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軍
【摘要】新時代教師應該具備哪些特質呢?文章結合作者的做法,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討論:一、用人格魅力,征服他;二、用心換心,尊重他;三、用學科文化,吸引他。詮釋了什么是人格魅力、教育思想,只要關注每一位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教,敬畏所教的學科文化,就一定會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
【關鍵詞】學生喜歡;人格魅力;新時代;學科文化
語文特級教師程翔老師講:做學生喜歡的老師不是你一節課上得多好,不是讓學生考多高分……而是你的人格魅力、教育思想。什么是人格魅力、教育思想?我想起北師大陳鎖明教授在某研修班開學典禮上問學員的一句話:“不知道我說清楚了沒有”而不是問“你聽清楚了沒有?”。我想這就是教育思想的體現。那么究竟怎么做讓學生喜歡教師呢?
一、用人格魅力,征服他
兒子今年讀七年級,我不是班主任,但親自教他數學,開學第一課,我講:1.每天的作業數量不超過兩題,我不喜歡題海戰術;2.堅決不提前進教室,堅決不拖堂,同學們可以監督我;3.假如萬一犯了錯誤罰你站,我一定會問:“冤枉你了嗎?假如你認為不該站,你可以自己坐下”,如果你遲到,我一定會問:“有原因嗎?因為我認為你可能有特殊情況”。
開學第一周,學校整天把學生關在教室里,學守則,練坐功,兒子回家別的不談,問得最多是“老爸,明天有體育課,能上嗎?”“老爸,明天有微機課,能上嗎?”,我太理解他啦,因為我也當過學生,于是我頂著壓力,幫他們與別班組織了一場籃球賽,第二天上課明顯感覺到與學生的距離近了,我又在黑板上徒手畫了一個非常標準的圓,一條筆直的地平線,構成了一幅“海上日出”的美景,結果教室里驚呼聲一片。
二、用心換心,尊重他
北師大陳鎖明教授說:“班上人數多,這節課關注不了,下節課關注行不行?” 某小學一名四年級學生被老師單人單桌安排在教室墻角,他在孤獨郁悶中三個多月挖穿了教室墻,聽聽他對老師的請求吧:“老師,讓我坐在窗邊吧,實在無聊,我可以看看窗外,不會影響其他人的”。聽后我有點難受,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如果是你的孩子對你說這樣的話,你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成功的力量需要激勵,更需要尊重。我班上有一名學生叫黃敬仰,上課總是注意力很難集中,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和他商量:你能否站著聽講?雖然站著聽講,但絕對沒有批評的意思!如果站累了隨時坐下,可以嗎?他當即高興地站了起來,因為他覺得很有面子,我又不失時機給他表現的機會,當然他會心情愉悅地配合我。從此逐步改掉了上課開小差的不良習慣,師生雙方都在快樂中成長,現在該生已成長為班上的數學優等生。
三、用學科文化,吸引他
開學第一節課,我就用“數學學科文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結合當今世界科技前沿,介紹為什么數學是“物理之父”,是“科學的皇后”?
激發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學好數學,奮勇前進!這就是數學學科文化的魅力!
老師,你了解尊重每一位學生了嗎?你敬畏你教的學科文化嗎?請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教,你就有了人格魅力、教育思想,你一定會成為學生喜歡的新時代教師。