目標,打造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精彩課堂。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物;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9-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58
高中生物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要使用創新觀念為學生構建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探究主動性,促進對生物知識的深入理解,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一、制訂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目的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要讓學生學得更高效,教師需要改變講解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改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建立創新型教學模式和師生關系,讓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制訂學習計劃,包括預習計劃、課堂學習計劃和復習計劃。有了明確的學習計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明確了學習目的,在探究新知識時,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找到最優的學習方法,快速高效地完成生物學習任務。在依據學習計劃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每完成一項學習內容都能獲得滿足感,可以進一步激發他們深入學習生物知識的動力。隨著生物知識一點一滴的積累,學生能自信地投入到生物學習中,敢于向教師提出自己的疑問,在教師的啟發下進行深入學習,順利高效地完成學習計劃。在學習過程中,要使學習計劃更好地發揮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教師要關注學生制訂的學習計劃,并根據他們的學習實際和學習能力提出修改意見,使學生的學習計劃能真正起到引導、促進的作用,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推動高中生物精彩課堂的構建。
二、先學后教,發揮主體作用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要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需要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先進行自主學習,通過獨立思考對教材中的內容有一定的理解。完成自主學習后,教師通過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來調整教學內容,強化教學大部分學生沒有掌握的知識點。通過強化學習,學生能夠有效解決在自主學習中沒有理解、沒有掌握的知識內容,以確保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更多的收獲,體會到主動學習的樂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生物知識,促進生物核心素養的發展。例如,在教學“細胞膜的結構及功能”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自主學習,并給他們布置學習任務:說出細胞膜的化學成分和結構;說出細胞膜有哪些重要功能;說出細胞膜的“結構特性”和“功能特性”。為順利完成任務,學生能認真分析教材內容,認識細胞膜的結構示意圖,掌握細胞膜的成分是磷脂雙分子層、蛋白質、糖蛋白,了解細胞膜的結構特點。通過自主學習,學生對細胞膜的結構及功能有了深入理解。教師掌握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后,要引導他們對沒有理解和掌握的部分進行強化學習,在發揮主體作用的過程中推動教學的高效進行。
三、借助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
在高中生物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教材中大量的知識點,如此才能促使他們進一步深入學習知識,通過積極思考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因此,在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高效進行知識點的記憶,對學生的記憶方法進行指導,讓他們學習并能夠運用思維導圖把分散的知識點建立起聯系,通過一個知識點記住相關聯的一系列知識點。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進行了梳理,建立起知識結構體系,能夠以圖形的方式把整個單元的知識點存儲到大腦中,扎實掌握所學的生物知識。例如,在學習“細胞的分子組成”時,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較多,包括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細胞中的無機物、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等。要把這些知識點條理清晰地記住,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在學習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教師要讓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記憶,以“細胞的分子組成”為主題,把每一節的主要內容作為主脈,主脈呈放射狀,并畫上與文字相關的插圖,然后畫上支脈。通過思維導圖,整個單元的內容建立起聯系,能夠讓學生深刻記憶分散的知識點,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運用微課教學,豐富教學資源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需要了解生物的微觀世界,只靠閱讀教材內容是不能深刻理解這些抽象知識的。把信息技術引入生物教學中,結合信息技術中豐富的資源設計微課,借助直觀的視頻來呈現抽象的知識,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加深對生物知識的認知,在精彩的微課教學中完成學習內容。把微課教學運用到激趣、課堂教學、課后復習環節中,讓學生在觀看微視頻的過程中深入領悟生物知識,有利于促進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在高中生物學習中,豐富有趣的學習內容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設計生物教學內容時,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制作微課,把抽象的、微觀的生物知識用直觀的視頻展示出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降低學習的難度。學生結合視頻內容學習生物知識,能深入理解所學的抽象知識,促進他們生物思維的發展。運用微課教學,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視頻內容,全面理解所學的知識點,使教學活動更高效,學生的學習也更有效。例如,在教學“主動運輸與胞吞、胞吐”時,教師可以設計微課,讓學生觀看胞吞和胞吐的動畫模擬,了解胞吞和胞吐的過程。通過觀看微課,學生了解到大分子進出細胞時,通過膜結構形成囊泡,從而進行運輸,這是一種不跨膜的運輸方式,運輸同時需要細胞內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在微課教學中,學生對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掌握了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的區別。
(二)直觀呈現重難點知識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他們一般通過思考能夠掌握教材中的簡單知識點。但是在學習重難點知識時,學生只分析文字信息不能實現對知識的深入理解。運用微課開展教學,把重難點知識通過視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聽、看、想的學習動態中進行理解,可以對他們的思維起到促進作用,從而深入領會所學的知識內容。在設計微課視頻時,教師要精心選擇信息技術素材,通過視頻播放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多種感官的作用下進行學習,掌握豐富的生物知識。
(三)提升復習效率
把微課運用到高中生物復習的過程中,把一個單元的知識點總結起來錄制成視頻,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短時間內進行知識的回憶、復習和鞏固,使他們高效地進行知識的查漏補缺。在運用微課進行復習時,教師可以把錄制好的微課上傳到班級群中,讓學生在家里進行微課視頻的觀看,充分利用課下時間,提高復習效率。
五、加強實驗教學,進行深入探索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想讓學生深刻掌握理論知識,需要借助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實驗操作、觀察中促進思維的深入發展。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先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器材、實驗步驟的學習,讓他們充分了解實驗內容,確保能夠獨立進行實驗操作。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操作過程,針對他們遇到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保證實驗操作的正確性。
(一)加強實驗指導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是讓學生借助實驗操作來理解抽象生物知識的重要環節,通過實驗操作,學生能夠通過動手操作和認真觀察,促進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培養探究精神和科學精神。在開展實驗教學時,對于學生剛接觸的實驗操作,教師要進行演示和指導,讓學生了解實驗操作步驟,從而能夠順利完成實驗操作,通過認真觀察得到實驗結論。例如,在“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的實驗中,教師在讓學生學習制作臨時切片時,可以先進行實驗演示制作松針的臨時切片,讓學生掌握制作松針臨時切片的方法和步驟,然后讓他們自己制作松針的臨時切片,并進行觀察,通過實驗了解松針的葉面結構。
(二)注重實驗分析
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注重學生對實驗的分析,可以使他們快速找到實驗操作中存在問題的地方并進行改正,促進實驗的正確進行。在分析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分析實驗步驟、實驗操作過程和實驗結果。通過對實驗進行分析,學生不僅能胸有成竹地進行實驗,還能快速發現實驗過程和結果中有問題的地方,提高他們的實驗分析能力,促進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
六、加強教學反思,優化教學活動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要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有效結合,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通過反思獲得成功的教學經驗,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教師、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生物教學過程不那么完美,通過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能為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教師的成長奠定基礎。在每次高中生物教學結束之后,教師都要反思教學過程,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找到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地方并進行改進和優化,設計出新的教學方案。通過反思,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內容,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最大限度地利用課堂中的學習時間,充分發揮思維的活躍性,借助創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深入思考,在與教師的互動過程中理解生物知識,實現生物教學的有效進行,為構建精彩的生物課堂提供前提條件。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想要打造精彩高效的課堂,不僅需要轉變觀念,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意識,使教學活動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有效引導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的主動探索可以產生更多的動態生成,使課堂教學能夠順利推進,逐步實現教學目標,構建精彩的高中生物課堂,使學生在不斷汲取生物知識的過程中提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梁貝貝.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14).
[2]烏蘭圖雅.關于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才智,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